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武竹青 7月29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去年以來,山西省政府先后部署開展電動自行車、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三個專項整治”工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引發的火災多發頻發,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去年4月,山西省部署開展了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工作;今年,山西省又部署開展了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根據安排,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工作將持續到今年年底;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兩項整治將持續到2026年底。
在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中,各地各相關部門、電動自行車行業企業共同努力,廣大群眾積極配合、支持、參與,目前,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首先是電動自行車領域火災總量明顯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發生涉及電動自行車火災23起,較去年同期72起同比下降68%。其次是電動自行車停放和充電供需趨于平衡。山西省大力推進既有小區建設停放充電設施,據統計,目前全省共有充電端口數量121.8萬個,總體配建比達到1:3.3,已達到全省規定的最低配建比的有關要求。再次是電動自行車存量風險逐步降低。針對老舊電動自行車和蓄電池,采取“以舊換新+報廢回收”雙重措施,52.6萬名消費者參與活動,共以舊換新54.1萬輛。
同時,山西省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廢舊鉛酸電池報廢回收工作,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收集7216噸、利用處置5521噸。
在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方面。一是壓降火災事故風險。自2月14日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整治啟動以來,全省因動火作業引發火災和建筑保溫材料火災共計93起,較去年同期205起同比下降54.63%,其中因動火作業引發火災67起、建筑保溫材料火災26起。二是穩步開展排查整治。按照“誰所有、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組織開展冷庫、室內冰雪場館和設有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高層民用建筑專項排查,全面摸清底數,對發現的隱患實行清單管理,確保按時銷號。同時,暢通違規動火作業舉報渠道,組織應急、住建、市場監管、公安、消防5部門開展違規動火、無證假證動火聯合打擊行動4次。三是建立完善工作機制。按照“政府統一領導、專班牽頭推進、部門各司其職”的思路,組建省級專班并實體化運行,建立形勢研判、信息共享、協同推進、督導通報等機制,推動各項整治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