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25)22-0171-04
Abstract:Thisarticleisbasedondeveloping newproductive forcesandthe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emphasizesservingthelocalcoomicfeatureshancingintegationwithepowertransmisionandtasfoatio industryandacevingteitegrationofpuctionducationleaingsarchndaplicationIfullveagesolef localuniversitiesintrainingmainforcemastersinmaterialsandchemicalenginering.Itconstructsatraining modelformasters inmaterialsandchemicalengineeringthataidsthestrongemergenceofHengyang'spowertransmisionandtransformation industry.Themodelreserveshigh-levelapliedtalentsforthepowertransmissionandtransformationindustryandaidsthe developmentof Hengyang'spower transmisionandtransformationindustryyieldingsignificanteconomicandsocialbenefits.
Keywords:innovationandqualityproductivity;localcolegesanduniversities;MasterinMaterialsandChemicalEnginering; power transmisson and transformation industry; talent training mode; OBE idea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衡陽市委、市政府面臨的新使命新責任。湖南衡陽緊密對接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方向和“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發展格局,著力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和現代化產業強市。輸變電產業已成為衡陽的城市名片,湖南省湘雁輸變電產業服務中心正在打造以衡陽為中心、輻射長株潭地區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2-3]。
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點主要為材料與化工行業相關企業培養具有產品研究與開發、技術開發與應用、工程設計與實施、技術革新與改造、工程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交流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地方高校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點如何在金屬材料、高分子絕緣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領域對接輸變電產業,如何培養適應輸變電行業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這將是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在人才保障方面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4。大力培養助力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地方高校材料與化工專業人才勢在必行。
本文通過構建助力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地方高校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緊密對接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方向和“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基于OBE教育理念,突出服務地方經濟特色,開展校地-校企-校所三位一體的產學研合作,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基地建設-行業引領-雙導師領銜-項目實施”一體化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為輸變電產業儲備高級應用型人才,助力衡陽輸變電產業發展,具有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 必要性與現實基礎
在創新驅動、人才強國戰略引領下,我國努力追求科技自立自強,迎來了創新領域在資金、技術、人才的大爆發、大聚集,我國正在成為新的全球人才高地、創新高地。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財政部等部門共同編制《中國制造2025》的制造業中長期規劃,力求促使中國在10年內轉型為工業強國,中國也將迎來2.0時代。湖南產業園區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健全創新體系,集聚創新要素,突破核心技術,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管理優質高效,產業鏈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5]。
湖南衡陽緊密對接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方向和“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發展格局,著力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和現代化產業強市。2022年2月,人民日報、湖南日報和風凰網等媒體相繼報道了以下內容?!昂虾怅枺褐蹏笳撸ㄔO輸變電產業集群,輸變電全產業鏈成省域副中心王牌”“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衡陽:一座輸變電產業之城強勢崛起”
產業要壯大,集聚是前提。產業集群的創新發展在構建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產業集群創新是區域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載體[6-7。衡陽市成立新型能源及電力裝備產業鏈,深入輸變電企業開展專題調研,全面摸清產業鏈發展現狀和重點企業項目建設及融資、人才、產學研需求,明晰了“強鏈、延鏈、補鏈\"發展路徑。培育產業鏈,人才是關鍵。衡陽市將通過整合優化產業鏈各類資源,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人才招引平臺及企業交流合作平臺3個產業鏈發展平臺,為產業鏈上的企業解決人才需求問題。
地方高校作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面臨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機遇和挑戰,迫切要求在人才結構、學科設置和研發攻關等方面提前布局,促進產學研用緊密融合,積極成為區域發展的助推器,主動融入湖南省輸變電產業集群區域發展戰略,以服務和貢獻開辟自身發展的新空間。
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點主要為材料與化工行業相關企業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8。地方高校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點如何培養適應輸變電行業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這將是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在人才保障方面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力培養助力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地方高校材料與化工專業人才勢在必行。
輸變電產業是潛力巨大的戰略新興產業。國務院把輸變電列入振興裝備制造業范疇的第二大產業、新基建特高壓重點產業,在湖南“十四五\"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輸變電產業位列其中。近年來,衡陽輸變電產業順勢而變,不斷做大做強,在整個湖南的輸變電產業版圖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形成了鏈條最完備、規模最大、科教資源最豐富、企業數量最多、在國內外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地。
衡陽輸變電產業上中下游自前共有規模企業48家,主要涵蓋輸變電、配電、用電裝備、配套設備等智能電網電力裝備,以及風電、鋰電池、充電樁等新型能源裝備產品系列。2021年,全產業鏈實現產值達260億元,龍頭企業衡變公司2021年產值達95億元,金杯電纜41.5億元,恒飛電纜26.6億元。衡陽輸變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形成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格局,形成了較好的產品配套和供應關系。
為實現“產、教、學、研、用\"融合,加強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對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攻關等方面的合作,衡陽市將依托南華大學、衡陽師范學院等地方院校,聯合輸變電產業集群內重點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湖南省輸變電產業學院和輸變電產業技師學校,為輸變電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工程師型應用人才與高素質\"工匠隊伍”。
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點是培養輸變電產業集群上中下游配套設備的工程師型應用人才主力軍,其人才培養地位尤為重要。目前,對服務輸變電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甚少,對助力于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地方高校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未見報道。
建立助力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符合OBE教育理念。成果導向教育(Out-BasedEducation,OBE)是工程教育認證的核心理念,OBE理念強調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能力本位,關注學生未來-。當前高校的改革中,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教學需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理念,通過應用OBE教育理念促使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教學與輸變電產業發展相融合,為立體化的教學發展奠定基礎,探索構建助力輸變電產業發展的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
建立助力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是社會進步和輸變電產業集群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已不僅是知識創新的承擔者,更應通過與產業界互動,全方位參與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促進基礎研究轉化為應用、開發研究,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笆奈錦"期間,湖南省著力打造以衡陽為中心、輻射長株潭地區的湖南輸變電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地方高校主動作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肩負起歷史重任。
二 構建“基地建設-行業引領-雙導師領銜-項目實施”一體化的研究生培養模式
(1) 因地制宜,加強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建設
衡陽師范學院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點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以衡陽師范學院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點為基礎,以材料工程和化學工程兩個專業領域方向為依托,以“功能金屬有機化合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金屬有機新材料\"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等平臺作支撐,以常寧市水□山經濟開發區、湖南湘碩化工有限公司等為合作單位,成功申報了兩個湖南省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另有校級專業實踐基地11個;與貴州大龍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博士工作室。這些平臺為研究生創造了良好的實踐條件,提升了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行業引領,打造訂單式輸變電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新工科時代明確了地方高校的辦學定位,地方應用型大學的建設重點是建設現代產業學院[12-14]。深入調研和關注湖南衡陽輸變電產業發展的態勢以及該產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積極參加湖南輸變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合力創建輸變電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為輸變電產業訂單式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 協同育人,實施“雙導師制”
加強與地方輸變電企業合作,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共同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和培養標準體系,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建立協同育人的新機制。研究生培養實行“雙導師制”,高校和企業各指派一名導師,聯合指導專業實踐、科技創新與學位論文。充分發揮雙導師不同職業背景和學術、技術專長,協同培養研究生寬視野、多方位研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實踐創新能力。
(四) 項目實施,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
輸變電產業與材料、化工產業密不可分。材料、化工產業發展是國家和地方發展重大現實需要,但學科孤立發展、專業人才缺乏、研究與產業脫節等問題使材料和化工行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嚴重缺乏。鑒于化工、材料行業新的發展趨勢及其在我國發展水平的滯后性以及多層次交叉和多學科融合性,迫切需要打破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間的體制壁壘和我國目前學科專業的條塊分割體制,釋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活力,聚合校內外一切學科資源和研究基礎,依托校企共同攻關項目,探索建立面向材料與化工新需求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模式,實現教學與科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協同單位的資源共享,以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共推發展新質生產力。
三 實施成效
(一)突出專業特色,修訂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
對接湖南省輸變電產業集群區域發展戰略,突出專業特色,修訂了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專業實踐教學力度,強化行業導師在專業實踐中的過程考核。專業實踐包括專業實踐和學術匯報與交流,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教學和科研訓練環節,是提高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保證。專業碩士不參加專業實踐或參加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不得申請畢業和學位論文答辯。
(二)基于OBE理念,科學設置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課程體系
基于OBE理念,增設材料電化學和工程倫理等課程,科學合理設置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課程體系,不斷加強課程建設,建設成效顯著。課程團隊申報的無機化學實驗入選第二批國家一流課程,教學團隊獲第三屆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化工原理被推薦參評第三批國家一流課程。
(三)加強與衡陽輸變電產業對接,建立相對穩定的產學研合作基地
不斷加強與輸變電產業對接,組織團隊到衡陽恒飛電纜有限責任公司、長沙恒飛電纜有限公司和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交流學習,建立相對穩定的產學研合作基地,加強產學研合作,較好地實現了生產實習對接化、畢業設計實踐化、科技創新活動項目化。2023年10月選派3名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到衡陽恒飛電纜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專業實踐活動,效果良好,指導學生獲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1項,參與編寫電線電纜行業標準1項,共建化工新材料產業學院1個。
(四)加強項目攻關,不斷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研究生導師主持的縱向和橫向項目,為碩士研究生提供了豐富的研究項目和實踐機會,提高其獨立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能力。2022一2024年,學位點專任教師主持市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共6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4項。完成橫向合作項目共23項。發明專利轉讓6件,許可35件。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簽訂了校企聯合培養項目“2-戊基蒽醌合成新工藝開發”,與耒陽市京山化工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聯合培養項目“高純硫酸錳的制備與產業化”,與廣東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聯合培養項目“覆銅板用雙端羥基聚苯醚基礎樹脂的聚合及功能改性研究”,與貴州大龍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聯合培養項目“廢舊電池正極材料中鋰的回收與利用”,與湖南湘碩化工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聯合培養項目“三氮唑有機錫產品開發\"等。研究生主持省級科研創新項目4項,參與省部級以上項目和企業委托課題12項;發表SCI/EI論文12篇,其中JCR一區論文3篇;發明專利授權1項;獲學科競賽獎勵2項。
(五)積極參加輸變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合力創建輸變電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積極參加湖南輸變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2023年3月27日至28日,2023湖南輸變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衡陽舉行[15]。本次論壇以“傳‘輸'智慧改‘變'未來”為主題,論壇期間分別舉行了集中簽約與集中授牌儀式,各位專家學者、商會代表、業界精英還通過主旨演講的方式為全省輸變電產業發展把脈定向、獻計獻策。其間舉行的輸變電產業招商大會,現場簽約項目20個,總投資達352.8億元。2023年3月28日下午,衡陽師范學院副校長李玲玲應邀參加在衡陽召開的湖南輸變電產業鏈(衡陽)招商大會集中簽約儀式。李玲玲代表學校與湖南電力裝備配套產業園(衡陽)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研究咨詢、科技創新、共建輸變電產業學院、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合力創建輸變電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學校為將衡陽打造成名副其實的“輸變電之城\"貢獻力量[,為輸變電產業訂單式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 結束語
地方高校作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主陣地,面臨著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機遇和挑戰,迫切要求在人才結構、學科設置和研發攻關等方面提前布局,促進產學研用緊密融合,積極成為區域發展的助推器,主動融入湖南省輸變電產業集群區域發展戰略,以服務和貢獻開辟自身發展的新空間,突出服務地方經濟特色,強化OBE理念,實施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改革和創新,培養更多、更廣、更全面的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助力衡陽輸變電產業強勢崛起的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是高校培養創新性和應用性人才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全國人大代表朱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彰顯省域副中心城市擔當 [EB/OL].(2024-3-10).https://ww.hyqss.cn/2024/march/273023DA.html.
[2]打造國家級輸變電產業發展生態圈!國內輸變電行業大咖齊聚衡陽、共謀發展[EB/OL].(2021-5-15).https://hunan.voc.com.cn/article/202105/202105151948552183.html.
[3]湖南衡陽:著眼國之大者,建設輸變電產業集群,輸變電全產業鏈成省域副中心王牌 [EB/OL].(2022-2-22).ttps://www.hyyfq.gov.cn/zwgk/xxdt/yfdt/20220223/i2624919.html.
[4]肖東生,岳洪雷.衡陽市輸變電產業集群企業競合關系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2011,12(2):6-9.
[5]高丹文,龔云葆,吳軍.湖南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思路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3,234(12):36-41.
[6]張哲.基于產業集群理論的企業協調創新機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8.
[7]蔣石梅,張愛國,孟憲禮,等.產業集群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基于保定市新能源及輸變電產業集群的案例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2,30(2):207-212.
[8]劉清泉,陳麗娟,田俐,等.基于理工融合理念的材料化學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14(1):53-59.
[9]劉紅梅,韓永萍,侯春娟,等.基于OBE 理念的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的教學設計及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J].天津化工,2024,38(2):153-156.
[10]王永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底線\"問題的解析與釋疑—從課程目標達成評價談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50-56.
[11]孫勇剛,林茜頡,張蓓蓓,等.基于OBE 教育理念在\"能源化學專業導論\"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探索[J].大學化學,2024,39(1) :49-55.
[12]陳少云,袁俊生,謝曉蘭,等.產教融合背景下本科“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2(5):157-161.
[13]吳愛華,侯永峰,楊秋波,等.加快發展和建設新工科主動適應和引領新經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14]孫娜.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發展現狀分析及其展望[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7):29-34.
[15]2023湖南輸變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衡陽舉行[EB/OL].(2023-03-29).http://unan.gov.cn/hnszf/hnyw/zwdt/202303/t20230329_29299845.html.
[16]副校長李玲玲參加湖南輸變電產業鏈(衡陽)招商大會集中簽約儀式[EB/OL].(2023-03-29).htp://xww.hynu.cn/info/1005/11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