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扎根基層一線的建筑工匠,她是背后默默守護的政工專員。他們相識二十年,結婚十四年,雖然聚少離多,但兩顆心始終緊緊相依
2025年6月15日,周日,晚上9點多,哄女兒睡著的胡文濤準備從西安的家里出發,趕火車到300多公里外的洛陽。作為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二期項目的執行經理,他第二天上午要主持一周的安全質量巡檢會議。“爸爸,你能明天早上送我上學后再走嗎?”女兒睡前的要求仍響在他耳邊,但他只能歉疚地摸摸女兒的臉蛋兒,轉身輕輕提起行李。
出門前,胡文濤的妻子劉萍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是輕聲叮囑他,路上注意安全,到了發個消息。劉萍是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項目部的政工專員,深知丈夫工作性質的她,早已習慣了這種聚少離多的生活。他們相識20年,結婚14年,雖然聚少離多,但兩顆心始終緊緊相依。
他在項目一線打拼,保質量、趕進度、抓管理,常常十天半個月回不了家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值此我院二期建設項目全面封頂之際,謹向貴司及全體建設者致以最誠摯的感謝!自項目啟動以來,貴司團隊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全體師生深切感受到‘中建速度’背后的匠心精神……”這是今年5月16日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發給中建三局的感謝信中的內容。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是中建三局區域公司排頭兵,主要業務有高端房建、基礎設施及投融資等。作為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項目的執行經理,自己的工作得到客戶的認可,胡文濤十分欣慰。而這個項目僅僅是胡文濤作為執行經理主管的第二個項目。
客戶認可的背后,凝結著胡文濤無數的汗水與心血。“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項目包括新教學樓、宿舍樓、食堂等多個建筑,要求今年9月1日前投用,不能影響新學期開學。”胡文濤坦言,“這個項目的工期非常緊,再加上當時因為文物勘探耽擱了一些時間,為了保質量、趕進度,今年春節我們基本都在工地,幾乎沒有休息過,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干活。”
能走上項目執行經理的崗位,和胡文濤日復一日的努力密不可分。
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是西安體育館項目建設最緊張的階段。西安體育館是西安奧體中心項目之一,是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的主會場。當時胡文濤是一名工長,負責樁基階段的施工和體育館東半區主體結構以及二次結構施工。
“參與這樣全國性的重大項目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從項目一開工,我們就吃住在工地,每天基本上都是滿負荷運轉。”胡文濤回憶,“當時一早起來就要到工地,晚上項目業主還要逐個區段檢查,看看這一天的工作進展、質量情況。”回到休息的地方,胡文濤躺在床上大腦還在運轉:今天發現的問題明天如何解決,哪個區段人手該加強,如何優化工序最大程度確保速度和質量……正是因為這種全身心的投入,胡文濤負責的體育館東半區主體結構最先封頂,并且多次在檢查中獲得好評。
2019年5月,胡文濤擔任生產經理。2022年7月,他擔任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信陽道路項目執行經理。這是胡文濤主管的第一個項目,也是中建三局西北公司進入河南市場的首批項目之一。
項目執行經理是一個施工項目的總負責人,負責項目的整體規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不僅要保質量、趕進度,還要抓管理、協調各種關系,對一個人的考驗是全方位的。讓胡文濤印象深刻的是,當時的征地拆遷工作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道路涉及幾十戶村民且賠償金額爭議較大,協調難度遠超預期。
征地拆遷工作搞不好,項目就無法推進。胡文濤和生產經理一起對征地拆遷工作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集中梳理,并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但村民根本不買賬,有人甚至揚言:“不滿足我們的要求,就別想修這條路!”
那段時間,胡文濤壓力巨大,覺都睡不好。有一天,胡文濤在項目附近轉悠時發現,村民們的魚塘,有的旁邊便道很不好走,有的堤壩不怎么結實,就和村里商量,主動給他們修了便道和堤壩。魚塘是當地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看著結實的便道和堤壩,不少村民在拆遷賠償金額上不再胡亂要價,很快都簽訂了征地拆遷協議。
項目一開工,工期擺在那里,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不會停工。15年來,胡文濤常常十天半個月回不了家,家里的一切幾乎都是劉萍在操持。
她在項目后方保障,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家庭和孩子,但從無怨言
在西安的家里,劉萍的每一天幾乎都是這樣度過的:早上6點多就起床,洗漱后開始做早飯,7點叫女兒起床吃飯,7點30分送女兒上學,然后去上班;晚上下班后,接上女兒回家,吃完飯開始輔導女兒功課,之后讓女兒玩一會兒就休息了。“他們在前方,我們在后方,作為政工專員,我太知道他們的不容易了,家里的事能不讓他操心就不讓他操心。”日子雖然很辛苦,但劉萍很體諒丈夫。
信陽道路項目施工期間,有一天晚上胡文濤忙完已經10點多了,習慣性地打開家里的監控想看看情況,卻發現家里沒有人,一下子緊張起來。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趕緊給劉萍打電話。原來,孩子突發高燒,劉萍知道他忙,也沒給他打電話,自己開車帶孩子去了醫院。
2023年8月,女兒要上小學了。為了接送孩子方便,劉萍和胡文濤商量后,決定搬到學校附近住。當時正是信陽道路項目施工的關鍵期,劉萍不想讓丈夫分心,就自己找房子、搬家。胡文濤忙完工作,給劉萍打電話,才知道她一個人已經搬完家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胡文濤每每說起來都會有些哽咽:“我媳婦對工作也很認真,不管是組織建設、統戰群團,還是教育培訓、陣地宣傳,都想做到最好,再加上家里的一攤子事,一天到晚忙個不停,這兩年她的頭發都白了快一半,但她從無怨言。”
先進個人、十佳員工、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項目經理……這些年胡文濤獲得了很多榮譽,但在他看來,這每一項榮譽背后都有妻子的功勞。劉萍寫的不少文章被新華社、《光明日報》、中企黨建研究院等平臺采用。
每當感到累的時候,看看女兒捏的泥塑娃娃,他就仿佛看見了妻子和女兒,便感覺又有了無窮的動力
“這些年最虧欠的就是家人,除了每個月按時把錢交給妻子,我回到家能做的就是多陪陪他們。”說起家人,胡文濤難掩自責和愧疚。
“爸爸,你什么時候能調回西安?我想讓你每天接我放學。”胡文濤每次回到西安的家里,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都會問他這個問題。看著女兒渴望的眼神,胡文濤很是心疼,但又無能為力。在主管信陽道路項目時,有一個周五,西安公司要開會,胡文濤坐高鐵回到了西安。開完會還不到放學時間,他飛一樣趕到女兒學校門口,想給女兒一個驚喜。看到爸爸,女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對著他又唱又跳,不停地跟他分享學校里的趣事。
“她媽媽平時對她管得比較嚴,我因為在家時間少,對她松一些,所以她有啥話都愿意跟我說。”胡文濤說,“有時她被媽媽批評了,還會給我打電話吐槽一下。”但吐槽歸吐槽,女兒還是很愛媽媽的,也知道媽媽一個人帶她不容易,因此在家里會主動幫媽媽掃地、擦桌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周末爸爸回來,是女兒最開心的時候。她喜歡跟我們一起手牽手去逛街,買一些她喜歡的小飾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時,就是簡簡單單的,但大家心里都很踏實。”說起現在的生活,劉萍說她已經很知足了。
“我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覺得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就是了,沒什么大不了的。”也許正是這份樂觀,讓她一路走來,在經營好自己小家的同時,也為胡文濤解除了后顧之憂,讓他在外邊可以安心地為中建三局西北公司這個大家打拼。
在胡文濤的辦公桌上,有一個戴著安全帽的泥塑娃娃,這是女兒用彩泥給他捏的。每當感到累的時候,看看這個泥塑娃娃,他就仿佛看見了妻子和女兒,便感覺又有了無窮的動力。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