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年6月,荊楚大地的晴空被戰火撕裂,日軍的鐵蹄無情地踐踏湖北荊州城與沙市。與湖北沙市唇齒相依的打鑼場、觀音垱、泗場、丫角等集鎮,也相繼淪陷于日軍的魔掌之中。日軍在此扶持維持會,建立偽政權,妄圖吞噬這片土地的生機與希望。
丫角,這座緊鄰觀音垱鎮的小集鎮,憑借其便利的交通與關鍵的地理位置,成為日偽軍不會放過的一塊“肥肉”,在此設立據點,派偽軍長期駐守。這些偽軍不僅為日軍賣命,更將黑手伸向無辜百姓,肆意盤剝壓榨。
丫角據點的存在,宛如一根毒刺,嚴重阻礙著江荊潛地區的抗日進程。它不僅威脅著新四軍的物資供應與行動安全,更成為日軍鎮壓當地民眾反抗的“橋頭堡”。
1944年春天,摧毀丫角據點的契機終于來臨。新四軍張澤甫團長當機立斷,將這項任務交給某連政治指導員肖懷遠,并調配汪后傳連隊與朱代榮連隊協同作戰。
4月末的一天,打入敵人丫角據點內部的吳少華傳來消息:土匪墻忠山即將納妾,還特邀據點偽軍頭目張四貴和2名日本顧問前去赴宴。屆時,張四貴將帶領4名偽軍保鏢與2名日本顧問前往墻忠山的匪窩。
吳少華是名廚師,在肖懷遠的影響下,他投身新四軍。后經組織安排,他打入日偽丫角據點擔任炊事員。在據點內,他憑借出色的表現與謹慎的行事風格,贏得了偽軍和日本顧問的信任。
戰機稍縱即逝!接到情報的肖懷遠迅速與汪后傳、朱代榮商議,制定出一套周密的作戰方案:汪后傳連作為主攻部隊,直取丫角據點;朱代榮連則負責包圍泗場日偽據點,切斷敵人的后援;同時,另派一路人馬埋伏在丫角據點與墻忠山匪窩之間的小麥地里,靜待敵人自投羅網。
作戰當日上午,偽軍頭目張四貴帶著4名保鏢及2名日本顧問離開據點,朝著墻忠山的匪窩而去。就在此時,吳少華再次傳來關鍵情報:據點內群龍無首,偽軍們毫無戒備之心。
肖懷遠一聲令下,新四軍戰士們對丫角據點發起猛烈進攻。只見以八仙桌為主體改造的“土坦克”一馬當先,2名戰士緊緊抱著桌腿,將加厚加寬的桌面朝著敵人,另一名戰士手持槍械和手榴彈,躲在桌后,與“土坦克”一同向前沖鋒。這看似簡陋的“土坦克”,卻成為戰士們突破敵人防線的利器。在它的掩護下,地堡很快被摧毀,新四軍戰士如潮水般涌入據點,剩余的偽軍在驚慌失措中紛紛繳械投降。
墻忠山的匪窩距離丫角據點不過數里之遙。正在飲酒作樂的偽軍頭目、日本顧問突然聽到據點方向傳來密集的槍炮聲,頓時慌了神,急忙往回趕。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在返回的途中,早已埋伏在小麥地里的新四軍戰士如神兵天降,一陣激烈的掃射,日偽軍及土匪們還來不及反應,便紛紛倒在血泊之中,無一人逃脫。就這樣,在新四軍的英勇奮戰下,丫角據點被成功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