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文化交流越發緊密,各類藝術形式在相互影響中逐漸交融。舞蹈作為重要的藝術表達形式,也在積極探索創新發展路徑。國際標準舞起源于西方,憑借規范性、競技性和藝術性,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我國民族舞蹈歷史源遠流長,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承載著本民族的歷史、信仰和風俗等文化內涵。因此,深入研究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的融合,對于挖掘舞蹈藝術新魅力、推動舞蹈文化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的特點
(一)國際標準舞的特點
國際標準舞由拉丁舞與摩登舞兩大系列組成。拉丁舞具有活力充沛和熱情洋溢的特征,舞者在起舞過程中,身體會呈現出較大幅度的扭動動作,其動作與富有韻律的節奏緊密相連,配合得十分默契。從身體富有規律地擺動,一直到腳步快速且靈活地移動,無一不彰顯出拉丁舞別具一格的舞蹈魅力。摩登舞的顯著風格在于優雅莊重,十分重視舞者身體姿態保持挺拔的狀態,動作的流暢程度也是摩登舞極為關鍵的要素。舞者通過規范且流暢的動作,將舞蹈所蘊含的美感充分展現出來。在動作規范、音樂節奏等方面,國際標準舞制定了嚴格的要求,這種嚴格性使得它具備很強的競技特性,所以國際標準舞在各類舞蹈賽事當中常常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二)我國民族舞蹈的特點
我國民族舞蹈的種類異常豐富,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擁有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風格,各民族舞蹈與本民族所處的生活環境、所采用的生產方式存在著緊密的關聯,是民族文化以舞蹈形式進行的生動呈現。眾多民族舞蹈經常在節日慶典、祭祀活動等場合進行表演,蘊含著濃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載體的作用[1]。
二、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融合的可行性
(一)藝術本質相通
國際標準舞和我國民族舞蹈均將人體動作當作主要的表現手段,借助肢體語言來實現情感的傳遞和故事的講述。國際標準舞對于節奏有著精確的把控能力,我國民族舞蹈能夠充分抒發情感,二者最終的目的都是為觀眾帶來美的享受。在藝術表達的本質層面,二者具有一致性。這種本質上的相通之處為它們的融合奠定了內在基礎,使得融合具備了實現的可能性。
(二)動作元素互補
國際標準舞擁有一套規范且成熟的動作體系,在身體姿態的控制、步伐移動等方面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具有較高的借鑒價值。我國民族舞蹈的動作元素豐富多樣,其獨特的手勢運用方式和身體展現出的韻律等,能夠為國際標準舞注入全新的活力。當把我國民族舞蹈的動作元素融入國際標準舞之中時,有望為國際標準舞帶來新的表現形式及文化內涵,實現二者在動作元素上的優勢互補。
(三)受眾需求推動
隨著人們文化素養逐漸提升,大眾對于舞蹈藝術的審美需求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觀眾既會被國際標準舞的優雅氣質與激情所吸引,也對我國民族舞蹈的質樸風格和深厚文化底蘊滿懷喜愛之情。將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進行融合,能夠創作出新穎獨特的舞蹈作品,這些作品能夠滿足觀眾對于新鮮藝術體驗的追求。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受眾需求成為推動二者融合的重要外在動力。
三、新形勢下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融合的路徑
(一)文化內涵融合
舞蹈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關鍵在于其蘊含的文化內涵。文化內涵是舞蹈的核心要素,要想實現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二者背后的文化內涵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國際標準舞起源于西方社會,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歷經演變。在此期間,當地的社交文化、民眾的生活方式等元素持續融人其中。例如,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當地熱情奔放、充滿活力的生活氛圍,以及多元民族相互交融的特性,賦予了拉丁舞獨特的魅力,使其充分展現出對自由的追求和對歡樂生活的向往;摩登舞更多地體現了歐洲宮廷文化,從舞者的儀態到舉止,都有著嚴格要求,充分彰顯出優雅莊重的風格。我國民族舞蹈歷史悠久,56個民族都擁有獨特的舞蹈形式,每種舞蹈都承載著本民族的歷史、信仰、風俗等豐富文化信息。以蒙古族舞蹈為例,其舞蹈動作常常展現出草原上的生活場景,從中能夠深切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對草原的熱愛和對馬的崇拜,舞蹈動作中蘊含的豪邁、奔放的民族性格十分突出。泰族舞蹈則深受生活環境和宗教信仰影響。由于當地多水,其舞蹈充滿水的靈動與柔美特質,充分體現出傣族人民平和、細膩的內心情感。
實現文化內涵的融合,首先需要探尋二者的共通點與互補點,人類對于情感的表達,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通的,無論是國際標準舞還是我國民族舞蹈,創作主題都圍繞這些要點。在實際創作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共通之處,以民族文化故事為藍本,運用國際標準舞的表現形式進行演繹。例如,以壯族的歌圩文化這一歷史文化內容為題材,結合國際標準舞中拉丁舞活潑的動作與明快的節奏,將壯族人民在歌圩活動中的熱情、智慧展現出來,既為國際標準舞增添了豐富的文化深度,又以新的形式廣泛傳播了民族文化故事[2]
(二)動作技巧融合
動作技巧是舞蹈直接展現藝術魅力的手段,對國際標準舞和我國民族舞蹈的動作技巧進行分析、拆解和重新組合,可以創造出全新的舞蹈語匯,為舞蹈藝術注人新活力。國際標準舞有一套規范且成熟的動作體系。在身體姿態控制方面,拉丁舞注重身體的扭動與伸展,以此展現熱情似火的活力;摩登舞則強調身體的挺拔與垂直姿態,以此體現優雅高貴的氣質。在步伐移動方面,國際標準舞有精準的節奏要求和嚴格的位置規定。例如,拉丁舞中的桑巴,其快速且富有變化的步伐切換,以及節奏感強烈的停頓,需要舞者具備良好的身體協調性和精準的節奏感把控能力。
我國民族舞蹈的動作技巧豐富多樣,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身體韻律。例如,朝鮮族舞蹈動作中的屈伸動律獨具特色,呈現出含蓄、柔韌的顯著特點,身體的起伏與呼吸緊密配合,形成獨特且富有韻味的律動;傣族舞蹈通過身體呈現的“S”形曲線造型,以及輕盈的腳步移動,將如水般的柔美展現得淋漓盡致[3。在動作技巧融合過程中,可以嘗試將民族舞蹈優美獨特的身體韻律與國際標準舞精準規范的步伐相結合。例如,將苗族舞蹈中富有特色的蘆笙舞動作與拉丁舞的倫巴步伐相結合,可以創造出一種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國際標準舞節奏感的全新動作。
在訓練舞者時,必須注重培養他們對兩種舞蹈技巧的掌握能力。首先,讓舞者分別深人學習國際標準舞和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技巧,使其充分理解每個動作的原理和所代表的風格特點,之后通過專門設計的融合訓練課程,引導舞者逐步嘗試將二者的動作進行有機組合與創新。例如,設置一些動作組合練習,要求舞者在國際標準舞的步伐中,巧妙融入民族舞蹈的手勢或獨特的身體韻律。通過反復練習,逐漸讓舞者能夠自如運用融合后的動作,為舞蹈創作和表演增添新的魅力與亮點。
(三)宣傳推廣融合作品
宣傳推廣對于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的融合作品非常關鍵,其直接關系到這些作品能否廣泛傳播和良好發展。目前,大眾對融合舞蹈的認知程度較低,因此需要通過多種有效方式大力推廣,逐步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為融合舞蹈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舉辦舞蹈演出是最直接有效的推廣方式之一,可以專門組織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融合作品的演出活動,邀請專業舞蹈團隊和優秀舞者參與表演。在演出場地選擇上,除了傳統劇院等專業場所,還可拓展到文化廣場、社區活動中心等更貼近大眾的地方演出,有效擴大觀眾群體。舉辦比賽能夠激發舞者的創作熱情,同時吸引社會各界對融合舞蹈的關注,可以設立專門針對融合舞蹈的比賽獎項,鼓勵舞者和舞蹈團隊積極創作并參與比賽。在比賽過程中,邀請專業評委進行點評,對優秀作品進行表彰和推廣。舉辦全國性的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融合舞蹈大賽,吸引全國各地的優秀舞者參與,通過比賽平臺充分展示融合舞蹈的魅力,有力推動其發展。文化交流活動也是推廣融合舞蹈的重要途徑,積極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交流,可以將我國的融合舞蹈作品帶到國際舞臺展示,同時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在舞蹈融合方面的成功經驗。
(四)音樂元素融合
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并沒有高下之分,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中,它們都在學習對方的特色,擴天自己的受眾面。深人分析國際標準舞和我國民族舞蹈所適配音樂的特點,尋找二者的融合切入點,能夠為融合舞蹈帶來全新視聽體驗。國際標準舞音樂節奏鮮明,不同舞種都有各自的節奏特點。例如,拉丁舞中的恰恰,其音樂節奏活潑歡快,能夠讓舞者的動作更具活力;摩登舞中的華爾茲,音樂節奏舒緩優美,三拍子的韻律充滿優雅之感,與舞者輕盈的旋轉、流暢的移動相得益彰。我國民族舞蹈音樂具有濃郁民族風格,不同民族的音樂各具特色。例如,維吾爾族音樂旋律優美,常常運用手鼓等樂器演奏,其節奏能夠展現出維吾爾族人民熱情開朗的生活狀態;侗族音樂以其獨特的大歌為代表,旋律和諧動聽,體現出侗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獨特的文化傳統。在音樂元素融合方面,可以將民族音樂的獨特旋律融入國際標準舞的節奏框架。例如,將土家族音樂中具有代表性的擺手舞曲調,按照拉丁舞牛仔舞的節奏進行重新編曲,使土家族音樂的獨特旋律與牛仔舞充滿活力的節奏相結合,創作出別具一格的融合舞蹈音樂。反過來,也可以用國際標準舞音樂的節奏重新編排民族音樂。例如,以納西族音樂為基礎,運用摩登舞狐步舞的節奏型進行改編,為納西族音樂賦予新的韻律感。
在創作融合舞蹈作品時,需要精心挑選合適的音樂,使音樂與舞蹈動作完美契合。舞蹈編導需要深入理解音樂的內涵和情感表達,根據音樂的節奏、旋律、情感變化來設計舞蹈動作。當音樂節奏變得緊湊有力時,設計一些快速有力的腳步移動和大幅度的身體擺動動作;當音樂旋律趨于悠揚舒緩時,安排一些優美的身體伸展和細膩的手勢動作。
(五)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
中國旗袍作為一種舉世聞名的服飾,深受人們的喜愛。旗袍與拉丁舞結合在一起,既能營造高雅、活潑的文化氛圍,又能體現中華民族的典雅與浪漫。伴隨著國際設計文化的興起與發展,中國傳統的瑞獸圖騰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青睞。例如,繡著“龍的傳人”的水袖紋飾,既有“龍的傳人”的古典韻味,又有摩登舞這一現代舞蹈的魅力。
在探索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融合的創新路徑時,將中國傳統武術元素融入舞蹈動作設計,不失為一種切實可行的舉措[4。以太極拳為例,其動作蘊含著獨特的開合變化、精妙的虛實轉換,這種別具一格的特點能夠為國際標準舞賦予別樣的韻味。在拉丁舞的旋轉動作環節,如果舞者借鑒太極拳動作圓潤流暢的特性,在旋轉過程中,身體擺動便會呈現出更為自然、舒緩的狀態,徹底摒棄以往那種生硬、急促的擺動方式。在音樂選擇方面,中國傳統民族樂器演奏的音樂,能夠為國際標準舞與民族舞蹈的融合發揮重要推動作用。例如,古箏的音色清脆悅耳,而二胡的曲調悠揚婉轉,這些獨特的音色都可以與國際標準舞的節奏進行巧妙搭配。以摩登舞表演為例,當選用古箏彈奏的古曲作為背景音樂時,舞者的步伐能夠與音樂節奏實現精準配合,古曲的典雅韻律與摩登舞優雅的姿態相互映襯,從而營造出一種別具一格的藝術氛圍。舞臺布景同樣是融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切入點,中國傳統園林中的假山、流水、亭臺樓閣等元素,能夠構建充滿中國意境的舞臺背景。當舞者身著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服裝,在舞臺上演繹國際標準舞與民族舞蹈融合的作品時,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世界之中。舞者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會與舞臺布景形成呼應,進一步強化舞蹈所傳達的文化內涵。
四、結語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國際標準舞與我國民族舞蹈的融合,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廣闊前景。雖然融合的道路存在一些阻礙,如文化背景的差異、技術銜接的難題,以及傳統觀念的束縛,但通過文化內涵融合、動作技巧融合、音樂元素融合并積極進行宣傳推廣,二者就能夠實現有機結合,助力舞蹈藝術形式豐富與文化交流傳承。
【參考文獻】
[1]高泳,雷鵬.20世紀50年代以來奧林匹克運動與我國大眾體育的雙向驅動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03):40-47.
[2]朱萍玉.論體育舞蹈與我國民族舞蹈的交融與碰撞科技資訊,2018,16(07):247,250.
[3]宋娟,盧嘉欣,楊靖辰,等.我國體育院校體育舞蹈發展困境與路徑研究[.陜西教育(高教),2022(12):48-50.
[4]武玲玲,鄒燁.體育舞蹈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合路徑研究[].滁州學院學報,2022,24(05):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