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課堂內涵及特征
(一)內涵
智慧課堂是智慧教育理論及方法在課堂中的實踐應用[1]。當下,智慧課堂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教育領域對智慧課堂的探索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從智慧課堂構建視角展開,主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情境化、智能化、整合化的課堂教育環境;另一方面從學生智慧發展視角展開,指出智慧課堂教學理念、目標、內容等方面與傳統課堂的差異,主張智慧課堂是以“培智”為核心,促使學生生成綜合素質的過程[2]。從教育實踐視角看,智慧課堂的兩個探索方向并非對立關系,而是能以育人方式和育人目標的形式實現統一。
(二)特征
智慧課堂作為依托先進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情境性特征:智慧課堂能夠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并能通過課件制作軟件、希沃白板等信息技術工具深度加工資源,模擬真實場景或構建多元情境,促使學生在多元情境中解決問題、實現深度學習。
智慧化特征:智慧課堂能夠利用在線教育平臺、希沃白板、課件制作軟件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實現資源生成與推送、教學決策與程序、師生互動等環節的智能化,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智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整合化特征: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與應用是構建智慧課堂的重點,在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技術的支持下,教師不僅能根據社會發展情況實時更新教育資源,還能實時收集、分析學生學習數據,及時更新學情,為教育教學提供數據支持。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價值
(一)豐富教學資源應用形式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活動,能夠通過希沃白板5、課件制作軟件和自適應學習系統、在線教學平臺、題庫管理及組卷系統等信息技術教育工具,根據課堂教學需求深度加工文字、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并通過不同形式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導入、教學和課后鞏固等環節,為學生認知、探究、遷移學科知識提供支持。
(二)增強學生語文學習體驗
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創設趣味教學情境,拓展教育資源,能夠打造趣味的、自主的學習環境,延伸學生學習場域,營造沉浸式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環境、氛圍和教師指導的綜合作用下,對基礎知識、文本情感形成深刻感悟,增強語文學習體驗。
(三)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能改變傳統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還能有效控制作業數量,提高作業指向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度探究、有效鞏固語文知識,夯實語文基礎。
三、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一)充分利用希沃白板5,創設趣味教學情境
希沃白板5是對原版希沃白板的全面升級,增加了游戲等教學元素[3]。教師借助希沃白板5創設趣味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但就當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希沃白板5的功能尚未被完全開發。因此,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深度挖掘希沃白板5的新功能,利用游戲化教學創設趣味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后續教學奠定基礎。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場景歌》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立足文本中提到的場景,如“港灣、魚塘、稻田、花園”等,搜集相關圖片,結合文本中的數量詞,如“一處、一方、一塊、一座”等,利用希沃白板5的游戲功能生成知識配對活動,讓學生將數量詞與對應的場景連接起來。這樣的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讓學生了解場景特點和數量詞的使用。而后,教師可根據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同步數據,即學生配對活動中的失誤,再次生成具有指向性的知識配對活動,為學生查漏補缺,提高課堂導入質量,為學生后續高效學習奠定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希沃白板5圍繞文本和實時學情數據生成知識配對活動,創設趣味教學情境,將基礎性的語文知識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語感,還能提高教學質量,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
(二)利用多項信息技術,啟發學生學習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面對陌生文本時,容易產生認知障礙。而豐富的學習資源、恰當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快速熟悉文本,在多元資料中尋找文本分析切入點,消除認知障礙。對此,教師要利用課件制作軟件,深度加工課內外教學資源,啟發學生學習思維,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展開探索。同時,教師可以引入自適應學習系統,測評學生課堂學習成果,根據系統生成的學習方案和內容,調整教學方向、方法,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促使學生深度探究閱讀文本,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4]。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古詩三首》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可以從詩人生平、詩中提到的地理位置等角度出發,搜集相關文字、圖片等,制作具有視覺沖擊性、條理性、簡潔性的課件。在教學《從軍行》時,教師可以針對“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一詩句,為學生展示地圖,引導學生在地圖中尋找“青海”“玉門關”“雪山”的位置,結合詩詞描寫,聯想西北戍邊將士生活、戰斗的環境,明確詩詞前兩句是對西北邊陲的概括,有效啟發學生思維。此時,學生對詩詞前兩句形成一定理解,但仍然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面。對此,教師引入自適應學習系統,測評學生課堂學習成果,生成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引導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地理位置等信息分析詩詞的情感內涵,明確詩詞體現了將士的責任感,表現了戍邊生活的困苦、孤獨之感,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詞內涵,傳承詩詞文化,初步形成文化意識和思維能力。
將課件制作軟件與自適應學習系統結合,不僅能深度加工課堂教育資源,消除學生對文本的陌生感,還能根據系統生成的學習內容和計劃有針對性地彌補學生不足,發展學生綜合能力,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
(三)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構建連貫學習環境
課內與課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將課堂內外整合能夠擴大教學范圍,形成教育合力,構建連貫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綜合能力[5]。在線教學平臺作為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為課堂內外的整合提供技術支持。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整合課內外教學,同時利用在線授課功能定期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督促學生落實課外閱讀計劃,積累閱讀知識和經驗,提高閱讀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快樂讀書吧”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搜集有關《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等整本書的優質導讀視頻,讓學生推測名著故事內容、系統分析名著目錄、探究整本書閱讀方法等,促使學生快速、高效地認識名著,完善現有閱讀方法,初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生全面認識名著的基礎上,教師利用Excel設計適用于學生的閱讀計劃表,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訂閱讀計劃。課后,學生根據閱讀計劃進入在線教學平臺,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并就書籍中的內容展開交流。如在閱讀《三國演義》“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時,某學生使用批注的方法開展閱讀,并從劉備三顧茅廬的行為中分析出劉備一統天下的決心,而其他的學生則提出不同觀點:“劉備了解諸葛亮的才能后,擔憂諸葛亮加入其他陣營,增長他人實力,因此三顧茅廬將人才收為己用。”在討論交流中,學生獲得思維啟發,對整本書形成深層次理解,發展核心素養。
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整合課堂內外,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內通過觀看名師教學視頻,形成整本書閱讀思路,還能通過開展課外閱讀討論活動,督促學生實施閱讀計劃。在課內課外的整合下,教師構建連貫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習慣,發展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等素養,真正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
(四)利用題庫管理及組卷系統,鞏固課堂所學
作業是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遷移、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路徑。“雙減”政策提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要求,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面臨改革。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學情分析系統,利用題庫管理和組卷系統,設計指向性強的作業,有效控制作業數量,使作業內容貼合學生實際需求,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諾曼底號”遇難記》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全程開啟學情分析系統,收集學生在探究主人公形象、語文知識時的行為信息和具體數據,如分析主人公形象時頻繁使用信息化工具,缺少自主思考空間;在學習基礎知識時,練習錯題率相對較高等。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教師利用學情分析系統生成學情信息,明確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發展等方面的不足。與此同時,教師將現有試卷的優質例題輸入題庫管理及組卷系統,豐富系統內的例題儲備,在此基礎上,將學情信息與題庫管理及組卷系統結合,設計指向性強的作業。如針對基礎知識不足的學生,生成以標點符號、漢字音形義相關例題為主,簡單閱讀例題為輔的作業,并通過釘釘、騰訊會議等平臺推送給學生,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夯實語文基礎。
將題庫管理及組卷系統與學情分析系統結合,生成具有個性化特點的高質量作業,能夠使作業內容、結構更加科學,落實“雙減”政策,推動學生遷移、運用所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彌補自身不足,實現語用能力的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為順應社會信息化、數據化趨勢,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發展,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利用希沃白板5、課件制作軟件和自適應學習系統、在線教學平臺、題庫管理及組卷系統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開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語用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綜合發展其語文能力;同時,豐富小學語文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智能化程度,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培蕾.課程思政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路徑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4(18):53-56.
[2」金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4(18):82-84.
[3]葉芬.逆向設計理論視域下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優化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4(17):158-160.
[4」陽雪梅.在整本書中讀出成長: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4(增刊2):54-55.
[5]林春含.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24(1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