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的當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正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企業要順勢而為、主動求新,以創新驅動、提質增效、風險防控為著力點,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作為國企內部監督的重要力量,內部審計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從傳統財務審計向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經營管理等領域延伸,成為支撐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免疫系統”,這一問題亟待破解。我們分析新質生產力對國企審計提出的數字化、前瞻性、戰略性要求,從創新理念、數字化轉型、拓寬領域、建強隊伍等方面提出對策,助力審計轉型升級,為新時代國企治理能力提升提供借鑒。
新質生產力發展對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提出新要求
創新驅動對內部審計的新要求。新質生產力時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核心動力。國有企業要強化創新意識,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作為企業內部的“經濟警察”,內部審計需主動適配創新需求,緊跟創新節奏,聚焦創新戰略、機制與績效,評估風險助力提質增效。同時自身也要勇于突破,在理念、方法和技術上創新,提升審計效率與質量。
提質增效對內部審計的新要求。新質生產力時代,國有企業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內部審計需深度融入供應鏈優化、精益管理等核心環節,借助數據建模量化分析質量缺陷、成本冗余等管理痛點,推動業務與審計深度融合。聚焦資源配置低效、流程堵點等結構性問題,通過審計建議書促成管理閉環,助力企業打通“戰略—運營—價值”傳導鏈,實現降本增效。
風險防控對內部審計的新要求。新質生產力時代,國有企業面臨的風險愈發復雜。傳統的財務、法律、市場、投資等風險,與新興的網絡安全、數據、環境、聲譽等風險相互交織,給企業風險防控帶來新考驗。在這種復合型風險疊加的環境下,審計需建立“傳統風險 ^+ 新興風險”雙維監控體系,深入研究新業態、新模式下的新型風險,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能力,為企業筑牢風險“防火墻”。同時要強化與合規、法務部門的數據共享,構建“監測—評估—處置”一體化風控平臺,增強重大風險的阻斷能力。
新質生產力賦能
國企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優化
創新內部審計理念
國有企業要樹立與時俱進的內部審計理念,將其明確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審計工作需跳出“事后審計”的傳統模式,轉向“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建立“預防—控制—評估”三位一體機制,把審計節點提前到戰略規劃與業務立項階段。
以往內部審計多聚焦已發生業務的合規性與真實性,新形勢下則要貫穿經營全程,通過提前介入、強化預防,將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審計重心要從“查錯防弊”轉向“促進提升”,構建“問題診斷 ^+ 數據挖掘 ^+ 管理賦能”的新型模式;要突破“單純財務審計”局限,向“全面審計”拓展,打破傳統財務邊界,打造覆蓋戰略層、運營層、數字層、合規層、價值層的立體化架構。
與此同時,要從“獨立審計”轉向“融入經營”,構建“管理型審計”模式,深入一線調研發現潛在風險,將審計獨立性與經營參與性有機結合。依托業務流程嵌入式調研和業審協同機制,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發揮管理賦能作用,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經濟顧問”,推動審計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推進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
國有企業要抓住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數字化機遇,系統構建智能化審計體系。搭建集成化審計信息平臺,打通財務、業務、管理等多維數據壁壘,讓審計計劃制定、項目執行、報告生成、整改追蹤等全流程實現線上閉環管理,提升審計資源配置效率。
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增強內部審計的數據采集、分析與應用能力,建立企業內外部數據匯聚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模型挖掘數據價值,為風險預警、績效評估、舞弊識別提供數據支撐。引入人工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技術實現審計流程自動化,用智能算法替代人工操作,自動識別異常數據、輔助決策判斷,減少重復低效勞動。開發可視化審計工具,用圖表、地圖等手段將審計過程與結果直觀呈現,把枯燥數據轉化為直觀界面,方便管理層快速發現經營管理問題。
拓展內部審計服務范圍
國有企業要立足治理現代化要求,構建多維度審計監督體系。圍繞戰略執行效能,對重大投資決策開展穿透式審計,重點評估產業布局與國家戰略的契合度、新興業務市場競爭力及資源配置科學性,確保戰略落地不偏離方向。
深化合規管理審計,聚焦合同、稅收等法律風險防范,細致核查合同簽訂履行、稅收籌劃申報、知識產權管理等情況,保障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圍繞領導干部權力運行、責任履行和廉潔從業開展監督,及時發現失職瀆職、權錢交易等問題線索,推動權力規范透明運行。同時還要加強績效審計,關注企業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從成本管控、節能降耗、環保達標等方面發力,推動審計監督從守住合規底線向提升價值高線跨越。
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
國有企業要把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打造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本領高強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堅持政治標準優先,選拔政治立場堅定、黨性原則強的干部充實隊伍,通過常態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審計人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提升業務能力與專業素養,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定期組織內外部專業培訓,傳授現代審計理念、流程方法和信息化應用等前沿知識。加強與高校合作,選送骨干攻讀審計碩士學位,大力引進既懂審計又熟悉業務的“審計+X”高端人才,鼓勵加入國內外審計協會拓寬視野。
深化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通過警示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建立審計人員廉政檔案,定期核實個人事項申報,對存在廉政風險隱患的及時提醒談話、調整崗位。
在新質生產力重塑經濟格局的當下,國有企業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把內部審計作為推動創新發展、提質增效、防范風險的重要抓手。要以改革創新的勇氣加快內部審計轉型升級,通過創新審計理念、推進數字化轉型、拓寬服務領域、建強專業隊伍等舉措,持續增強審計服務保障能力。既要當好國有資產的“守門人”,更要成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的“催化劑”,為構建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全維度的治理韌性支撐。在服務國家戰略與引領產業變革中彰顯審計擔當,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