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簡稱“理工實小”)是一所地理位置獨特、資源條件豐富、發(fā)展勢頭蓬勃的學校,坐落于。建校以來,在“實踐育人”辦學理念的引領下,理工實小一直致力于“辦小學中的大學?!?,打通校內外學習壁壘,與周邊底蘊深厚、資源豐富的高校深度融合,形成良性互動的“15分鐘教育圈”,“院士中隊課程”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孕育而生。
為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理工實小以課后服務視域為創(chuàng)新突破口,旨在將學生課后服務的學習場所由學校向外延伸,讓學生走出校園,讓優(yōu)質資源走進校園,拓寬研學的通道,構建基于江蘇省 楊冉素養(yǎng)導向的大課堂。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院士中隊課程”儼然成為理工實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涵養(yǎng)學生價值觀發(fā)展的特有品牌育人課程。
背景分析
“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凝練,也是兒童價值觀涵養(yǎng)的方向和評價標準。在祖國發(fā)展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院士身上的道德品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他們的人生抉擇、事跡成就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好的詮釋?;谠菏恐嘘犜趦和瘍r值觀涵養(yǎng)上的突出成效,學校在與高?;A教育聯(lián)盟的深度合作下,把握合適機會,與院士結對,成立院士中隊,打造身邊的、鮮活的“院士榜樣圈”,樹立可觀、可感、可親、可近的榜樣形象,為涵養(yǎng)兒童價值觀營造氛圍。
主題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廣大少年兒童: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作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學校,理工實小選擇將“院士中隊課程”確定為學?!?5分鐘教育圈”課后服務核心課程之一,與教育圈輻射范圍內的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等高校協(xié)作,在沉浸式課程中擴大涵養(yǎng)兒童價值觀的學習場域,全方位營造立德啟智、文教融合促“雙減”的教育環(huán)境,為國家培養(yǎng)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積極為區(qū)域構建“15分鐘教育圈”課后服務提供理工實小實踐。
先隊員“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下面以王澤山院士中隊價值觀校本課程為例。
初識“火藥王”:提供實踐育人載體,助力學生明晰價值觀
案例實施
自王澤山院士中隊成立以來,我們從少先隊員對院士人物的初印象入手,通過課前調查研究、舉辦主題隊會等途徑,幫助隊員對先鋒榜樣王澤山院士的研究領域、所獲成就等有較為全面的了解,明晰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內涵。
學校深挖提煉院士身上的品格精神,充分發(fā)揮少先隊主題隊會活動的主陣地作用,開展主題性價值觀學習活動,并聯(lián)動項目實施專家團隊,每個院士中隊開發(fā)設計一份價值觀校本課程,旨在潛移默化地教育引導少
任務一:課前調查,手繪王爺爺自畫像。布置“你覺得王澤山院士是個怎樣的人”這一問題,讓隊員們帶著任務單查閱資料,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任務二:階段分享,學習感悟收獲豐。在中隊輔導員老師的組織下,隊員們用繪畫、寫作、宣講等多種形式與伙伴分享自己課前所得、心中所想,
任務三:宣講研學,聆聽院士奮斗史。學校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邀請南京理工大學院士宣講團的大學生志愿者們走進校園,向隊員們講述院士爺爺?shù)氖论E。隊員們還利用研學單的方式,整理學習所得,完善研學中對問題的理解,表達活動后的真情實感。
對話“火藥王”:創(chuàng)造實踐育人路徑,促進學生建構價值觀
有了前期的鋪墊與積累,隊員們非??释c王澤山爺爺相見,學校便著手設計安排走出校門的尋訪、研學活動課時間短、范圍小的交流更多的是對隊員精神和內心層面的激勵,拉近隊員與王
課程學習評價單院士的距離。
任務四:尋訪交流,看齊榜樣立志向。在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的一樓大廳,王爺爺如期而至,陽光下,只見他步態(tài)矯健地朝著隊員們走來,他是那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巴鯛敔敽茫 鄙傧汝爢T代表上前給王爺爺獻花,隊員們踴躍與院士進行交流。“王爺爺,我知道您是全國著名的科學家,在火炸藥方面的研究世界領先。我也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您能不能告訴我成為科學家的秘訣呀?”“您做過那么多實驗,失敗過嗎?之后,又是怎樣取得成功的呢?”王院士對孩子們的問題一一耐心解答。
致敬“火藥王”:豐富實踐育人方式,引導學生踐行價值觀
任務五:成果展示,致敬最美奮斗者。隊員們深受鼓舞,加入紅領巾宣講團,利用紅領巾廣播站、紅領巾電視臺等多個平臺宣王澤山爺爺在我心,引領紅領巾向前進班級: 姓名:
講院士精神、學習心得、尋訪體會、研究報告等,搭建以點帶面輻射全校的價值觀教育推廣平臺。
任務六:學以致用,爭做校園小先鋒。隊員將院士精神落實到日常實踐行為中,立志努力學習,奮發(fā)向上,并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實踐活動,收獲滿滿。完成學習評價單后,班內將獲得五角星最多的隊員評為“理工實小好隊員”并頒獎,力爭讓院士精神在理工實小這片沃土上生根、茁壯成長。
活動反思
“15分鐘教育圈”所提供的主題學習活動,不僅要求能讓學生走出去、動起來,更需要讓學生在學習、尋訪、宣講、實踐的活動過程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為此,進行活動的復盤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
統(tǒng)整場域資源。依托玄武教育“15分鐘教育圈”新樣態(tài),理工實小將“15分鐘教育圈”建設與素質教育育人目標聯(lián)通,與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及特色發(fā)展相融,持續(xù)探索生動鮮活、聯(lián)結社會的實踐育人方式,讓隊員們在面對面交談的過程中更加真切地感受榜樣先鋒對祖國、對人民堅定清澈的愛,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新時代小院士精神,擴大涵養(yǎng)兒童價值觀發(fā)展的學習場域。
完善發(fā)展范式。學校繼續(xù)探索以學事跡、親尋訪、做研究、講故事、提問題、勇實踐、展風采為實踐模型的院士中隊建設發(fā)展基本范式,以院士中隊為載體,將價值觀學習從表面的感知了解,跨越到帶著問題與院士面對面“研”“學”,再到深入多彩的校園活動中踐行,通過三個維度讓院士的激勵、引領效果形成持久的良性循環(huán)。
關注價值導向。創(chuàng)設“五育并舉練本領”紅領巾爭章評價體系(立德章、立志章、健體章、藝美章、勞動章),對應學校各種豐富的特色課程,精選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價值的育人方式,代表著學生價值觀的初步形成和行為準則的基本實現(xiàn)。激勵隊員們在院士中隊的浸潤中完成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和行為轉化,為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道德基石。
結語
落實“雙減”再出發(fā),是復雜艱巨、動態(tài)變化的系統(tǒng)工程。將繼續(xù)錨定關鍵點,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整合適合涵養(yǎng)兒童價值觀發(fā)展的資源,立足國家課程的高質量實施,多方協(xié)同,引導學生學習院士精神,爭做新時代小先鋒,深化課后服務的綜合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