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三十年過去了,初中時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戚兵,依然是我記憶里最溫暖的光。每當夜深人靜,那些被歲月沉淀的往事便會如潮水般涌來,裹挾著青春特有的青澀與感動。
戚老師是科班出身的語文教師,渾身透著書卷氣。她的板書遒勁有力,橫平豎直間仿佛蘊含著做人的準則,每次看她在黑板上書寫,我都忍不住在座位上默默模仿,想要把那份字里的瀟灑刻進骨子里。她朗誦課文時,總能把文字釀成有溫度的故事。記得戚老師讀《可愛的中國》,讀到“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時,眼眶里的淚水在燈光下閃著光,語氣里滿是對祖國的深情與期許。那一刻,全班都屏住了呼吸,仿佛跟著她一同穿越到了那個艱苦卻滿懷希望的年代。
作為班主任,戚老師話不多,卻自帶一種讓人不敢解怠的威嚴。那次作業本發下來,她站在講臺上,眼神掃過全班,神情嚴肅得仿佛空氣都凝固了:“這次作業不難,但很多同學態度問題太嚴重,錯別字堆起來都能鋪成路了。”我手心冒汗地翻開本子,六個錯別字被紅圈圈著,格外扎眼。紅著臉站起來時才發現教室里幾乎一半同學都站著,心里竟生出一絲僥幸,想著“這么多人,老師大概不會太嚴厲”。可戚老師這次并沒留情,她抱著戒尺走到我們面前,讓每個人指著錯字的手攤開。我瞇起雙眼等著疼痛,戒尺卻只是輕輕落在掌心,帶著一點溫熱的觸感。那一下明明很輕,卻像一記重錘,敲散了我對學習的漫不經心。后來才明白,這輕輕一擊,敲的是我們對學習該有的敬畏,藏著的是她那份恨鐵不成鋼的疼惜。
真正改變我的,是初二那年冬天的一件事。那時游戲廳像塊磁鐵似地把我牢牢吸住。放學后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奔向那里,在虛擬世界里尋找短暫的快樂。我的成績也因此一落千丈,從班級中游滑到了下游。戚老師似乎察覺到了我的變化,多次找我談話,可我總是敷衍應對,依舊我行我素。
一個寒風刺骨的傍晚,我又偷偷溜進游戲廳。手指在搖桿上快速移動,眼晴緊緊盯著屏幕,完全沉浸在游戲的刺激中。突然,眼前的畫面暗了下來,我抬頭一看,戚老師竟站在游戲機前。她沒說一句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我,眼神里滿是失望與痛心。
回學校的路上,我們都沉默著。風刮在臉上像刀割,我低著頭,不敢看戚老師。她突然停下腳步,把圍巾解下來裹在我脖子上,圍巾上還帶著她的體溫:“知道你為什么成績下滑嗎?”她輕聲說,“不是笨,是心沒放在學習上。”這句話很輕,卻又很重。她跟我講起自己的讀書時光:為了買本字典,攢了三個月的早飯錢;在煤油燈下苦讀到深夜,手指被凍得通紅也舍不得停下。那一刻,我忽然覺得自己的行為格外幼稚,比起戚老師,我明明擁有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卻偏偏不懂得珍惜。
從那以后,戚老師每天放學后都會督促我學習,她辦公室的燈,總是亮到很晚。她教我制定學習計劃,幫我梳理知識點,連最細微的薄弱環節都不肯放過。在她的陪伴下,我慢慢找回了學習的樂趣:課上,不再盯著窗外發呆,而是跟著她的講解遨游在知識的海洋;課下,也不再惦記游戲廳,而是沉浸在解題的樂趣里。
初三那年冬天,我感冒咳嗽得厲害。正難受時,戚老師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走,去醫院。”她的手掌很溫暖,傳遞著讓人安心的力量。在醫院打點滴時,我迷迷糊糊睡著了。醒來時,輸液室里空蕩蕩的,只有窗外風雪呼嘯,寒意混著孤單一起涌上心頭。這時,戚老師推門進來,手里還捧著一杯熱姜湯:“快喝了,發發汗就好了。”那一刻,恍惚間像看到了小時候生病時,媽媽守在身邊的模樣。戚老師,正用她的愛,一點點悟熱我的心。
如今戚老師已光榮退休,開啟了另一段精彩的人生。去年教師節,我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發送問候短信,手機屏幕立刻亮起她的回復:“祝你教師節快樂!”短短字句,像一把精巧的鑰匙,打開了時光寶盒。三十年前的畫面在眼前鮮活起來一一黑板上遒勁的字跡,風雪夜里姜湯的氤氬熱氣,還有那把落在掌心、敲醒懵懂的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