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臨終前塞到小海手中的,不僅僅是一張存款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愛。可小海沒想到,這份愛竟成了父親眼中的“肥肉”……
梅雨季的雨下個不停,房間里又潮又悶。小海用力拉開掉漆的五斗柜門,里面用藍布包著的,是爺爺留下的遺囑。那句“將畢生積蓄和房產留給孫子小海”的字跡清晰,仿佛爺爺依然在自己身邊。
10年前,小海的父母離婚,母親再婚去了外地,父親外出打工,幾乎不回家,小海跟著爺爺生活。吃飯時,爺爺總把紅燒肉夾進他的碗里;下雨天,爺爺的傘永遠傾向他這邊。中考前夜,爺爺在他書桌上放了一杯熱牛奶,輕輕地說:“累了就歇會兒,爺爺陪著你。”這些溫暖的片段,像老電影般在小海腦海中不斷重播。
爺爺臨終前,顫抖著雙手將寫好的遺囑塞進小海手里,渾濁的眼睛里滿是不舍與期望:“孩子,這套房子和這張存單你拿著,好好讀書。”小海緊緊攥著遺囑,淚水滴落在紙上。
在爺爺的葬禮上,多年不見的父親來了,還帶著繼母和三歲大的弟弟,在靈堂前哭得傷心欲絕。葬禮結束后,小海拿出了遺囑,父親看到全部財產歸小海所有時,臉色明顯變了,但很快又恢復了悲痛的表情,提議道:“小海,你現在一個人住不方便,不如搬來和我們一起住吧,你阿姨可以照顧你。”就這樣,小海搬進了父親的家。爺爺的房子很快辦好過戶手續,租了出去,租金由父親收取。半年后,小海去銀行查詢爺爺留下的存款,卻發現賬戶余額為零。銀行流水顯示,這筆錢在他搬來的第二周就已被父親全部轉走。
小海問起此事,繼母說:“那些錢你爸拿去投資了,以后賺了錢都是你的。”“那是我的錢!你們憑什么動?”小海喊道。父親理直氣壯地回答:“離婚協議上寫著你歸我養,我管你的錢天經地義!”看著父親和繼母冷漠的眼神,小海的淚水奪眶而出。小海給母親打電話告知了此事。母親很氣憤,決定要起訴前夫。
庭審那天,小海的父親堅稱協議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是歸自己的,自己作為監護人有權管理兒子的財產,而且,所有的錢都用于小海的生活和教育。小海母親的律師仔細翻閱小海父親呈上的單據,發現小海父親把家庭所有開支都算在了小海的身上,大到廚房改造,購置空調、冰箱,小到菜市場買菜,都算作是為了小海的利益而支出的。律師指出:“這些消費是被告再婚家庭的消費,并不是小海的生活消費。況且,根據離婚協議,小海的母親每月按時支付了3000元撫養費,小海500元以上的教育、醫療、興趣班等大額支出,母親也都承擔了一半,而被告卻說自己用爺爺的遺產來承擔小海的生活開銷,明顯是減少了自己的撫養責任。更重要的是,被告在轉移爺爺的遺產之前,既沒有征得小海同意,也沒有向小海的母親報備。這明顯是惡意侵占,不是為了小海的財產利益,而是為了減輕自身的經濟負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7條,父母不得違法處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財產或者利用未成年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惡意侵占的財產理應返還。”
此外,律師還表示,根據法院調取的銀行流水顯示,小海父親在轉走100萬元遺產后,短短3個月內就支取了近30萬元,大量用于高檔消費和旅游,甚至購買了一條價值5萬元的金項鏈。法官當庭質問:“被告,你聲稱這些錢都用于孩子,那么請解釋這筆金項鏈的消費是怎么回事?”父親答不上來,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3個月后,法院作出判決:小海父親必須返還100萬元遺產及房屋租金,并支付相應利息。拿到判決書那天,小海和母親在爺爺的墓前坐了很久,小海又想起了爺爺常說的話:“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光明磊落。”他知道,無論走到哪里,爺爺的愛都會像那杯熱牛奶一樣,永遠溫暖著他的心房。
律師說法:
父母作為監護人,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首要責任是以自身財產履行撫養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這是一種基于親子關系的法定義務,且該義務具有不可推卸性。
在小海的成長過程中,其日常生活開銷、教育費用、醫療支出等基礎撫養需求,應由小海父母依靠自身的勞動收入、合法積蓄等來滿足,這不僅是道德倫理的要求,更是法律的剛性約束。
倘若小海的父親確實經濟困難,無力承擔小海的撫養費用,則應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解決,如與小海的母親協商支付撫養費的比例、考量小海一些興趣班的必要性等,而非直接將手伸向小海的個人財產。
父母身為監護人,對于子女財產確實有管理之權,但絕不意味著可以肆意支配。根據爺爺的遺囑,小海才是其遺產的合法所有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35條規定,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小海的父親擅自挪用小海的財產用于投資、購置首飾等行為,顯然并非為了小海的利益,而是在減輕自身的經濟負擔,這嚴重違反了監護人對被監護人財產的管理規范。
監護人管理孩子財產,必須遵循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則,每一筆支出都該落在實處,若將其挪作他用,本質上是對子女財產權的侵犯,也是對監護職責的背離。
監護人挪用未成年人財產,首先要承擔返還財產的責任。本案中,法院明確判決小海的父親將非法挪用的100萬元遺產全額返還給小海,同時房屋租金及因占用期間產生的利息也需一并歸還。若因挪用行為致使小海遭受其他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財產被挪用產生額外費用支出等,小海的父親都要承擔賠償責任。并且,小海的父親還需向小海賠禮道歉,從情感層面撫慰被監護人所受的傷害,修復受損的親子關系。
除了民事賠償,小海的父親還面臨監護資格被撤銷的風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36條,當監護人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時,法院可依申請撤銷其監護資格。一旦監護資格被撤銷,法院會依據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重新指定合適的監護人。
更為嚴重的是,若監護人挪用被監護人財產的行為符合特定犯罪構成要件,將觸犯刑法,面臨刑事處罰。假設小海的父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小海的遺產占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退還,就可能構成侵占罪被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