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導航】
老舍,本名舒慶春,字舍予,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恶橊勏樽印肪统鲎运?。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想北平》文集選編了老舍五十六篇堪稱傳世經(jīng)典的散文名篇,《北京的春節(jié)》《趵突泉的欣賞》《“住”的夢》均入選。代表篇目《想北平》通過北平與巴黎的對比,深深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
【精彩片段一】
《想北平》
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討她老人家喜歡的時候,我獨自微微的笑著;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時候,我欲落淚。言語是不夠表現(xiàn)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nèi)心揭露在外面一些來。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夸獎這個古城的某一點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jié)節(jié)的一些什么,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景名勝,從雨后什剎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只有說不出而已。
老師串講
老舍愛北京,深入骨髓。你聽,他情不自禁地表白:“我真愛北平”。然而,“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真說不出嗎?非也!老舍說了,而且說得十分真誠。他愛北京就像孩子愛自己的母親。對著母親,可以笑可以哭可以撒嬌,母親包容這一切。他說,“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jié)節(jié)的一些什么,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北京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由此看來,他和北京,“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為一體,密不可分。他不是在“寫”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作者在直抒胸臆之后,借助比喻把情感具象化,讓讀者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母親,從而對作者表達的感情深有體會。除此之外,作者的感情還附著在具體的物象上。文中所點到的“什剎海的蜻蜓”和“玉泉山的塔影”,是代表也是縮影,凝聚了作者深沉的感情。讀者敞開心懷,情感無意中便流淌出來。
同學們,這段文字以“直接抒情+具象表達”的方式讓情感由內(nèi)而外自然流露,真誠且具體可感。這讓我們理解到,借助具體可感的物象,可以讓情感自然流淌。
閱讀筆記
《想北平》中,老舍把北平和巴黎進行了對比,我們能從中感受到作者對北平愛得深沉。請你將能體現(xiàn)作者愛北平的語句摘抄下來。
【精彩片段二】
《趵突泉的欣賞》
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鐘,你便覺出自然的偉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縮,只是自然有這樣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熱氣,白而輕軟,在深綠的長的水藻上飄蕩著,使你不由得想起一種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的上來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著;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泡,大,扁一點,慢慢的,有姿態(tài)的,搖動上來,碎了;看,又來了一個!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齊擠上來,像一朵攢整齊的珠花,雪白。有的……這比那大泉還更有味。
老師串講
作者對趵突泉的大泉和小泉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xiàn)出泉水的特點。如描寫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突出其永恒的活力;寫小泉氣泡“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的上來一串小泡”,將小泉的形態(tài)描繪得栩栩如生。選段還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把小泉的氣泡比作“大魚吐水”“一串明珠”“珠花”等,使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泉水的美妙形態(tài)。“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運用排比,增強了語勢,突出了大泉的特點?!坝啦黄7Γ啦煌丝s”則賦予泉水人的特質,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出泉水的活力。
描寫大泉時,“翻滾”“冒”等動態(tài)詞,展現(xiàn)出大泉的磅礴氣勢;寫冬天泉上的熱氣“白而輕軟,在深綠的長的水藻上飄蕩著”,則是動態(tài)與靜態(tài)相結合,使畫面更具美感和意境。描寫小泉時,各種形態(tài)的氣泡也是動靜相生,充滿了生機與趣味。
同學們,在寫景時,我們也可以運用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可以把景致描寫的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了。
閱讀筆記
同學們,在你們的內(nèi)心或許也有一個美好的地方,請運用選段中的描寫方法,寫一寫你心中的美景吧。
【閱讀后】
讀過本書,你一定覺得《想北平》《趵突泉的欣賞》等篇目親切可愛,除此之外,你還喜歡哪些篇目?不妨和同學分享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