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過程沒有想象中那樣順利,在不完美的孕程里,我卻收獲了最好的禮物:一道用愛筑起的屏障。
婚后第五年,我和先生決定備孕,從此開啟了一段漫長艱難的求子之路。看著同齡朋友“意外懷孕”的輕松故事,面對親友關切帶來的壓力,兩年間我們輾轉多家醫院,始終未找到不孕的根源。最終我們決定了解試管嬰兒,可當先生聽說女性要承受巨大身心負擔時,又猶豫退縮了。
正當我們不知該何去何從時,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不得不暫停尋醫問藥的腳步。或許是卸下了緊繃的壓力,在居家辦公的日子接近尾聲時,我驚喜地發現自己懷孕了。
初次懷孕來之不易,我和先生如履薄冰,謹遵醫囑每周查血,還在指定藥店購買高價保健品。可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懷孕的喜悅,孕6周的超聲檢查結果就將我們推入恐慌—醫生指著B超單冷靜地說:“孕囊是空囊,今天就住院做流產吧。”我癱坐在一旁垂淚不語。先生果斷帶我離開醫院,路上他緊握著我的手,語氣平靜地寬慰,但掌心的潮濕不經意間泄露了他的不安。
接下來的日子,我整日以淚洗面,抱怨命運的不公。這時,先生總會分享網上看到的類似案例,開導我……其余時間,他仍如往常般做可口的飯菜,拉著我追劇、逗我開心。
先生極力表現得若無其事。不過,他看手機的頻率明顯增加了。每當我湊近時,他都急忙鎖住屏幕。與此同時,他的電話也變多了。一接打電話,他便一反常態地將自己鎖進小臥室。我沉浸在自己的焦慮中,無暇去思考先生的反常意味著什么,更不愿想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做完B超檢查5天后,晚餐時,他突然說:“你最近早孕反應挺明顯的,大概率是被誤診了。明天是孕7周零2天,咱們換家醫院看看吧。我打聽到了一位口碑很好的醫生。”
這位醫生看到我的B超單和血檢單后,溫柔地安慰我:“血檢結果很正常,胎心胎芽最晚在第八周左右可見。不過我怕你胡思亂想,今天再給你做次B超吧!”
命運仿佛開了個玩笑—在我尚看不到任何變化的腹部,小生命已有了最初的“心跳”。我既欣慰又忍不住抱怨那位不負責任的醫生,情緒在欣喜與憤怒間起伏著。先生拍著我的背安撫:“老婆,你只管安心養胎,其他事都交給我。”
那天之后,我才從親友口中得知,先生曾叮囑他們暫時不要聯系我,怕給我增添壓力。他查閱大量資料,書中找不到答案就向有生育經驗的朋友請教。有人安慰他“虛驚一場”,也有人提醒他“做好最壞準備”,這讓他時而充滿信心,時而陷入迷茫。可每當看到我紅腫的雙眼,他就強打精神做我的后盾……原來,他并非表面那樣堅強,只是面對問題時,第一反應是用丈夫的責任與愛為我筑起屏障,讓我免受紛擾。
后來的孕期,我又經歷了NT值臨界、羊水過多等小問題。所幸,從未缺席產檢的先生儼然成了“半個專家”,總能第一時間化解我的焦慮。
每個小生命的誕生都伴隨著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在我的故事里,先生用愛替我扛起了那些“驚心動魄”,用擔當減輕了我的心理負擔,讓我步履輕盈地抵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