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交響音樂會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2025年6月30日電,6月30日晚8時,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交響音樂會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舉行。部分“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最美人物代表、“全國道德模范”和優秀基層黨員干部代表,同首都各界群眾800余人現場觀看演出。音樂會通過交響樂及混聲合唱、民族器樂演奏等形式演繹了17首音樂作品,鼓舞文藝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中央檔案館向社會集中開放第七批館藏檔案
新華社北京2025年7月7日電,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央檔案館7月7日向社會集中開放第七批館藏檔案資料,共計5.7萬余件,其中抗戰專題檔案4萬余件。據悉,此次開放的抗戰專題檔案主要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間,各級黨組織及黨領導的政權、軍隊、群團組織等形成的電報、公告、總結、報告等,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政治思想、組織動員、戰略策略、軍事斗爭等方面的堅強領導。即日起,公眾可持身份證、工作證等有效證件到中央檔案館開放檔案查閱大廳查閱利用上述檔案資料。
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開幕
新華社北京2025年7月2日電,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7月2日在北京開幕。本屆大會以“建設數字友好城市”為主題,吸引了上千名與會者參加,包括全球50多個國家及重要國際組織的300余位國際嘉賓。大會開幕式上,北京攜手來自歐洲、北美、亞太、中東及拉美等地區的40余個伙伴城市,共同發起成立全球數字經濟城市聯盟。該聯盟旨在聚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跨境數據治理、人工智能倫理、智慧城市應用等關鍵議題,深化城市集群協同發展、產業生態共建、數字治理創新等實踐。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數字經濟合作從雙邊互動邁向多邊協同,從項目推進升級為機制化運作。
2025年全國勞模療休養活動在北京啟動
《人民日報》訊,2025年7月9日,2025年全國勞模療休養活動在北京啟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在北京看望了首批參加療休養的200名勞模工匠代表,向全國的勞動模范、大國工匠和職工群眾致以親切問候和崇高敬意。他指出,要進一步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努力在全面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上下功夫,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工會系統和廣大職工中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要竭誠做好勞模療休養的組織和服務工作,讓勞模工匠切實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可信賴的娘家人、貼心人,在新征程上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各地各部門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人民日報》訊,2025年6月是第二十四個全國“安全生產月”。1個月來,全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統一部署,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引導全社會進一步樹牢安全紅線底線,夯實全社會安全生產根基。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之以恒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工作,把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作為重中之重,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重點領域“一件事”全鏈條專項整治,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京津冀長城主題攝影聯展在北京開幕
《人民日報》訊,“長城如愿——京津冀長城主題攝影聯展”于2025年7月8日在北京市文聯創展中心開幕。該展覽是北京市延慶區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一項重要活動,匯集京津冀三地攝影藝術家的100幅作品,分為抗戰老兵、長城保護員、長城風光3部分內容。展覽第一板塊聚焦抗戰老兵群體,通過軍裝肖像、生活紀實、歷史文物等,呈現英雄們的崢嶸歲月與晚年風采;第二板塊記錄長城保護員的日常巡護工作,展現新時代長城守護者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堅守和傳承;第三板塊聚焦長城雄姿,匯集了京津冀三地四季長城主題作品。下一步,展覽將走進機關、企業、學校、軍營,同時進行線上傳播,讓更多人體會家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