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6.3;F272.9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25)05-0056-06
1引言
中小企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創新、增加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貢獻了60% 以上的GDP, 70% 以上的技術創新和 80% 以上的城鎮就業。然而,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資源有限、抗風險能力弱、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理論和實踐領域關注的焦點。
CEO作為企業的最高管理者,是企業戰略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其決策和行為對企業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CEO的職業特征,包括其職業經歷、知識結構、能力素質等,會深刻影響其決策風格和管理行為,進而影響企業的戰略方向、資源配置和運營效率。因此,研究CEO職業特征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對于理解企業成長的內在機制、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從理論意義來看,現有研究多集中于大型企業CEO的特征及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而對中小企業CEO職業特征的關注相對不足。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在規模、資源、組織結構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其CEO的職業特征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機制也可能不同。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小企業CEO職業特征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機制,為促進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2文獻綜述
2.1CEO職業特征研究現狀
CEO職業特征是影響企業戰略決策和績效的重要因素,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廣泛研究。國外研究起步較早,主要集中在CEO的職業背景、教育背景、任期、年齡等方面。Hambrick和Mason提出的高層梯隊理論為CEO特征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高管團隊的特征會影響企業的戰略選擇和績效表現。此后,學者們圍繞CEO的職業經歷特征展開了深人研究。例如,Custodioetal.研究發現,具有多元化職業經歷的CEO更傾向于采取創新戰略,從而提升企業績效。而Finkelstein和Hambrick4則指出,CEO的職能背景(如銷售、研發、財務等)會影響其決策偏好,進而影響企業戰略方向。
國內研究在借鑒國外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情境進行了拓展。劉明霞等認為CEO職業特征是大腦在對外界信息搜集、篩選和判斷的過程中呈現出理性和感性之分。李艷妮等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CEO職能經驗對創業導向與企業成長之間關系具有正向調節作用,CEO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應當首先進行經驗積累,夯實自己的職能經驗和綜合知識結構體系。
胡燕華等研究發現,CEO的技術背景對企業技術創新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劉偉認為,高管更高的教育背景能夠對企業研發投入產生正向影響。彭方平等研究發現,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0對企業的創新產出數量與創新產出質量均具有正向的促進效應。人文社科教育背景的CEO的優勢在于提供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融資支持,控制財務風險,通過資本運作提升企業價值。王象路等認為,CEO信息技術背景能夠顯著推進企業數字化創新。汪海霞等認為,作為企業的核心領導者具有營銷、研發和銷售職業經歷的CEO擁有更強的內在動機去增加企業的創新投資。劉麗等研究發現,高管技術背景與研發投入顯著正相關,高管市場背景與研發投入顯著負相關,高管管理背景對研發投入、企業價值的影響不顯著。
閆柳狄3認為較高的CEO管理能力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馮自欽等4研究發現,CEO財務背景豐富度對成本粘性有抑制作用,CFO財務執行力在CEO財務背景豐富度對成本粘性的影響關系中具有正向中介作用。熊思思等[I5考察了CEO的財務經歷對公司創新決策的影響,可以顯著促進公司創新方面的投資,為創新活動提供支持。王玉英等認為CEO財務經歷對企業績效有抑制作用。
何瑛等基于行為金融理論和高層梯隊理論度構建了復合型職業經歷的衡量指標,CEO復合型職業經歷主要是通過豐富高管的社會網絡資源以及增強高管的風險偏好傾向,從而提升企業的創新水平。郝盼盼等指出多元化職業路徑的CEO更能夠促進企業創新投資,且能提升產出質量,對發明專利的影響更顯著。段云龍等得出研究結論,CEO職能經歷豐富度與企業創新質量顯著正相關。李鋸等2研究發現,復合型背景CEO,即那些兼具學術背景和產出型職能背景的CEO,對企業的雙元創新(包括開發式創新和探索式創新)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程度越高,復合型背景CEO越可能促進研發投入。
2.2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現狀
企業高質量發展是近年來學術界和實踐領域關注的熱點話題。國外研究主要從財務績效、創新能力、社會責任等維度探討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評價指標。例如,卡普蘭和諾頓2提出的平衡計分卡(BalancedScorecard)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和學習成長4個維度綜合評價企業績效。國內研究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進行了本土化探討。李海艦提出,企業高質量發展應包括經濟效益、創新能力、綠色發展和社會責任4個維度。宮曉莉等2則從效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6個方面構建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評價體系。還有學者關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因素,如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治理結構優化等。
2.3CEO職業特征與企業高質量發展關系研究現狀
關于CEO職業特征與企業高質量發展關系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國外研究主要集中在CEO職業背景對企業戰略和績效的影響。例如,Barker和Mueller[24]研究發現,具有研發背景的CEO更傾向于增加研發投入,從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而Boeker2則發現,具有銷售經驗的CEO通過客戶關系管理和渠道優化,可使企業市場占有率提升 12%-18% 。王永貴等2研究發現,CEO的技術背景對企業創新績效具有顯著正向影響。曾建中等則探討了CEO的財務專長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CEO財務專長通過緩解融資約束、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投資效率和增加投資收益促進企業績效的提升。
現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針對中小企業CEO職業特征的研究相對較少,尤其是對銷售、研發、綜合管理等職業經歷特征的分類研究不足;二是關于CEO職業特征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機制研究尚不深人,缺乏系統的理論框架和實證分析;三是現有研究多集中于單一職業特征的影響,缺乏對不同職業經歷特征的比較分析。
3CEO職業經歷背景的優劣分析
結合中小企業特點,將CEO職業經歷特征分為銷售經歷、研發經歷和綜合管理經歷3類。銷售經歷特征是指CEO在職業生涯中曾從事銷售或市場營銷相關工作的經歷。研發經歷特征是指CEO在職業生涯中曾從事技術研發或產品創新相關工作的經歷。綜合管理經歷特征是指CEO在職業生涯中曾擔任綜合管理崗位(如財務負責人、行政負責人等)的經歷。CEO的職業經歷背景(銷售、技術或綜合管理崗)是否更適合擔任CEO,取決于公司所處行業、發展階段以及戰略需求。以下是CEO職業背景的優劣分析。
3.1銷售背景CEO的優劣分析
優勢:市場導向方面,銷售背景的CEO通常對市場需求和客戶偏好有深刻理解,能夠推動公司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收人增長方面,擅長開拓市場、建立客戶關系,能夠快速提升公司收入;溝通與談判能力方面,銷售經歷培養了強大的溝通和談判能力,有助于與客戶、合作伙伴及投資者建立良好關系;靈活應變方面,銷售背景的CEO通常更擅長應對市場變化,能夠快速調整策略以適應競爭環境。
劣勢:技術理解不足,在技術驅動的行業中,可能缺乏對技術細節的深入理解,影響技術戰略的制定;更關注短期業績,而忽視長期技術投資和創新;在運營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經驗不足。
銷售背景CEO適合的場景:公司處于快速擴張階段,需要開拓新市場或提升市場份額。行業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如消費品、零售、服務業等)。
3.2技術背景CEO的優劣分析
優勢:技術洞察力方面,技術背景的CE0對行業技術趨勢有深刻理解,能夠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具有長期戰略眼光,更傾向于關注長期技術投資和創新,有助于構建核心競爭力;在運營效率提升方面,通常更擅長通過技術手段優化運營流程,降低成本;在技術團隊領導力方面,能夠更好地理解技術團隊的需求,提升研發效率。
劣勢:市場敏感度不足,對市場需求和客戶體驗的關注度較低,容易導致產品與市場脫節;溝通能力較弱,在對外溝通(如投資者關系、公共關系)方面表現不足;商業決策偏保守,過于關注技術細節,而忽視商業機會或風險。
適合的場景:公司處于技術驅動型行業(如科技、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公司需要技術創新或產品升級來保持競爭力;公司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技術研發是核心任務。
3.3綜合管理背景CEO的優劣分析
優勢:綜合管理背景的CEO擅長制定長期戰略,能通過跨部門經驗整合資源,協調短期目標與長期發展。熟悉不同部門的運作邏輯,在推動跨職能項目時能減少溝通壁壘,提升執行效率。綜合管理經歷包含財務或運營崗位,其風險預判和成本控制能力更強。數據顯示,財務背景的CEO更傾向于優化現金管理,降低企業流動性風險。團隊激勵與文化建設方面,通過多年管理實踐,這類CEO更擅長塑造企業文化,通過明確愿景和激勵機制提升團隊凝聚力。
劣勢:創新能力受限,過度依賴傳統管理經驗導致思維固化,尤其在技術驅動型行業,難以快速響應顛覆性創新。若長期深耕單一行業,轉型至新興領域時可能缺乏技術洞察力。決策靈活性不足,傾向于穩健決策,但在需要快速迭代的互聯網或快消行業,可能因過度權衡而錯失機會。權威建立與授權矛盾,部分CEO因習慣事必躬親,可能忽視中層管理者的自主性,導致團隊活力下降。
綜合管理背景的CEO在戰略統籌、資源整合和風險控制方面優勢突出,但需警惕創新力不足和行業適應性短板。企業可通過引人外部創新顧問、建立跨行業學習機制等方式彌補劣勢。
3.4綜合分析
根據行業特性區分,在技術密集型行業(如科技、醫藥、制造業),技術背景的CEO可能更具優勢;在市場驅動型行業(如消費品、零售、服務業),銷售背景的CEO可能更合適。
根據公司發展階段區分,針對初創公司,技術背景的CEO可能更適合,因為技術是核心競爭力;針對成長期公司,銷售背景的CEO可能更有助于開拓市場;針對成熟期公司,需要兼具戰略眼光和運營能力的CEO,無論銷售還是技術背景,關鍵在于綜合能力,都需要具備戰略眼光、領導力、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才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越來越多的CEO兼具銷售和技術背景,或者在其職業生涯中積累了跨領域經驗。團隊互補性方面,如果高管團隊中已有強大的技術或銷售負責人,CEO的背景可以與之互補。
4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衡量維度
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指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多個維度上實現可持續、創新驅動和效率提升的發展模式。與單純追求規模擴張不同,高質量發展更注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長期價值和社會責任。本文從以下4個維度衡量企業高質量發展。
4.1戰略決策: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
戰略決策是企業基于內外部環境分析,制定長期目標、選擇發展路徑并配置資源的核心能力,直接影響企業能否在動態競爭中把握機遇。
關鍵要素包含: ① 市場定位與機會識別,需精準識別市場需求變化; ② 風險與收益的動態平衡,需在短期收益與長期投入之間權衡; ③ 差異化競爭策略,通過聚焦戰略或差異化定位建立壁壘。
4.2資源整合: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路徑
通過內外部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協同,實現“ 1+1gt;2′ 的增值效應,解決中小企業資源約束問題。
關鍵維度包括: ① 產業鏈協同,參與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② 技術資源獲取,通過產學研合作降低創新成本; ③ 金融資源整合,利用供應鏈金融、知識產權質押等工具; ④ 政策資源利用。
4.3創新驅動:突破發展瓶頸的核心引擎
通過技術、產品、服務及商業模式的系統性創新,實現價值創造能力的躍升。
核心表現包括: ① 技術創新; ② 模式創新; ③ 綠色創新;④ 組織創新。
4.4組織效能:可持續發展的底層支撐
通過優化組織結構、流程和文化,實現資源投入產出效率的最大化。
關鍵指標包括: ① 運營效率; ② 人才效能; ③ 文化凝聚力; ④ 數字化水平。
實踐建議:初創期,優先強化創新驅動,通過輕資產模式整合外部資源;成長期,側重戰略決策與組織效能,建立流程標準化體系,支撐規模化擴張;成熟期,深化資源整合,布局產業鏈上下游,通過并購實現跨越式發展。
5通過AHP理論構建CEO職業特征與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系
5.1層次結構模型構建
根據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構建4層評價體系,形成的層次結構模型見圖1:
① 目標層:CEO職業背景對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② 準則層:戰略決策( 30% )、資源整合( 25% )創新驅動( 25% )、組織效能( 20% )。③ 子準則層:戰略決策:市場敏銳度、長期規劃能力;資源整合:社會資本、技術資源獲取;創新驅動:研發投人效率、創新文化塑造;組織效能:決策效率、團隊穩定性。
④ 方案層:技術背景CEO、銷售背景CE0、綜合管理背景CEO。
圖1層次結構模型
5.2判斷矩陣與權重計算
通過專家打分法構建判斷矩陣,計算各層級權重如表1所示。
表1準則層權重分配
一致性檢驗: CR=0.032lt;0.1 ,通過檢驗
5.3子準則層判斷矩陣
① 戰略決策。戰略決策子準則層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
表2戰略決策子準則層判斷矩陣
一致性檢驗: CR=0 (矩陣完全一致)。
② 資源整合。資源整合子準則層判斷矩陣如表3所示。
表3資源整合子準則層判斷矩陣
一致性檢驗: CR=0( (矩陣完全一致)。
③ 創新驅動。創新驅動子準則層判斷矩陣如表4所示。
表4創新驅動子準則層判斷矩陣
一致性檢驗: CR=0 (矩陣完全一致)。
④ 組織效能。組織效能子準則層判斷矩陣如表5所示。
表5組織效能子準則層判斷矩陣
一致性檢驗: CR=0 (矩陣完全一致)。
5.4方案層對比分析
通過成對比較矩陣計算各方案在準則層的得分:① 戰略決策維度。戰略決策維度矩陣如表6所示。
表6戰略決策維度矩陣
特征向量法求得銷售背景權重0.637,綜合管理0.258,技術背景 0.104 。一致性檢驗: CR=0 (矩陣完全一致)。
② 資源整合維度。資源整合維度矩陣如表7所示。
表7資源整合維度矩陣
特征向量法求得銷售背景權重0.673,綜合管理0.277,技術背景 0.049 。一致性檢驗: CR=0 (矩陣完全一致)。
③ 創新驅動維度。創新驅動維度矩陣如表8所示。
表8創新驅動維度矩陣
特征向量法求得技術背景權重0.104,綜合管理0.637,銷售背景 0.258? 一致性檢驗: CR=0 (矩陣完全一致)。
④ 組織效能維度。組織效能維度矩陣如表9所示。
表9組織效能維度矩陣
特征向量法求得銷售背景權重0.639,綜合管理0.239,技術背景 0.122 一致性檢驗: CR=0 (矩陣完全一致)。
5.5綜合權重計算
綜合權重計算結果如表10所示。
表10綜合權重計算
研究結論:銷售背景綜合權重最高( 60.1% ),適合市場驅動型場景(如消費品行業);綜合管理背景次之( 30.7% ),適合復雜環境下的均衡發展(如多元化集團);技術背景最低中 9.1% ),但在特定技術領域(如生物)具備不可替代性。
AHP分析表明,銷售背景CEO在多數市場驅動型場景更具優勢,技術背景在創新密集領域不可替代,綜合管理背景則適用于復雜系統管理。企業應建立動態評估模型,每季度結合行業景氣指數、企業生命周期階段調整CE0選拔策略。
6結論
具有銷售經歷的CEO在市場競爭力方面表現突出,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客戶滿意度。但是其在創新能力方面表現相對不足,可能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潛力。具有研發經歷的CEO在創新能力方面表現突出,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研發投人強度和專利申請數量。其在市場競爭力方面表現相對不足,可能影響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具有綜合管理經歷的CEO在財務績效和社會責任方面表現突出,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回報率和社會責任評分。其在資源配置、風險控制和戰略執行方面的綜合能力,有助于企業實現全面發展。
根據研究結論,本文為中小企業選聘和培養CEO提供以下管理啟示:
① 優先考慮具有銷售經歷的候選人。銷售經歷特征對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影響優于綜合管理經歷特征和研發經歷特征。中小企業在選聘CEO時,應優先考慮具有銷售經歷的候選人,這類CEO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客戶滿意度。
② 注重CEO的多元化職業經歷。在選聘CEO時,企業應注重候選人的多元化職業經歷,尤其是具有銷售和研發背景的綜合管理人才,這類CEO能夠結合市場導向和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的全面發展。
③ 加強CEO的能力培養。對于現有CEO,企業應加強其綜合管理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財務管理和戰略執行方面。通過培訓和實踐,提升CEO的綜合素質,增強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力。
④ 建立科學的CEO選聘機制。企業應建立科學的CEO選聘機制,綜合考慮候選人的職業經歷、能力素質和企業需求,避免單一背景的局限性,確保選聘的CEO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陸岷峰,徐陽洋.構建我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體制與機制研究基于數字技術應用的角度[J].西南金融,2022(1):65-75.
【2]Hambrick D C,Mason P A.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aReflection of Its TopManagers [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84,9(2):193-206.
【3]CCustodio,MA Ferreira,P Matos.Generalistsversus specialists:Lifetime work experience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pay[J].Journal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108(2):471-492.
【4]Finkelstein,S.amp;Hambrick,D.C.Strategic Leadership:Top Executivesand Their Effectson Organizations[M].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6.
【5]劉明霞,宗利成.CEO職業特征與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基于支付寶和財付通案例的扎根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1(7):31-35.
【6]李艷妮,郝喜玲,鄭方.CEO特征、創業導向與企業成長—基于內生性視角的實證研究[J].軟科學,2023,37(08):119-125.
【7】胡燕華,饒小歡,傅顧.CEO特征、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績效[J].財會通訊,2018(09):65-69.
【8劉偉.企業高管教育背景對研發投入的影響研究一基于產品市場競爭與高科技行業的分析[J].財會通訊,2024(10):73-78.
【0]彭方平何安敬堅宣管文科教育背與業創新運筆與管理,2024,33(04):233-239.
【10】王象路,張文泉,耿新.CEO信息技術背景對企業數字化創新的影響機制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23,44(10):129-144.
【11】汪海霞,張清清.制度背景、CEO產出型職業經歷與企業創新投資[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0(2):54-59.
【12]劉麗,楊麗琴.中國制造業高管專業背景、研發投人與企業價值研究[J].河池學院學報,2022,42(01):90-98.
【13】閆柳狄.CEO管理能力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研究—一基于數字化轉型背景[J].財會通訊,2024(15):76-79.
【14】馮自欽,張夢維,洪.CEO財務背景豐富度對成本粘性的影響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23,38(05):53-65.
【15】熊思思,嚴渙,肖衛國.CEO財務經歷與公司創新[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2(11):40-46.
【16】王玉英,林曉麗.CEO財務經歷、研發創新與企業績效一一以民營上市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21(05):100-106.
【17]何瑛,于文蕾,戴逸馳,等.高管職業經歷與企業創新[J]管理世界,2019,35(11):174-192.
【18】郝盼盼,張信東,賀亞楠.多元化還是專一性更好一一高管早年職業路徑與企業創新關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6(18):12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