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多彩教育理念,在傳統五育并舉的評價基礎上進行充實完善,對學生評價進行系統性闡釋與設計,構建了多彩教育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旨在全面反映學生的多元發展,注重過程與結果的結合,使評價更具有指導意義。
多彩教育概述
多彩教育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在多彩教育框架中,教育并不局限于傳授知識,而是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情感態度和身體素質。具體包括學科教育、品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勞動教育和藝術教育,旨在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和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多彩教育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和輔導作用。教師在多彩教育中更多扮演的是引導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需要不斷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機會。在多彩教育框架下,教師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教學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
多彩教育強調學校和家庭的合作共育。學校作為學生主要的成長場所,需要與家庭密切合作,攜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條件。學校和家庭應該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其品德修養、促進其身心健康,實現育人目標。
多彩教育需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多彩教育的實施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源支持,包括優質的教材、先進的教學設備、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元的教學手段。只有做到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多彩教育的實施還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學校要建立包括學生成長檔案、綜合素質評價、學科成績評價等在內的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
多彩教育評價體系構建
為了更好地體現多彩教育理念,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學校根據毛澤東詩詞《菩薩蠻·大柏地》中“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詩句,將“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賦予不同含義,以表彰不同品質的優秀學生。具體設置如下—
紅色:美德少年。紅色代表赤誠之色,寄寓學生如朝氣蓬勃的太陽。道德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一道德認知:對基本道德規范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行為習慣: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如守時、守紀律、尊重他人等;社會責任感:熱愛祖國,愿意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關心他人,積極為社會作貢獻。
藍色:博學少年。藍色是天海之色,意在激勵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智育是五育融合的基礎,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一學習能力:學科成績是智育評價的重要指標,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科目(學科成績以等級形式展示);學習態度:態度端正,樂觀向上,不畏挫折,進步明顯;思維能力:通過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和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的觀察,評價學生是否有善于思辨、崇尚科學等思維品質。
黃色:活力少年。黃色是光明之色,寄寓學生在陽光下自信成長、充滿活力。體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一一體能測試:身體素質達標,如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育課表現:體育課上的參與度和技能掌握情況良好;體育活動參與: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有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紫色:才藝少年。紫色是典雅之色,表示修身養性、多才多藝。美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藝術素養和創造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一藝術課程表現:在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中的學習成果和表現良好;藝術創作能力:能積極進行藝術創作,展示出一定的審美和創造力;審美觀念:能通過課堂討論、作品欣賞等方式,展現審美觀念和審美水平。
綠色:勤旁少年。綠色為希望之色,寄寓學生像勤勞的小蜜蜂,努力創造美好明天。勞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勞動態度和勞動習慣。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一一勞動技能:在勞動課上學到一定的技能,如整理書包、打掃衛生等;勞動態度:積極參與勞動活動,養成勞動習慣和責任感;勞動成果:勞動效果和質量良好,受到好評。
青色:科創少年。青色為幻想之色,引導學生善于思辨、樂于動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一一創新精神:能提出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參加各級科創比賽,獲得優異成績;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發明創造。
橙色:奮進少年。橙色為溫暖之色,鼓勵學生積極迎接挑戰。要求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克服困難、努力上進,并有一定的進步表現。
多彩:五育少年。絢麗多彩,象征全面發展。學校將同時獲得“美德少年、博學少年、活力少年、才藝少年、勤勞少年”五項稱號的學生評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的“五育少年”,作為榜樣示范。
評價實施及成效
學校制定《華豐小學“多彩教育\"(五育少年)評價細則》,借助金灣智校管理系統,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評價,以積分形式記錄,并實時反饋給家長,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每學期期末結合金灣智校管理系統評價功能中的學生日常考核記錄和各學科教師對每位學生的考核記錄,根據每個學生的表現,授予學生不同稱號。為了更加全面評價和肯定學生的在校表現、激勵學生的上進心,每學期 99% 以上的學生均能獲得一個以上的稱號。
案例一:五年級的梁小川,在課業成績的坐標系里總是徘徊在中游,連最擅長的繪畫課也只得了“良好”。但當他第一次觸摸到機器人編程時,指尖仿佛觸到了特殊的電流一一他能花整個午休時間鉆研編程手冊,甚至在草稿本上畫滿奇奇怪怪的“太空垃圾清理機”設計圖。
去年春天,他帶著自制的“循跡避障小車”報名區機器人大賽。備賽的三個月里,實驗室的臺燈常陪他到暮色浸染玻璃。媽媽發現他總在飯桌上默寫代碼,連夢里都在念叨“傳感器閾值”。區級賽場上,當小車精準繞過第五個障礙物時,評委席傳來的掌聲讓這個總被說“普通”的男孩紅了眼眶他捧回了人生第一座獎杯。
兩個月后的市級決賽,他的“智能分類垃圾桶”斬獲一等獎。期末頒獎典禮上,校長親自為他頒發“科創少年”證書時,臺下爆發出潮水般的掌聲。現在的小川,書包側袋還裝著未完成的無人機設計圖,眼晴里跳動著從前沒有的光亮。爸爸翻著他滿是批注的參賽筆記,忽然讀懂了兒子課本里夾著的那句話:“每個螺絲都有屬于自己的齒輪。”
案例二:六年級的肖子航,曾經總被老師點名批評—把粉筆灰撒在門頂,給同學的水杯畫鬼臉貼紙,連最溫和的班主任都搖頭說他“精力過剩”。直到校籃球隊選拔那天,這個總在走廊瘋跑的男孩,隔著三個籃板距離投進的空心球,讓體育老師的哨聲戛然而止。
入隊第一周,他把晨會遲到的習慣改成了提前半小時加練折返跑。汗濕的隊服掛在椅背上,像一面被風鼓起的旗幟。教練發現,這孩子能記住所有戰術手勢,連替補席的戰術板都被他偷偷畫滿了攻防路線。區賽八強戰那天,他帶傷拼下7個籃板,下場時膝蓋滲血卻還惦記著提醒隊友“注意高位擋拆”。
決賽哨響時,比分牌定格在2分之差。頒獎臺上,亞軍獎杯在他掌心發燙,卻聽見隊友們喊他“肖隊”一原來不知何時起,隊友們已默契地將這個曾經的“麻煩精”看作場上的定心丸。散場時,班主任遞來溫熱的礦泉水,瓶身上貼著一張便利貼:“籃板上的陽光,比惡作劇更耀眼。”期末典禮上,當“活力少年”的獎狀展開時,肖子航第一次站得像籃球架般筆直,目光掠過看臺上揮動的班旗,忽然體會到努力被看見的分量和意義。
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和實踐,“多彩教育”評價體系讓很多在過去“被忽視”的孩子感受到成長的價值,他們陽光健康的成長得到了廣大師生、家長的高度肯定。今后,學校還將不斷完善這一評價模式,激勵學生全面發展,落實“做最好的自己”的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