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醫療健康領域快速變革的背景下,專創融合是培養藥學專業創新人才的重要路徑。專創融合成為培養高素質藥學人才的重要路徑。“藥劑學”作為藥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理論性、應用性兼具,與專創融合教學模式匹配度高。通過對學生專創融合需求的調查,發現無論在校生還是畢業生,均對創新創業活動展現出濃厚興趣,但缺乏具體思路和實踐經驗。因此,“藥劑學”課程推動專業與雙創的融合具有極高必要性。在“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改革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優化課程結構,豐富理論教學方法,增加綜合性、開放性實驗比例,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并建立了企業導師制度和交流平臺。這些措施顯著提升了學生對“藥劑學”課程的興趣和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協作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助力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思維的藥劑學技術人才,滿足制藥行業創新發展人才需求。
關鍵詞:藥學專業;藥劑學;專創融合;學生需求
中圖分類號:G712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到來,專創融合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逐漸成為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藥學人才的重要路徑[12]。“藥劑學”為藥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主要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使用,基礎理論性與實際應用性兼具,綜合性強[3],課程特點與專創融合教學模式匹配度高。
專創融合是培養新型藥學人才的重要路徑,其教學模式構建應以學生為中心,課程內容的設計需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4],從而更好地達到專業課程教學融合創新創業教育,以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學目標。
1 學生對專創融合需求的調查
依托專創融合的教學改革項目,以“藥劑學”課程為載體,針對本校藥學類專業學生進行專創融合的認知和需求等展開調查。調查對象為藥學專業學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藥學專業即將開展藥劑學的班級,通過這部分學生的調查,掌握學生的興趣與專創融合的認知情況,識別學生的潛在興趣與認知偏差,為后續開展藥劑學教學與引導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第二部分為在制藥行業工作1~2年的畢業生,此群體剛畢業不久,對在校學習情況印象深刻,同時又擁有工作經驗,通過工作體驗及學校學習綜合體會,來反映學生對專創融合的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絕大多數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展現出濃厚興趣,這為專業課融入雙創教育提供了學生基礎。但是同樣的,這兩個群體均表示雖有自主創新創業想法,但苦于沒有具體思路,缺乏實際相關經驗。這表明,“藥劑學”課程推動專業與雙創的融合具有極高的必要性。
另外,超過80%的在校生認為專創融合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這一高接受度為“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他們對專創融合的教學模式需求多樣化,其中案例教學、角色扮演、項目模擬訓練是學生最喜愛的教學模式。他們希望在“藥劑學”課程中融入的雙創知識也是多元化的,思維能力提升訓練和專業知識實際應用技能的訓練、藥學行業的雙創案例探討最受關注。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對講授的內容進行優化調整,確保其與藥品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研究現狀緊密相連,還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采用案例教學、項目訓練等多種教學手段,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對畢業生群體進行專創融合情況調查,重點關注他們在專業工作中對創新創業思路及實踐的需求。他們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體會,認為雙創活動需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專業技能、團隊合作等必不可少,尤其是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這表明雙創能力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培養。超過85%的畢業生認為專創融合教學對職業生涯發展有促進作用,在工作中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更快地形成解決思路。他們認為“藥劑學”授課時,教學內容應該豐富多樣,可以引入藥學行業真實雙創案例,通過案例分析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加強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強化專業理論知識的實踐與應用環節,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化理解、錘煉技能;著重培養學生的項目開發思路、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綜上所述,“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更快地形成工作思路、適應工作崗位,他們對雙創的興趣、提高自身思維力、創造力的內在需求,為“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的開展提供了天然條件。“藥劑學”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緊隨藥品行業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優化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專業與雙創能力的共同提高,提高“藥劑學”教學質量。
2 “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改革措施
“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改革以學生為中心,立足課程本身特點及當下專創融合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2.1 確定課程改革整體目標
確定“藥劑學”課程改革目標,以對具體措施做出提綱挈領的指導作用。以培養應用型創新創業藥學專業人才為引導,對“藥劑學”課程進行改革與優化,目的是使學生所學內容更能與國家政策相匹配,與企業人才需求一致,著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突出創新創業素質人才培養特色。
按照國家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要求,結合新工科發展企業用人需求,在“藥劑學”課程教學上,重點突出思維力、創造力、實踐力的培養。
2.2 優化“藥劑學”課程結構
藥劑學基本理論服務于具體的藥物劑型,比如液體制劑類型的確定需要特別關注藥物的溶解度,對于難溶性藥物,可以采用油性介質溶解,也可以做成混懸劑、乳劑;片劑的類型與制備也需要關注藥物溶解度,因為藥物溶解度會影響片劑的溶出、釋放行為,進而影響體內吸收,最終影響藥效。目前課程結構為先基本理論后具體劑型,課程可以將制劑基本理論納入具體劑型中講解,比如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乳化作用納入液體制劑內容章節講解,無菌操作和滅菌納入注射劑內容章節,粉碎、過篩、混合工序納入固體制劑內容章節,將微粒分散系統納入混懸劑及乳劑部分講解[5],將增溶、助溶原理納入液體制劑講解,使藥物具體劑型與基本理論有效銜接,避免了學生理論與具體劑型脫節的現象,又培養了學生邏輯能力、思維能力,達到課程滲透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理念的效果。
2.3 豐富理論教學方法
在“藥劑學”課程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以講課為中心”傳統教育模式是典型的以授課為基礎的填鴨式學習。在授課中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如案例教學法[6]、項目教學法、理實一體化等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性。具體劑型的處方組成、生產工藝是“藥劑學”重點教學內容,但是內容相對枯燥,對重點劑型進行項目化處理,如混懸劑模塊設置爐甘石洗劑項目、注射劑設置維生素C注射液項目等。以片劑模塊為例,在教學中滲透“質量源于設計”理念,片劑概念特點、處方、工藝、質量檢測有序開展,并加以資料調研、質量對比評價等環節,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夠加深對仿制藥、原研藥、國家藥政的理解,拓寬了眼界,鍛煉了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研發創新能力的培養。
2.4 增加綜合性、開放性實驗比例
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學時,增加綜合性、開放性實驗的比例,在老師的帶領指導下,學生嘗試獨立查閱文獻資料,提取重要信息,形成實驗方案,然后以團隊協作的方式完成,通過探究、設計、對比分析,讓學生對藥品處方工藝開發有直觀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創新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
以爐甘石混懸劑的制備實驗為例,改變傳統以既定處方、工藝,教師講解、示范模式,引導學生自己設計處方,通過穩定劑的選擇搭配、具體用量、原輔料研磨時間等進行單因素實驗,考察最終成品質量,篩選最優處方與工藝。課程開展過程中,學生主動思考探索、團隊合作,教師引導、答疑、總結,整個過程符合藥企制劑研發工作思路,既能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研發流程,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5 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
藥劑學技術實用性強,比如制劑技術中乳劑的乳化方法、液體制劑的增溶手段、軟膏劑的制備、片劑的壓制技術可以推廣至食品、化妝品等行業,因此可以指導學生學以致用,從課堂走到課外,利用藥劑學知識原理進行項目實踐,通過創新創業大賽的歷練,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綜合素養的提升。
2.6 多維協同推進專創融合
另外,還可以建立企業導師制度,導師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對“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做出針對性的指導;搭建交流平臺,如雙創沙龍等,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實戰經驗,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也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支持。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全面評估。同時,注重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優化專創融合實施方案,確保教學效果的有效性。
3 “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成效分析
3.1 學生對專創融合的“藥劑學”課程的滿意度
“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教學受到學生喜愛,在學期末的教學測評中,“藥劑學”課程評級結果十分優秀,學生對本門課的評分達到95分以上,名列前茅。
對學生進行“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教學是否提高學習熱情、是否有助于知識理解、是否為創新創業活動提供思路、是否有助于未來職業發展四個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見表1。
結果顯示,90%以上的學生認為專創融合的“藥劑學”教學可以極大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對他們藥劑學知識的理解具有很好地促進作用,而且他們一致認為藥劑學技術可以很好地為創新創業提供思路,能有效幫助未來的職業發展。
3.2 專創融合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培養
通過觀察、交流、項目分析報告等發現,學生們展現出了積極自主學習的熱情。課堂上,他們積極參與討論,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嘗試形成思路、解決問題;對于開放性實驗,能夠根據實驗目的進行思考設計、結果對比和討論現象、推導結論。這種自主學習的內驅力,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效率,更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同時,教師也觀察到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敢于挑戰、勇于嘗試、主動探究。他們開始學會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邏輯性推理、知識遷移應用,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這種主動探究的學習品質,將利于他們未來的學習之路和職業發展。
3.3 專創融合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
專創融合模式下的“藥劑學”教學,項目實踐往往需要團隊合作。在團隊中,學生們需要學會與他人有效溝通、協調不同意見、共同解決問題。以實訓課——維生素C注射液的制備為例,學生承擔該制劑的制備任務,從原料藥特性入手確定該注射液的處方及制備工藝,從文獻資料的查閱、處方的探討,到各個工序的生產配合,學生依靠團隊力量、分工合作,這種團隊協作的經歷,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3.4 專創融合有助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承擔任務、解決問題,感受制劑從處方開發到工藝摸索的關系,體會產品研發流程,體驗企業研發人員、生產人員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增加創新意識。學生將課堂知識技能延續到課外活動,對創新創業大賽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活動,其中利用片劑緩釋處方思路制備的驅蚊緩釋凝珠獲得無錫市賽一等獎、江蘇省賽三等獎的優秀成績。
3.5 專創融合利于提升就業競爭力、帶動課程示范效應
“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還促進了學生的就業與職業發展。首先,企業歡迎具有雙創思維和技能的藥劑學人才,其次,學生樂于思考、具備開闊的思路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也能夠為未來的創業或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另外,該課程改革思路還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藥學專業“微生物”課程教改項目受到“藥劑學”專創融合課程的啟示,微生物教改項目獲得了無錫市中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專項研究重點課題。
結語
綜上所述,“藥劑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中,緊隨醫藥行業發展實際需求,采用專創融合教學模式,將課程設計與劑型研發、生產融合,注重藥劑學技術實際應用,強化學生思維訓練和專業知識拓展,能夠顯著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成效。學生在自主學習、創新思維、團隊協作、溝通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進步。未來,學校應該繼續深化“藥劑學”課程專創融合的教育模式,加強與企業、社會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參考文獻:
[1]何宗耀,郭小冉,張嶄,等.基于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專創融合模式構建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4,33(02):7073.
[2]張開禮,王建強,陳慧平,等.“專創融合”指引下高職藥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2023(20):163166.
[3]方亮.藥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
[4]葛馳宇,張君麗.藥學專業教育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研究:以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6(13):104110.
[5]趙晶,沈金海,游其華,等.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背景下藥劑學課程群建設[J].廣東化工,2020,47(14):222223.
[6]丁文雅,黎芳,謝譚芳,等.案例教學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4,27(04):9194.
基金:2024年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項目(蘇教師函〔2024〕14號);2022年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立項課題——新工科背景下專創融合的五年制高職藥劑學課程改革與實踐(課題編號:B/2022/11/088);2022年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無錫市中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專項研究重點課題(課題編號:CXZD202301)
作者簡介:龍苗苗(1986— ),女,漢族,山東棗莊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藥劑學”課程教學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