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黨的文化領導權。社會思潮作為現代社會中廣泛存在的精神現象,有著鮮明的階級性和意識形態特征。其中,消費主義思潮是對大學生影響最為顯著的社會思潮之一,其在高校中廣泛傳播,與個人享樂主義與個性生活方式密切結合,在放大大學生消費欲望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念。
消費主義思潮的廣泛傳播不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第一,消費主義思潮可能導致大學生理想信念弱化。它作為一種植根于資本主義價值觀念的思想,通過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持續刺激感官欲望,逐漸侵蝕消費理性。這種思潮讓大學生在追求消費享樂和物質滿足的過程中忽略對理想信仰的關注,可能導致大學生喪失批判性思維和社會責任感。第二,消費主義思潮可能扭曲大學生審美觀念。消費主義在網絡背景下,唯物主義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影響可能使大學生陷入過度追求物質的拜物教行為中,讓大學生過度依賴商品和品牌,導致審美同質化。第三,消費主義思潮可能使大學生掉入欲望陷阱,它讓大學生過分追求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導致大學生缺乏對真正價值的思考和認識。
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及信息的影響。消費主義思潮常披上“時尚”外衣,具有欺騙性。許多大學生希望自己能夠與眾不同,然而由于辨析能力不足,許多大學生難以理性看待問題。第二,家庭和學校在消費方面教育引導不足。家庭和學校對學業成績或興趣培養的關注較多,在消費教育方面關注較少,溺愛、過度節儉等現象廣泛存在,影響大學生對個人情況的正確判斷。第三,大眾媒體作為信息傳遞重要渠道對鼓吹消費起重要作用。報刊、電視廣告、社交媒體等大眾媒體持續向社會大眾灌輸消費主義理念,將消費等同于快樂與成功,讓人們在物欲橫流的環境中迷失自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抵御消費主義思潮侵蝕的重要思想武器。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強道德教育和實踐鍛煉是減少消費主義思潮消極影響的有效途徑。首先,高校應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如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社會實踐等,向大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其次,高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幫助他們理性看待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例如,可以通過開設相關課程或舉辦辯論賽,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消費主義的內涵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高校思政課是培育大學生理性消費觀的重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干、放飛夢想的地方。”首先,思政課應將消費道德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例如,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過度消費的危害以及理性消費的重要性。其次,思政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風險意識,幫助他們識別和應對消費陷阱。例如,可以通過講解網絡詐騙、虛假廣告等案例,增強學生的防范意識。最后,思政課應引導學生將個人價值追求與消費行為相結合,培養他們的科學消費觀念。例如,可以通過討論消費與幸福的關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取向。
大眾媒體是消費主義思潮傳播的重要渠道,因此加強對其監管至關重要。首先,政府應建立嚴格的廣告審查機制,杜絕虛假宣傳和夸大事實的行為。例如,可以設立專門的廣告審查機構,對廣告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其次,媒體應加強自律,確保傳播內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例如,可以成立媒體自律委員會,對媒體報道進行監督和評估。最后,社會公眾應積極參與媒體監督,通過舉報和輿論監督等方式,促使媒體更加負責任地履行社會職能。例如,可以建立公開透明的投訴渠道,方便公眾對不良媒體行為進行舉報。
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消極作用不容忽視。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發揮高校思政課的育人功能以及加強大眾媒體監管,可以有效減少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消費觀念,這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的個人成長,也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