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23年“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高職國貿專業建設服務于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研究與實踐”(2023ZJJGLX015);2022年度常紡院高職教育研究項目“基于高職《報關業務技能》在線課程建設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GZ202201-HJ202205);2024年橫向科研項目“外貿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培訓項目研究”(來源:常州啟程企業管理培訓中心);教師企業實踐鍛煉項目(20230306)
一、數字經濟概述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更高級經濟階段,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 10.3% ,已連續11年顯著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相當于第二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 41.5% 。這表明數字經濟在中國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常州市著力打造高質量的工業明星城市,積極落實國家、省“互聯網 + 先進制造業”的決定部署,在智能制造、工業和能源互聯網等領域形成了特色優勢。截至2023年底,常州市工業互聯網發展示范企業(星級上云企業)總數為357家,在全省排名第三。其中,五星級企業15家,在全省排名第二。四星級企業56家,在全省排名第四。三星級企業286家,在全省排名第三。常州市支持產業鏈智能制造升級經驗做法被中國工程院列入全國智能制造十大路徑之一。
二、常州市對外貿易的發展現狀
常州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三角中心區的27個城市之一,也是蘇錫常都市圈城市、先進制造業基地與文化旅游名城。改革開放以來,常州市的對外貿易水平一直處于全國前列,在常州的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州海關的統計數據表明,近10年來,常州的對外貿易總額從2013年的2921273萬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5462561萬美元,增長了 87.0% 。通過表1可以看出,2013一2023年,總體上常州市近十多年的對外貿易是穩中有升的,其中2014—2016年、2019年、2023年出現了小幅下降。
表1常州市2013一2023年進出口額變動情況
(單位:萬美元)

常州市的外貿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如鋰離子蓄電池、汽車零配件、集成電路等)“常州造”產品持續輸出。被稱為外貿“新三樣”的新能源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產業出口達到299.7億元人民幣,增長12.3%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長了驚人的165.4倍。全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08% 。
三、數字經濟背景下常州市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常州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諸多困難
常州市是外貿進出口大市,2023年邁入“中國萬億之城”。推動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優化貿易結構、培育競爭新優勢的關鍵。近年來,常州市出口貿易中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穩定增長,尤其是“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產品。但是從外貿出口企業類型看主要以傳統制造企業為例,出口的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品、機電產品、電子產品等。此類以生產加工為主的產品利潤相對較低、市場附加值不高。數字化轉型成為常州市傳統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但是傳統外貿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不少問題:一是缺乏數字化轉型認識,將數字化轉型界定為產品銷售方式的數字化,未能從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等層面實施數字化建設,導致傳統外貿缺乏市場競爭優勢。二是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更新生產設備、創新生產技術。常州市傳統外貿企業多為中小民營企業,受限于資金短缺等因素影響,企業沒有獨立開展數字平臺基礎建設的能力。三是傳統外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信息化管理手段滯后,影響外貿企業數字化改革。
2.常州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動力不足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常州市外貿交易規模呈現上漲趨勢,推動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推動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但是目前常州市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動力還不足:一是跨境電商平臺建設不足。外貿經濟的本質是平臺經濟,跨境電商平臺是支撐外貿交易的重要載體,但是由于跨境電商平臺建設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還需要復合型數字化人才作為支撐。目前常州市數字技術人才相對匱乏,尤其是外貿企業高素質復合型數字化人才需求量較大,成為制約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瓶頸。二是外貿交易數字化轉型原始動力不足。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及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常州市外貿企業要及時調整貿易方式,由單一、枯燥的外貿交易模式轉化為精準性、突出全業務覆蓋的交易模式,然而受限于傳統貿易理念的約束,部分外貿企業主動變革交易方式、構建數字化外貿交易的積極性不高。
3.常州外貿企業缺乏數字化運營的經驗
常州市外貿企業創新發展,持續開拓新興市場,外貿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外貿企業是支撐常州市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體,截至2024年5月,常州市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數量已突破3000家。其中,包括了一系列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這些企業正在帶動常州市家居用品、汽摩配產業鏈在全球廣泛開拓市場。隨著跨境電商業務平臺業務的增加,常州市外貿企業數字化運營經驗匱乏問題逐漸凸顯:一是外貿企業面臨新興技術的更迭和安全問題。隨著跨境電商平臺業務的發展,信息化成為外貿交易的重要資源,如何精準分析國外市場需求、掌握商品信息與貨物的匹配度以及收匯安全等問題是外貿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二是外貿企業運用跨境電商平臺的能力不足,未能有效掌握營銷手段。隨著跨境電商業務平臺數量的增加,常州市部分外貿企業缺乏運用跨境電商平臺的能力,不能及時根據客戶需求回應相關問題,使得外貿企業面臨訂單減少、客戶流失等風險。
4.缺乏數字外貿所需的風險控制能力
數字經濟的發展對對外貿易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跨境電商平臺的運用對常州對外貿易起到了強有力的刺激作用,但是由于跨境電商出口模式建立在數字平臺基礎上,其不僅面臨常規風險的沖擊,而且還有數字技術的風險挑戰。例如在跨境電商的運用下,跨境電商交易基于貨值小、頻次大、小包裹等特點,傳統的出口監管手段不適應此種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存在漏報風險。另外在數字經濟的助推下,跨境電商貿易存在支付風險、系統性金額風險、金融數據隱私風險以及國家基礎數據安全風險,如何解決外貿面臨的風險是常州市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所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四、數字經濟背景下常州市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研究
1.多措并舉為常州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排除困難
助推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是賦能常州市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常州市要采取有效舉措營造促進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營商環境:首先加強頂層設計,構建推動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體系。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依賴于完善的硬件設備和配套政策。政府部門要加大對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撐力度,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2024年4月15日常州市推出《常州市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在全省率先建設常州跨境電商大數據中心、開展跨境電商綜試區,提出業態模式融合發展,推動跨境業務數字化轉型,鼓勵引導企業借助關稅減讓、原產地規則,提升“一帶一路”RCEP份額。其次加強宣傳,提升傳統外貿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視程度。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宣傳,讓傳統外貿企業重視國際貿易與數字技術的融合,積極引進數字生產工藝、設備,解決企業生產效率低、管理協同效應不強等問題,提升傳統外貿企業運營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最后培育壯大傳統外貿企業,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觸網升級”,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等手段開拓國際市場,形成區域影響力。
2.利用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驅動數字化轉型
《常州市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要重點培育10個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境電商出口品牌、培育30個以上公共海外倉。常州市要發揮地域優勢、產業優勢及教育優勢,大力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賦能外貿新業態數字化轉型。目前,常州市絕大多數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但是受限于人才短缺等因素,導致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原動力不足,因此常州市要大力推進“跨境電商 + 產業帶”融合發展模式:一是強化跨境電商平臺載體建設,以常州綜保區、武進綜保區為載體,依托省、市兩級跨境電商產業園為支撐,構建“一區多園”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格局,為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載體。為提升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動力,常州市政府要增強跨境電商公共服務能力,形成以孵化、培訓、代運營、物流、供應鏈金融等配套服務,鼓勵外貿企業對接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例如,鼓勵外貿企業充分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開展B2B、B2C業務,實現“買全球、全球賣”。二是積極推進海外倉建設,降低傳統外貿企業交易成本。海外倉是通過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境內企業先將貨物通過跨境物流出口至海外倉,在跨境電商平臺實現交易后,從海外倉直接發貨給海外消費者。這種模式既有利于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又能有效提升出口效率和市場競爭力,節約費用。傳統外貿企業要在傳統主銷市場和“一帶一路”等市場布局海外倉,依托海外倉開拓跨境電商業務,發展外貿新業態。
3.關注數據安全,構建外貿風險防控體系
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突出數據安全的重要性,為防范外貿風險,外貿企業要關注數據安全,以數字化系統構建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一是加強合規機制建設,提升外貿企業風險防控能力。在數字經濟環境下,常州市外貿經濟面臨的風險日益突出,為防范外貿風險,常州市要積極開展“跨境電商護航行動”,為外貿企業提供跨境電商護航服務,引導外貿企業樹立合規經營意識、構建合規經營體系。例如,針對常州市新興產業產品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常州市要圍繞國際貿易規則開展培訓活動,提升外貿企業風險防控能力。二是外貿企業要建立完善的數字庫和數字評價體系,強化對外貿交易過程的監管。由于外貿交易受不確定影響因素,例如,在交易過程中存在跨境收匯風險、物流運輸風險以及客戶信風險等,鑒于此,外貿企業要制定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通過構建客戶檔案、物流倉儲等數據庫強化對交易過程的監管。
4.打造數字經濟高水平的外貿人才隊伍
數字經濟對外貿易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復合型數字人才。為培養支撐常州市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高端人才,常州市要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優勢,積極開展與數字化經濟發展、對外貿易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通過校企合作模式有計劃、分層次培養對外貿易跨境技能型人才。同時常州市要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通過制定人才引進方案,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領軍人才、緊缺人才落戶常州,為跨境電商企業引進國際化人才提供便利。
總之,數字經濟已經為并將持續為常州對外貿易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良機,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展望未來,在對外貿易高質量新發展的要求下,常州要充分利用數字經濟的諸多機遇,以積極的心態融人其中,促進常州數字產業體系構建不斷完善,突破數字經濟與對外貿易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積極將數字化技術融人對外貿易領域,促進常州對外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左武榮.常州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23):135-137.
[2]左武榮.RCEP背景下常州市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3(11):148-150.
[3]姜俊華,陳萬金.常州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J].江蘇商論,2022(10):25-28.
[4]尹翠芝.常州數字經濟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2023,36(3):70-78.
[5]劉雙盼.數字經濟對城市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23.
[6]殷紓.數字經濟推動下江蘇省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實務,2023(11):83-88.
作者簡介:左武榮(1975一),男,江蘇建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