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深植根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史書典籍、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等璀璨的文化瑰寶,都承載著民族的智慧與情感。它們歷經歲月洗禮,非但未被磨滅,反而愈發熠熠生輝,光照千秋。
中華文化是滋養中華民族發展的精神養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離不開中華文化,若沒有文化的滋養,中華民族將無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舞臺上站穩腳跟。如何在新時代讓中華文化的千年古韻重煥生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樹重吐新綠,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堅定文化自信是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關鍵。想讓文化的種子撒遍祖國大地,更好地實現文化傳承發展,就要將瑰麗文化融入時代發展潮流。正如非遺傳承人王新元堅定文化自信,扎根廣繡行業,以針線為筆書寫文化史詩;自媒體制作者江尋千深愛傳統文化,致力于傳統文化傳播,親身實踐,讓傳統文化技藝的火種得以延續;黨飛華精心鉆研、刻苦練習皮影制作技藝,努力展現穿越千年的皮影藝術魅力。我們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確保文化傳承的接力棒代代相傳、文化永續傳承。
創新是有效激活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以創新之燈照文化之鏡,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活力,使其與時俱進,有利于永葆中華文化的青春與活力,促進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樊錦詩與其團隊創新性地將數字技術與歷史文物相結合,打造出“數字敦煌”,為文化傳承開辟新路徑;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創造性地將中華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游戲中,以新穎的形式展現傳統文化魅力。正是千千萬萬個奮進者緊跟時代步伐,不斷以創新之光照亮文化傳承之路,才讓中華文化經久不衰。
在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中,我們應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兼收并蓄,加強與世界文化交流互鑒,才能更好地走在新時代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只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使中華文化光耀千秋,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吾輩青年當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用傳承與創新之筆讓中華文化展現出蔥郁綠意的盛景。
【廣東省廣州市第二中學高一(4)班,指導教師: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