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跨境電商提升項目(KJDSJGYB202210);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科研經費資助項目(2022XGSZ011)“思政教育融入大學生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策略研究——”;2024年度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校級教改項目(JGYB202445)“基于OBE理念下邊疆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高質量改革與實踐”
引言:隨著2022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的正式生效,給周邊地區與國家間的跨境貿易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廣西作為“一帶一路”倡議、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的重要橋頭堡,其跨境電商物流的發展對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廣西在面臨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會面臨新的挑戰,尤其是跨境電商行業??缇畴娚痰陌l展離不開與其相配套的物流服務的支持,目前在跨境電商行業中具備跨境電商物流相應能力的人才還較少,因此,探索如何培養更符合現代跨境商貿所需要的物流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方面,且多是關注跨境電商行業,缺乏結合跨境物流展開研究。其中,多數研究僅關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或者物流人才培養,且多以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缺乏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亦缺乏結合跨境電商物流角度展開研究。如熊瑋(2017)分析了對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賈妍(2017)分析了在跨境電商背景下物流人才培養的新策略。鑒于此,本文通過調研分析廣西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現狀,發現其存在的問題,以G校跨境電商與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對面向東盟市場的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進行探索,并探討提升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質量的實現路徑。
一、廣西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現狀
廣西跨境電商物流人才的主要供給者是各院校,開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院校較少,缺乏開設跨境物流管理專業或者跨境物流方向的專業。本科院校開設物流管理專業較早,但開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較晚,僅是從物流管理專業進行延伸培養專業方向,如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增加了跨境物流專業方向。
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快速發展,而廣西缺乏專業型跨境物流企業,社會對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越發擴大。同時新一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跨境電商物流人才質量要求進一步提高。
二、廣西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盡管廣西本科院校開設了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但沒有專門的跨境電商物流專業,跨境電商專業的人才培養主要是側重于跨境電商運營,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注重物流運營能力,缺乏跨境國際物流能力的培養。跨境電商物流領域需要匹配度、專業性更高的復合型人才,而不僅是關注某一領域的專業培養,更多地要結合多專業、多領域構建新的復合型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體系,這對院校的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缇畴娚套鳛閲H貿易的新形態,與傳統國際貿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資金流和物流是其兩大主要的核心點,因此,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不能僅關注電商運營能力、國際貿易或物流運營能力的單一培養。但結合諸多人才培養方案來看,大多數開設相關專業的院校沒有專門建立以培養跨境電商物流為主的專業或方向,僅是從現有的專業體系中,增加了其他相關的專業課程,并沒有建立系統或十分明確的培養體系,這使得院校在培養跨境電商物流人才方面難以滿足面向東盟市場的跨境商貿發展的人才需要。
2.課程設置缺乏特色
在課程設置方面,目前開設跨境電子商務或物流管理專業的本科院校主要還是沿用傳統的課程設置,沒有培育出面向東盟國家跨境電商物流專業發展的特色課程,仍以理論課程傳授為主,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與相關研究,對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關注度不夠,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跨境電商物流領域的工作需要。如根據廣西民族師范學院2023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來看,有較大比例的畢業生認為需要提升的就業能力為“專業知識與技能”。
同時,現階段跨境電商物流領域涉及的行業多、范圍廣,新技術更新快、新商業模式變化快,企業在招聘員工時要求其掌握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操作技能,包含貨物運輸、海關通關、倉儲管理、跨境電商運營等方面的技能。但院校設計的人才培養課程未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或所提供的實踐教學課程過于陳舊,與目前企業實際運營所需的技能相差較大,缺乏專業實踐操作的培養。
3.專業師資隊伍建有待完善
跨境電商作為一門較新的專業,目前本專業畢業的教師較少,導致在跨境電商專業的教學方面還不夠成熟,并且很多教師沒有在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的工作經驗,對跨境電商物流相關實踐知識的掌握還不夠充分。同時,跨境電商物流又是新技術應用廣泛的領域,諸多先進前沿的設施設備、商業新模式等是在企業中先得到應用,之后才會在院校教學中應用,導致出現院校培養的實踐技能與企業需要的實踐技能存在區別。因此,多數教師對課程授課以教材知識為主,缺乏相對應的實物對照或實踐教學,這使得雖然理論知識授課讓學生了解到最新研究理論研究,但未能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跨境電商物流實踐知識。此外,存在部分教師并不是專業科班的學歷背景,或是跨專業從事跨境電商物流專業的教學工作,他們對跨境電商物流的認識仍處在逐步形成中,導致在教學的過程中難以全面把握跨境電商物流的知識點講解。
4.產教融合深度不夠,專業實訓實踐缺乏真實感
目前,企業、行業與院校深度合作不足。區內院校的跨境電商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訓實踐主要以仿真實訓為主,缺乏真實的業務場景。企業與院校僅簽訂校企合作項目協議書,并沒有將企業真實的業務場景應用到院校的實際教學中,校企合作共建的實踐基地趨于形式化,學生未能積累到足夠的實踐經驗,難以適應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多樣化的就業要求和專業技能。
三、提升廣西跨境物流人才培養質量的實現路徑
1.校企共建跨境電商物流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方案
RCEP生效后,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跨境貿易越來越頻繁,且貿易經濟體系日益擴大,多邊貿易合作不斷加深,這對跨境電商物流的要求不斷提高。院校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需與跨境電商、物流等企業進行合作,對其進行深人調研分析,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需要具備何種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院校在確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可聯合政府、企業、行業的相關利益者一起制定符合院校定位、政府與企業共需的培養方案。
2.變革教學理念與方法,突出課程特色
跨境電商物流領域的快速發展,對于專業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校應當調研目前跨境電商物流的相關企業、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與技能要求,將傳統的教學方法轉型升級,變革教學理念,在課程設計中需要利用大數據、智慧物流等新技術重構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法和手段。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重要銜接點,區域內院校應當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調研分析面向東盟國家的跨境商貿領域需要何種專業型人才、何種實踐技能能力,同時使企業參與院校的日常教學活動,開設部分先導課程由跨境電商物流相關的企業為學生進行授課,為學生傳授專業新發展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結合院校辦學特色,打造特色專業課程。僅靠學校資源難于滿足市場需求,可結合地方政府、企業三方聯動協同共創特色專業課程,提升“產教融合”的成效。如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在跨境電商、物流管理專業上共建特色專業課程,了解地方跨境企業的需求,增設融入越南語、泰語等專業方向的選修課程,幫助學生提升專業技能。
3.變革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有其自身的優缺點。例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們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難以調動學生們主動探索知識的積極性。而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們主動預習,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聽課重點,幫助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授課,但對調動學生們主動探索知識的積極性仍較為乏力。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教育理念是一種以成果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主要要培養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們能夠更快地學會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因此在教學模式上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根據OBE教育理念進行教育改革。例如,對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可以采用傳統的授課教學模式,對容易自學的課程可以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可以依據OBE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院校要對在職教師積極開展相關培訓,增強專業實踐能力,從而提升教師跨境電商物流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通過校企合作項目,加強企業與院校的聯系,在專業實踐教學中融入企業項目的案例,或用企業提供的業務平臺為學生創造簡單的、真實的實踐業務場景。同時,培養教師的雙重能力,即關注理論知識能力和實踐能力,鼓勵教師參與到企業的真實項目,或組織相關教師到目標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了解企業的運作、市場需求變化及行業前沿動態等,提升雙師型教師的實踐能力。鼓勵教師與企業共建實驗室,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使教師能夠實現自身專業才能的應用。
另一方面,院校要積極引進跨境電商物流相關專業的高層次人才,鼓勵教師成立跨境電商物流科研創新團隊、教學創新團隊等專業群核心團隊,發展專業優勢與學科整合,共建科研、教學創新“小高地”,以老帶新的方式提升青年教師科研、教學能力提升,構建跨境電商物流教師人才培養機制。讓高層次教師在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中起到帶頭作用,幫助現有教師更好更快地轉型,快速投人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地培養中。
5.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企育人機制
整合院校資源,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落實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院校與政府、企業的深度合作,簽訂校企合作框架協議,建立校企聯盟機制,通過多種形式與企業合作培養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共享教學資源,利用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新的實踐模式,通過項目驅動,深化校企合作,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院校在制定校企合作或產學研基地時,應明確現階段企業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現狀以及在未來專業發展趨勢下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明確學校與企業、政府間的合作內容、培養方向,關注跨境電商物流人才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養,切實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
以校企合作項目為基礎,加強校政企間的合作,利用企業平臺開展大學生專業技能大賽、校企論壇、學術講座、宣講會等活動,引入跨境電商物流領域的行業專家或企業管理者擔任兼職教師,負責專業啟蒙教學和就業實踐課程,幫助學生獲取最新的行業信息、職業技能及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獲取的企業、市場所需要的實踐能力和理論儲備,使跨境物流電商人才的能力與現實職業崗位需求相匹配。多方參與共建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切實以學生為中心,堅持以成果為導向,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核心,不斷持續改進學生的能力,共同創新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改革路徑。
四、結語
RCEP背景下跨境電商物流快速發展,亟須專業素養高、專業技能強的專業型人才,因此,加強院??缇畴娚涛锪鲗I的人才培養成為院校教育改革的任務。區域內院校要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加強校企合作,構建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體系,變革教學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共建校企育人機制,培育出具備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符合跨境物流電商需求的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許璐.高職院??缇畴娚涛锪魅瞬排囵B現狀和對策研究[J].投資與創業,2021,32(6):133-135.
[2]左丹.產教融合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院??缇畴娚虅撔聞摌I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對外經貿,2023(11):138-141.
[3]熊瑋.跨境電商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與民辦高校校企協同育人的探索與實踐[J].物流科技,2023,46(10):168-170+174.
[4]賈妍.跨境電商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創新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258-260.
作者簡介:王威威(1996一),男,廣西玉林人,碩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通訊作者:吳博武(1995一),男,江西上饒人,碩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跨境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