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小銜接是幼兒教育過程中的關鍵節點,科學繪本閱讀在幼兒園幼小銜接中具有多重作用,包括心理準備與情緒調節、認知與學習能力培養、社會交往與行為習慣養成以及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培養。但當前繪本閱讀在推動幼小銜接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誤區,如過分強調識字教學、缺乏重復閱讀、缺乏互動和分享以及繪本選擇未以幼兒為主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科學繪本閱讀推動幼小銜接的實踐路徑,包括明確繪本閱讀目標、關注幼兒閱讀需求、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及加強家園共育。通過采取這些措施可以有效促進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順利過渡,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 幼小銜接;科學繪本閱讀;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5)21" " 0130-03
幼小銜接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幼兒的心理、認知、社會交往等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科學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幼小銜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繪本以其生動的畫面、簡潔的文字和有趣的科學故事,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同時促進幼兒在心理、認知、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成長。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科學繪本閱讀在推動幼小銜接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誤區和問題,影響了其效果的發揮。
一、科學繪本閱讀在幼小銜接中的作用
(一)幼兒心理準備與情緒調節
科學繪本可以憑借其色彩斑斕的畫面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閱讀興趣。繪本閱讀巧妙地通過展現小學生活的多樣場景和生動角色,如生動的課堂互動、熱鬧的操場活動以及有趣的課間時光,使幼兒能夠提前了解小學生活的真實面貌,從而有效緩解他們的入學焦慮。科學繪本中的故事,讓幼兒深刻感受到小學生活的豐富與樂趣,幫助他們克服對未知環境的恐懼與不安。此外,繪本還通過直觀的畫面和簡潔的文字,細膩描繪角色的情緒起伏,這可以幫助幼兒識別并理解各種情緒,教會他們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促進與他人的有效溝通與交流。
(二)幼兒認知與學習能力培養
科學繪本不僅僅是圖像與故事的集合,其內涵在于科學故事和角色行為中所蘊含的豐富認知元素,通過閱讀這些精心設計的繪本,幼兒能潛移默化地逐步構建起對基礎關鍵概念的認識與理解,為他們踏入小學后的系統認知學習鋪設堅實的基石。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幼兒需要學會深入剖析故事情節的脈絡,理解角色行為的動機與后果,以及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提煉出故事的核心主題。這些寶貴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如同一把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能夠為幼兒日后的廣泛學習與深度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有效的指導。
(三)幼兒社會交往與行為習慣養成
科學繪本生動描繪了多樣化的社交場景與細膩的角色互動,如分享、合作、等待和解決沖突等。繪本故事讓幼兒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深刻理解并內化社交規則,學會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表現得體且富有同情心。此外,通過閱讀繪本,幼兒能夠清晰地辨識出哪些行為是積極向上的、值得效仿的,哪些行為則是不恰當的、應予以規避的。這一過程有助于幼兒逐步形成正確的行為觀念,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幼兒閱讀興趣與習慣培養
科學繪本以其鮮艷的色彩、生動的圖像和富有創意的版面設計,能夠迅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這些視覺元素不僅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還促使他們主動探索和發現繪本中的故事世界。科學繪本通常包含簡短而有趣的故事情節,這些情節往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他們易于理解和接受。通過閱讀繪本,幼兒能夠沉浸在故事情節中,體驗不同角色和情境帶來的新鮮感,從而進一步激發閱讀的興趣。
二、科學繪本閱讀推動幼小銜接的誤區
(一)過分強調識字教學
部分家長及教師或許不自覺地陷入了一個誤區,即將科學繪本單純地等同于識字教學的工具,過分聚焦于繪本中的文字內容,期望通過快速閱讀繪本來顯著提升幼兒的識字量。然而,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對繪本獨特教育價值的一種忽視。繪本的精髓遠不止于文字,它更是一個由圖畫與文字交織而成的完整故事世界,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建了繪本的深度與廣度。若一味強調識字功能,不僅會削弱繪本本身的吸引力,還可能無意中扼殺了幼兒對閱讀原本濃厚的興趣。繪本中的圖畫,作為不可或缺的元素,與文字共同承載著敘述科學故事的重任,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視覺信息和情感線索。遺憾的是,一些家長和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時,往往更多地關注文字的閱讀與理解,忽視了圖畫所蘊含的教育意義與審美價值。
(二)缺乏重復閱讀
重復閱讀,是幼兒繪本閱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部分家長及教師或許未能充分認識到這一策略的重要性,錯誤地認為繪本只需淺嘗輒止,他們未能意識到,重復閱讀是幼兒深入挖掘繪本內涵、提升閱讀能力的寶貴途徑。幼兒在初次閱讀繪本時,往往更關注圖畫和故事情節,而忽略了細節和深層含義。通過重復閱讀,幼兒可以逐漸發現繪本中的新元素,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升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然而,許多家長與教師往往懷抱著一種急功近利的心態,渴望在短時間內見證幼兒在閱讀水平與能力上的顯著躍升。這種過于迫切的期待,不僅容易讓他們對繪本閱讀的本質產生誤解,還可能無意中剝奪了幼兒享受閱讀樂趣、培養閱讀習慣的寶貴機會。
(三)缺乏互動和分享
繪本閱讀絕非單純意義上的文字朗讀,而是一個需要家長與教師深度參與、積極互動與分享的奇妙旅程。然而部分家長和教師在引領幼兒步入科學繪本世界時,可能僅僅停留在表面,僅僅作為文字的傳遞者,而忽略了與幼兒之間寶貴的互動與交流。這種做法會導致幼兒無法充分參與閱讀過程,進而可能導致幼兒對閱讀的熱情逐漸消退,積極性大打折扣。事實上,當家長或教師與幼兒一同沉浸于科學繪本的故事中時,通過提問、討論、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的互動,不僅能夠引導幼兒深入挖掘繪本的內涵,加深對故事情節、角色性格以及深層寓意的理解,還能在無形中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讓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清晰地表達觀點與感受。
(四)繪本選擇未以幼兒為主
在為幼兒挑選繪本這一關鍵環節上,精準匹配其年齡階段、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至關重要,這是確保繪本閱讀效果最大化、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關鍵所在。然而,在實踐中,部分家長和教師可能會陷入選擇的誤區,或是過于隨意,僅憑個人喜好或市場熱度盲目跟風,或是缺乏深入了解,忽視了對幼兒個體差異的細致考量。這樣的選擇,往往會導致所選繪本與幼兒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難以引起他們的共鳴與興趣,進而影響到閱讀體驗的深度與廣度,甚至可能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感到困惑或無聊,逐漸對閱讀產生排斥心理。因此,在挑選繪本時,我們應采取一種更為審慎與細致的態度,將幼兒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以及認知發展水平作為核心考量因素。
三、科學繪本閱讀推動幼小銜接的途徑
(一)明確繪本閱讀目標
在幼兒園科學繪本閱讀教學中,設定清晰、具體的閱讀指導目標,是引領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實現幼小銜接核心價值的關鍵一環。這些目標不僅聚焦于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與能力,還深刻關切到他們的情緒管理、行為約束等社會性技能的發展,旨在為幼兒構建一個全面發展的體系。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繪本的選擇尤為關鍵。所選繪本的內容需緊密貼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繪本的適應性也不容忽視,它應既不過于簡單也不至于缺乏挑戰,更不要過于復雜而令幼兒望而卻步。在此基礎上,對幼小銜接繪本閱讀課程的主題結構進行精細化設計,明確繪本的閱讀目標。
(二)關注幼兒閱讀需求
在幼兒園的繪本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幼兒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塑造者,教師應以極大的尊重去傾聽和理解每一個幼兒的閱讀需求,將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置于教學的核心位置。在班級環境中,為了營造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定期組織投票活動,讓幼兒有機會表達自己對繪本的喜好,從而根據他們的投票結果,動態調整班級圖書角中的科學繪本種類。這不僅能讓幼兒在閱讀中找到歸屬感與滿足感,還能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主選擇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在幼兒園的繪本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代入繪本中的角色,為幼兒搭建起一座從幼兒園平穩過渡到小學的橋梁。這一創新的教學方式,旨在通過讓幼兒沉浸于繪本中的角色體驗,幫助他們調整心理節奏,有效緩解對于未知小學生活的焦慮與不安。繪本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載體,更是幼兒認知科學、理解科學、培養科學素養的寶貴資源。在《遲到的理由》與《時間旅行箱》等繪本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巧妙地利用故事情節與角色行為,引導幼兒學習遵守規則、管理時間等基本生活技能。此外,良好的交往與合作能力對于幼兒順利融入小學生活、結交新朋友、認識新老師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家園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在幼兒園的教育生態中,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家園共育的橋梁搭建者。為了最大化實現繪本閱讀的價值,教師應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幼兒的繪本閱讀活動,將家庭變為幼兒閱讀旅程中的重要一站。家長的深度參與,其意義遠不止于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在共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以身作則,示范如何細致觀察畫面、深入理解故事內涵,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策略的掌握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為了將這一理念付諸實踐,幼兒園應主動與家庭攜手,充分利用繪本資源的獨特優勢,共同開展一系列親子共讀活動。
科學繪本閱讀在幼兒園幼小銜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科學繪本的閱讀,幼兒可以在心理準備、情緒調節、認知與學習能力培養、社會交往與行為習慣養成以及閱讀興趣與習慣培養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然而,在繪本閱讀推動幼小銜接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過分強調識字教學、缺乏重復閱讀、缺乏互動和分享以及繪本選擇未以幼兒為主等誤區。為了充分發揮繪本閱讀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應明確繪本閱讀目標,關注幼兒閱讀需求,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并加強家園共育,形成教育合力。通過這些實踐路徑的探索和實施,我們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順利過渡,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文系2025年南京市棲霞區“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指向大班幼兒學習習慣養成的園本化幼小科學銜接實踐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課題編號AZX/2021/06號】
參考文獻
[1]柯翠峰.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的實踐策略[J].亞太教育,2023(24):158-160.
[2]湯麗英.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可為、應為與何為[J].基礎教育論壇,2023(10):34-36.
[3]楊雪蘭.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的應用實踐探討[J].知識文庫,2023(8):4-6.
[4]鄭美芬.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23(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