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論文利用BERTopic模型對全民閱讀研究成果進行主題提取,梳理全民閱讀主題及內容。模型識別出21個研究主題,其中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全民閱讀調查及全民閱讀行為等是核心研究主題。根據主題聚類及主題-文檔聚類歸納出全民閱讀戰略研究、全民閱讀立法研究等6個研究方向并探討實踐研究展望。
關鍵詞 全民閱讀;BERTopic模型;主題;研究方向
分類號 G25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5.04.012
Abstract The research applying the BERTopic model to identify the topics from research findings on nationwide reading and explicit the topics. The model identifies 21 topics, among which the public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o, surveys on nationwide reading, and research on reading behaviors are the core research topics. The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six research directions such as research on nationwide reading strategy, legislation on nationwide reading and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opic clustering and topic-document clustering.
Keywords Nationwide reading. BERTopic model. Topics. Research directions.
0 引言
全民閱讀戰略對提升國民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國家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深入推進全民閱讀”[1]。這不僅彰顯了政府對提升國民文化素養的深遠考慮,也反映出對構建知識型社會的鑒定的支持。閱讀是個人獲取知識、啟迪思維、更是塑造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全民閱讀”旨在營造一個崇尚知識、熱愛閱讀的社會風氣,為每一個社會成員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值得一提的是,全民閱讀受國家和政府重視,也是學界關注的熱點。相關的研究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閱讀的方方面面,從閱讀的心理機制、閱讀行為習慣、社會影響到閱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這些研究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理論依據,也為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實踐指導。同時,筆者認為有必要對 “全民閱讀”相關研究進行系統的梳理、歸納和總結,為后續研究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為此,本文運用深度學習領域BERTopic主題模型對近二十年全民閱讀研究成果進行主題挖掘及主題演化研究,并揭示主題研究發展的軌跡。
1 全民閱讀研究主題聚類與識別
為有效地分析全民閱讀研究,本文采用BERTopic[2]進行主題建模并識別研究主題并解析主題內容。BERTopic模型是現階段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性能強大的深度學習模型之一,它在處理大量文檔和復雜主題時表現出色,可以很好地體現詞匯與上下文之間的關系并能夠生成具有豐富語義信息的主題描述。為確保合適的主題數, 本文所應用的BERTopic參數設置參考了已有的相關文獻,由BERTopic自動迭代生成[3-4]。首先,使用BERT嵌入技術提取文檔嵌入向量。然后,使用UMAP對高維向量進行降維。UMAP是一種非線性降維技術,它能夠在降維時保留數據的局部和全局結構。在降維后,使用HDBSCAN算法進行聚類。最后,使用c-TF-IDF方法從每個集群中提取主題詞。c-TF-IDF是TF-IDF的一個變體,其中文檔被替換為集群,輕松解釋主題并在主題中保留重要詞。
本文選擇CNKI數據庫對全民閱讀相關文獻進行檢索。為了精確解析全民閱讀研究,只選取文獻題名包含“全民閱讀”的期刊論文為數據來源。檢索式設定為“篇名=全民閱讀”;限制文獻類型為學術期刊;設定檢索時間范圍為2003年—2023年,檢索到文獻2622篇。對數據進行清洗,去除會議通知、活動報道、書評、征稿指南及其他無關數據,最終確定1798篇期刊論文。首先,文本清洗與預處理利用中文分詞工具Jieba對數據集進行預處理并進行分詞。然后,利用論文關鍵詞構建自定義詞典,以提高分詞效果。設置停用詞表將與主題無關的詞匯、標點符號、虛詞、代詞過濾掉并形成數據集。
對數據集進行主題建模,其中,640條數據被識別為離群點,通過BERTopic模型減少離群文檔數量,共識別出21個主題。借助UMAP將數據降維得到主題聚類,并調用model.visualize_documents()函數,得到文檔—主題分布圖,如圖1所示。
圖1 文檔—主題聚類圖
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學者們積極探索全民閱讀相關研究并產生了一系列研究主題,如全民閱讀與精神文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公共閱讀服務等。同時,在全民閱讀戰略背景下,鄉村振興和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服務相關主題也得到了關注。其中,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相關的文檔數量最多。圖書館是推動全民閱讀的核心力量,其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完備且有效,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5]。圖書館視域下的全民閱讀研究重點關注閱讀行為變化、全民閱讀推廣、閱讀推廣人培育、全民閱讀品牌建設和青少年兒童閱讀推廣等主題。此外,新媒體、微媒體也不斷推動全民閱讀的進步,成為學者們關注線上全民閱讀活動發展的焦點。
隨著全民閱讀的持續深化,建立和完善全民閱讀評估體系的必要性日益凸顯。學者們主要從學習型社會指標體系構建、書香社會指標體系等全民閱讀戰略目標探討構建全民閱讀評估機制的建設。同時,全民閱讀立法研究得到了格外的關注,研究以閱讀立法、公共圖書館法和特殊群體閱讀權力保障等內容為主。
根據文檔—主題圖的分布情況把全民閱讀研究的21個主題聚類為6個研究類群。本文結合文檔—主題分布和文檔主題預測結果對主題研究內容作進一步解析。調用topic_model.get_topic()函數獲取每個主題下排名前10的特征詞,并根據提取的特征詞歸納出最符合當前主題下高概率特征詞的主題標簽,下文將逐一解讀。
2 全民閱讀戰略研究
全民閱讀作為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策略,其實踐不僅深刻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增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軟實力的一項有力舉措。國家在推動全民閱讀方面的積極引導和扶持,無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入人心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面推進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近年來,學術界日益關注全民閱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強國”“國家治理”等宏大議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劉欣指出閱讀內容的精品化、立體化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全方位全民閱讀體系,以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推動閱讀精品不斷創新,強化主題活動的互動傳播,建立全面的全民閱讀體系,是時代賦予的任務,對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6]。張波認為全民閱讀不僅是文化建設的實踐支點,也是實現文化強國的邏輯理路和基本指標,對于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具有獨特視域和時代使命[7]。他從政治、文化、生活三方面論述全民閱讀的意蘊并提出治理、行動、整合等全民閱讀的實現策略。
眾多研究正在深入探討如何通過全民閱讀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及文化強國建設,從而為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黃曉新[8]等指出以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統籌推進全民閱讀工作,建設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踐行的閱讀社會。
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及閱讀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共閱讀服務體系的首要任務是構建一個覆蓋廣泛、便捷高效的服務網絡。早在2014年,徐同亮[9]指出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對文化發展至關重要,然而,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諸多不足,需政府、社會、企業等共同努力,通過建立健全各項體系來完善和優化,以便更好地保障公民閱讀權利,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張世蘭[10]指出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存在問題,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增加數字閱讀供給,同時促進資源共享、建立法律約束機制,確保財政投入得到保障,并積極應用新興技術以提升服務水平。徐雁[11]等探討出版社和圖書館如何通過“館社合作”新模式共同推動全民閱讀推廣和公共文化服務的高質量發展。宋兆凱[12]等主要研究了滄州市如何構建城市閱讀服務體系的創新路徑,通過“遇書房”、書吧和微閱讀空間等打造精品閱讀空間,引領閱讀風尚、共享優質文化資源的舉措。
目前,多地已經建立了以公共圖書館為中心,輻射社區書屋、農家書屋、校園圖書館等多個層級的閱讀服務網絡。公共閱讀服務體系的建設不僅依賴于政府的投入,還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這種多元化的參與模式使得公共閱讀服務體系更加充滿活力和創造力。在鄉村振興戰略號召下,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得到廣泛關注,其中,“農家書屋”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典型得到大力推廣,有效緩解了城鄉閱讀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儲節旺[13]等指出農家書屋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中堅力量,承擔智力開發重任并充當鄉村文化集散中心,其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相輔相成,后者為前者提供了政策、資金、設備、人才等方面的便利條件。侯鳳芝[14]等探討了農家書屋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從現代化視角出發,探索創新“農家書屋+”發展模式,完善農家書屋建設、管理、使用的長效機制對策。王晴[15]指出有效實現全民閱讀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賦能效應,需要從思想、資源、技術和規程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和改進。 邱崔云[16]等提出以“N+閱讀空間”模式推進建設,擴大鄉村新型公共閱讀空間覆蓋面。
3 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研究
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研究方向涵蓋的主題有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閱讀行為、青少年兒童、品牌建設、全民閱讀活動及閱讀推廣人等。其中,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兩個主題占據主體地位。而“服務模式”“閱讀推廣服務”等特征詞反映出圖書館視域下全民閱讀研究重點關注全民閱讀服務及閱讀服務模式探索。“公益性”“和諧社會”等主題詞體現出“公益性”是圖書館積極參與全民閱讀推廣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導向[17]。
圖書館視域下全民閱讀研究重點關注閱讀推廣,全民閱讀推廣研究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調查、回顧、介紹、分析、總結全民閱讀活動并探討全民閱讀活動發展策略、創新與深化、轉型與升級、對策與方法等。如閻循蓉[18]等提出建立閱讀推廣的長效機制、創建強有力閱讀推廣人隊伍、營造全民參與氛圍、以資源為保障并運用新技術、圍繞經典打造品牌等具體的推廣策略。楊陽[19]探討了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圖書館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推廣相應的策略。他提出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通過開發閱讀App、利用智媒體技術和大數據打造個性化閱讀服務,實現全域服務,以促進全民閱讀的廣泛覆蓋和深度參與。二是基于理論視角的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模式研究。學者們從活動理論、4C營銷理論、互聯網運營理念、“接受理論”等不同理論維度探討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張晗[20]等運用活動理論來分析全民閱讀活動并從活動主題、客體、工具、規則、分工及共同體等維度探討全民閱讀活動要素。潘飛[21]探討了如何將4C營銷理論應用于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他提出從目標群體定位、掌握讀者服務需求、設計品牌活動主題并在活動宣傳、參與形式、信息反饋上加強引導等閱讀推廣活動營銷策略。任運月等[22]引入互聯網界運營的相關理念從“拉新”“留存”和“促活”三個目標維度挖掘圖書館采用的不同策略,以及目標和策略間的關系。謝文文[23]從“接受理論”的視角提出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應重視活動和閱讀理念的社會傳播效應,特別關注讀者、圖書及活動的成效。三是社交媒體、全媒體等全民閱讀推廣策略研究。研究者重點探討社交媒體如何有效地推動全民閱讀;圍繞宣傳推廣策略、創新、平臺建設及活動規劃等多個維度探討全媒體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四是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組織、運營、管理、效果評價研究。學者們從不同視角,如管理績效、社會績效、技術績效等維度評價閱讀推廣活動效果。張偉[24]從頂層制度設計、行業協會專業指導、聯合決策推動聯動、部門統籌協調及項目化推動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探討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閱讀推廣活動的組織管理制度建設。岳修志[25]從組織者能力、開展過程因素、綜合管理因素等維度提出了一個包含多個分類的閱讀推廣活動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為提高閱讀推廣活動的質量和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的評價框架。
在全民閱讀背景下,青少年兒童閱讀得到了很大的關注。相關研究指出青少年兒童閱讀不僅直接影響個體的認知和情感發展,而且對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范并思[26]指出兒童閱讀推廣的使命包括引導、訓練、幫助和服務,特別強調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與能力。研究認為早期閱讀對兒童語言發展、認知能力、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親子閱讀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加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溝通、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具有顯著效果。趙麗琴[27]等從價值引領、關注內驅力、恰當鼓勵和尊重選擇等方面探討激發親子閱讀動機的策略。此外,主題出版在推廣青少年兒童閱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劉曉曄[28]等指出少兒主題出版在創作和出版中應關注兒童的閱讀反應,通過兒童本位的視角來提升出版物的吸引力和教育價值。通過精心策劃和出版針對特定主題的優質圖書,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探索欲望,引導他們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
隨著全民閱讀的深入推進閱讀推廣需要專業的人士提供閱讀服務。目前,閱讀推廣人研究主要圍繞閱讀推廣人團隊建設、閱讀推廣人能力、閱讀推廣人培育等內容進行探討。安珈銳[29]等從確定管理主體、明確管理要旨、優化招募方案、豐富培訓形式、統一認定標準、加強資源保障、實施管理評價等方面探討閱讀推廣人管理的優化策略。屈明穎[30]探討了新時代全民閱讀推廣人的發展歷程和培養定位,即全民閱讀推廣人應引領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凝聚力量,提升價值;提高全民閱讀推廣人服務意識和閱讀素養,提升活動策劃能力和現場掌控能力,最終實現全民共同閱讀。
閱讀活動品牌化在倡導全民閱讀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全民閱讀品牌化研究主要以“書香中國”戰略為背景,探討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品牌并分享品牌建設經驗。嚴貝妮[31]等研究我國各省全民閱讀活動品牌的建設并發現閱讀共同體協同推廣模式、結合地方特色推廣模式、多品牌共振推廣模式、多維度立體推廣模式等不同的品牌推廣模式。
4 全民閱讀評價研究
隨著全民閱讀的不斷深入,如何客觀地掌握全民閱讀進展,跟蹤監測全民閱讀活動效果并持續推進全民閱讀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全民閱讀評價主要圍繞“書香社會評價指標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指標體系”兩個維度檢測和評估全民閱讀效果。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普適性的指標體系是書香社會建設的重要環節。“書香中國”旨在通過倡導閱讀、推廣優秀圖書、建設閱讀設施等多種方式,營造一個充滿書香的社會氛圍。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化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社會”建設是全民閱讀評價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學習型社會全民閱讀評價研究主要從評價體系構成要素、全民閱讀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學習型家庭建設及學習型國家戰略等角度展開研究。如隗靜秋[32]等以保障要素、投入要素、過程要素及目標要素等維度探討了學習型社會指標體系并對各指標含義進行了解析。此外,部分研究實證了全民閱讀與學習型社會建設之間契合關系,如龔花萍[33]等基于系統動力學視角探討了全民閱讀與學習型社會合作發展,實證研究發現兩者的共同之處,使兩者能夠有效契合。
5 全民閱讀立法研究
此研究方向包括閱讀立法、閱讀權力保障和公共圖書館法等主題。為了推動全民閱讀,各國紛紛進行立法保障,以確保公民的閱讀權利。在我國,全民閱讀立法研究引起了學術界重點關注。當前,國內全民閱讀立法研究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一方面,針對特殊群體的閱讀權利保障受到了廣泛關注,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閱讀立法研究,旨在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奠定人才基礎。如范并思[34]指出兒童閱讀需要通過立法予以保障,并指出《公共圖書館法》體現了兒童閱讀的立法保障。另一方面,從閱讀立法視野探討全民閱讀,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推廣閱讀,推廣策略、機制及社會力量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角色和作用等。張文彥[35]指出全民閱讀立法工作的啟動,促使社會力量向閱讀推廣領域融合并使閱讀推廣主體多元化。
此外,部分研究對國外閱讀立法內容和經驗進行深入的解析、分類和探討,以期為我國全民閱讀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鑒。同時,結合我國具體國情,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閱讀立法方案,如王琳琳[36]等基于軟法視角研究全民閱讀立法、劉俊宜[37]基于PPP模式的及文化權益保障等視角研究全民閱讀立法,旨在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全民閱讀法律體系。與此同時,地方全民閱讀立法實踐經驗也是學者們關注的研究內容。黃明濤[38]對湖北、深圳、遼寧等地方性閱讀法規和規章文本進行分析并對全民閱讀地方法的可操作性進行探討。
綜上所述,全民閱讀立法研究是一個系統性、多層次的研究領域,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結合國內外經驗和實踐,不斷探索和完善。通過立法保障全民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國民素質,更能夠推動社會文化的全面進步。
6 互聯網及新媒體環境下全民閱讀
在互聯網及新媒體環境下,全民閱讀重點關注互聯網及數字化、微媒體等新媒體閱讀讀推廣。研究主要關注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推廣策略及閱讀推廣評價等。如張利潔[39]等基于弱強關系理論提出社交媒體閱讀推廣新路徑。池曉波[40]等運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了基于社交媒體的閱讀推廣評估指標體系。總的來說,新媒體時代全民閱讀研究體現出對新媒體、自媒體、融媒體等新型媒體形態的深入探索和應用。這些研究進展不僅豐富了全民閱讀的內容和形式,也為推動全民閱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新媒體環境下,對特定群體如兒童、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全民閱讀推廣也是研究關注的重點。如鄭光鳳[41]等探討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兒童繪本閱讀推廣實踐。李熠煜[42]等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老年人的電子產品接觸情況、數字閱讀情況和對數字閱讀的消費意愿和滿意度,并提出老年人數字閱讀推廣策略。此外,研究還關注新媒體環境下對特定文獻的推廣,如國學經典文獻推廣、數字閱讀推廣、紅色文獻及古籍閱讀推廣等。
7 全民閱讀背景下出版業發展研究
出版研究聚焦于“出版社”“出版業”“出版產業”和“出版企業”等領域,并取得了一系列學術研究進展。研究內容可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融合出版的創新與實踐。在數字化技術的推動下,融合出版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通過整合AR、VR等先進技術,融合出版為讀者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打破了傳統出版的界限。李艷華[43]等從技術賦能與出版融合的角度探討全民閱讀內容建設并提出技術創新形塑內容建設、提升內容生產力和構建良性內容生態建設等路徑。此外,多個出版平臺的融合與互通,也有效擴大了內容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這種技術與內容、平臺的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出版的效率和質量,也為出版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二是出版業高質量發展路徑與策略研究[44]。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優質內容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而出版業也需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出版物質量和個性化閱讀體驗。三是出版公共服務研究[45]。出版公共服務是全民閱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主題出版的創新發展研究[46]。研究指出主題出版更應注重內容創新,深入挖掘主題內涵,打造精品出版物。同時,通過多渠道宣傳推廣,擴大主題出版物的社會影響力和傳播力。總的來說,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出版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通過深入探討出版業發展趨勢和前景,可以更好地把握出版業的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為推動全民閱讀和出版業的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8 全民閱讀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研究展望
全民閱讀作為增進國民文化素養和促進個體全方位成長的關鍵舉措,已被視為一項需長期推進的系統性工程。從全球視野來看,提升國民的閱讀能力和層次已成為不少國家的核心戰略,這些國家通過立法保障和多元化措施來大力推進全民閱讀的深入實施。針對當前國情及研究的階段性特征,展望未來,全民閱讀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研究重點立足于以下幾個維度。
8.1 制定科學、系統、可持續的全民閱讀計劃
在全民閱讀戰略研究方面,需要深入探討如何制定科學、系統、可持續的全民閱讀計劃,來推動閱讀成為國民的一種自覺行為和生活方式。這需要國家層面強力推動,政策支撐堅實有力。為進一步強化閱讀推廣的實效,需要政府積極鼓勵和倡導全民閱讀,通過各種渠道和平臺廣泛宣傳閱讀的重要性,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設立全民閱讀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閱讀設施的建設升級和各類閱讀活動的蓬勃開展。在此基礎上,政府還應加強對閱讀活動的監督和引導,確保閱讀推廣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提高閱讀資源的使用效率和閱讀活動的質量。
8.2 制定和完善全民閱讀促進法或相關政策
在立法層面,制定全民閱讀促進法或相關政策,為閱讀推廣筑起法律與政策的雙重保障,確保閱讀推廣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過立法手段,明確政府及社會各界在推動全民閱讀進程中的具體責任與義務,確保閱讀資源能夠公平、合理地分配給每一個需要的人,同時,也要切實保護讀者的合法權益,為廣大讀者營造一個優良的閱讀環境和氛圍。為此,需要深入細致地研究各省區市的相關地方閱讀法規政策,汲取其中的寶貴經驗,為立法工作提供有益借鑒。在立法過程中,要準確把握立法的功能定位,明確其價值取向,夯實法理依據,并精心梳理出其核心范疇,確保立法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同時,還應放眼世界,積極吸取國外在閱讀法規方面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立法路徑。不斷提升立法的整體質量和科學性,構建出具有新常態特征的全民閱讀立法模式,為全民閱讀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綜上所述,通過立法保障全民閱讀,明確責任義務,公平分配資源,保護讀者權益,將為全民閱讀事業的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8.3 加強新媒體的互動式閱讀與智能推薦體驗
面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全民閱讀推廣正積極創新策略以適應時代的變化。開發互動式閱讀體驗,利用新媒體技術的交互性,如增設在線問答、實時討論、角色扮演等功能,增強閱讀的趣味性和沉浸感,使閱讀不再只是單向的信息接收,而是一場互動的盛宴。同時,要深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智能推薦,不僅根據讀者的閱讀歷史、偏好進行個性化推送,還要結合讀者的閱讀速度、理解程度等維度,提供更加精準的閱讀指導和建議,讓每位讀者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閱讀路徑。此外,進一步融合多媒體元素豐富閱讀形式,如將音頻、視頻、動畫等融入電子書中,使閱讀變得更加生動多彩,滿足不同讀者的多元化需求。最后,還需特別關注特殊群體的閱讀需求,開發適合他們的閱讀產品和服務,如無障礙電子書、語音導航閱讀器、大字體版書籍等,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8.4 促進出版業的數字化轉型和融合創新發展
在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出版業應不斷創新與發展,具體策略包括:提供細分市場的高質量閱讀材料。深入調研不同年齡段、職業背景、興趣愛好的讀者需求,推出更加精準定位的書籍系列,如兒童繪本、青少年科普、職場技能提升、老年人養生等。鼓勵作者創作具有原創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激勵優秀作品的涌現和內容創新。加強數字化轉型以適應新媒體時代,建立或優化自有的數字閱讀APP或網站,提供電子書、有聲書、互動閱讀等多種形式的數字內容。重大主題出版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社會熱點話題展開出版工作,推出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系列書籍。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分析讀者閱讀行為,開展個性化推薦書籍,優化內容呈現方式,如智能排版、語音合成等。深化與圖書館、教育機構的合作推廣閱讀,緊密圍繞重大主題融合出版內容精品,積極發展前沿出版科技,如人機協同創作和VR/AR技術,以及大力推進出版形式的融合創新,如紙電同步出版和多媒體融合等,以滿足不同讀者的多元化需求,推動全民閱讀的深入發展,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聶震寧.關于深入推進全民閱讀的思考[J].出版廣角, 2022, 410(8):6-10.
張敏,沈嘉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政務短視頻主題與用戶行為的關聯演化研究[J].情報雜志, 2023, 42(3):181-189.
曹樹金,曹茹燁.基于研究主題和引文分析的信息資源管理學科發展探究[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 2023,13(2):12-29.
劉洋,柳卓心,金昊,等.基于BERTopic模型的用戶層次化需求及動機分析: 以抖音平臺為例[J].情報雜志, 2023,42(12): 159-167.
馮玲,李東來.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中的新認知與新擔當[J].2024, 50(269):4-12.
劉欣.推動全民閱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出版廣角, 2021, 387(9):46-48.
張波.全民閱讀的多重意蘊、現實場域與路徑設計[J].出版發行研究, 2021(8):5-10.
黃曉新,吳若楠.新征程深化全民閱讀活動意義與著力點[J].中國出版, 2023(10):23-29.
徐同亮.全民閱讀背景下我國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建設探究[J].圖書館論壇, 2014(8):28-35.
張世蘭.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 2017(5):18-20.
徐雁,林英,何雨琪.合力深耕公共文化服務全面促進全民閱讀推廣:“十四五”期間“館社合作”新形態[J]. 出版廣角, 2022(3): 21-26.
宋兆凱,宋英男,劉曉彤.城市閱讀服務體系建設的創新路徑研究:以“圖書館之城”的“滄州模式”為例[J].圖書館雜志,2022, 41(12): 66-71.
儲節旺,劉秉玉.農家書屋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對策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 2019,28(3):36-44.
侯鳳芝,黃奇杰.治理現代化視域下農家書屋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出版, 2021(5): 36-40.
王晴.全民閱讀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價值機理、現實障礙與因應策略[J].圖書館, 2023(11):68-74.
邱翠云,韋美良.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22(6):101-108.
葛劍雄.讀書的目的與圖書館的功能[J].圖書館建設 2018(12):4-8.
閻循蓉,吳漂生. 全民閱讀背景下圖書館閱讀推廣及策略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 2020(5):60-66.
楊陽.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20(S1):86-90.
張晗,林書慧,周建新.活動理論視角下全民閱讀推廣的模式研究[J].出版廣角, 2022(12):40-45.
潘飛.基于4C理論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創新研究:以廣州圖書館“健康大講堂”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2):104-109,128.
任運月,李桂華.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運營策略及運用現狀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 2019,28(6):21-30.
謝文文.“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從“接受美學”談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深化[J].新世紀圖書館, 2019(4):22-24.
張偉.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閱讀推廣組織管理制度研究[J].圖書館建設, 2022(5):24-30.
岳修志.閱讀推廣活動管理績效評價要素和內容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28(2):32-39.
范并思.兒童閱讀推廣的目標、使命與方法[J].新世紀圖書館, 2023(2),14-18.
趙麗琴,宗晶晶.家校共育背景下激發親子閱讀動機的策略探討[J].語文建設, 2022(10):75-77.
劉曉曄,孫維健.少兒主題出版的理念與實踐創新:基于兒童閱讀反應的分析[J]. 出版廣角, 2023(3):9-13, 27.
安珈銳,田麗.全民閱讀背景下的閱讀推廣人管理策略研究[J].圖書館, 2023(4):43-48.
屈明穎.新時代全民閱讀推廣人發展歷程及培養定位研究[J].科技與出版, 2020(7):34-38.
嚴貝妮,衛玉婷.“書香中國”戰略下我國全民閱讀活動品牌建設研究:基于我國各省的調查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 2019(17):78-85, 39.
隗靜秋,王云峰.基于全民閱讀的學習型社會指標體系[J].中國出版, 2016(6):3-11.
龔花萍,余建兵,張愚.全民閱讀與學習型社會合作發展系統動力學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6(22):69-75.
范并思.現有法律框架下的兒童閱讀立法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 2018, 27(5):3-9.
張文彥.全民閱讀立法視域下對閱讀推廣專業化的思考[J].出版廣角, 2018(12):6-9.
王琳琳,趙錦華.軟法視角下的全民閱讀立法研究[J].中國出版, 2017(3):24-27.
劉俊宜.基于PPP模式的全民閱讀立法探討[J].出版發行研究, 2017(3):77-81.
黃明濤.我國全民閱讀地方立法的可操作性研究:基于7部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文本的分析[J].科技與出版, 2017(12):10-15.
張利潔,王穎.弱關系強連接:社交媒體閱讀推廣新路徑[J].中國出版, 2023(24):10-15.
池曉波,褚葉祺.社交媒體閱讀推廣評估指標體系設計與構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23(5):112-119.
鄭光鳳,鄭蓓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兒童繪本閱讀推廣實踐探索:以南京圖書館“南圖姐姐”故事匯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 2024
(1):47-51, 68.
李熠煜,黃雪穎.新媒體時代老年人數字閱讀推廣研究[J].數字圖書館論, 2020(6):62-67.
李艷華,宋佳.技術賦能與出版融合:全民閱讀內容建設的路徑思考[J].教育傳媒研究, 2022(2):52-56.
明磊.多元化品牌建設助推出版高質量發展:以涵芬樓品牌建設為例[J].出版廣角, 2023,(14):27-31.
何珊.政策工具視角下我國出版公共服務政策優化對策分析[J].科技與出版 2023(2):151-160.
劉玲武,何淇瀅.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主題出版的創新發展路徑探究[J].中國編輯, 2023(1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