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似潺潺流水淌過人間,雖歷世殊事異,但亙古不變的,是代代人對閱的堅守。
閱并非單指閱讀書籍,而是領略浩瀚世界。千百年來,人們閱山河百川,讀詩詞文賦,覽政治變遷,品人生起伏,這些行為凝結起來,便是閱的真正含義。人守住閱,便守住了一方精神桃源,護住了內心一隅平靜。
以閱拓寬眼界,跨越時代之局限。常有人言“人類的悲歡不盡相通”,事實未必如此,時代洪流下,人的愛恨悲歡,往往都能跨越時代,與古人重合:辛棄疾醉里挑燈看的劍,歷史早已欣賞過;蘇軾那杯壯志難酬的酒,歲月曾經沉淀過;屠呦呦那株救人性命的青蒿,時代終將銘記住。楊絳女士曾評價我們的矛盾、不滿的原因就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而如今,我認為歸根到底是閱得太少。人總是將眼光局限于自我,人生的五十年太長,中華的五千年卻太短,忘記閱覽歷史,便困在了井底。只有閱世、閱史,才可跳出畫地為牢的境況,拓寬眼界,到簡 的杜鵑花叢下,到三毛筆下的撒哈拉,經歷高爾基童年的寒冬,突破自身與時代的局限。正如史鐵生所說:“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閱,正是黑夜賜予的黑色眼睛下所找尋的光芒。
以閱明心志,揚未來之帆旗閱是厚積薄發,不斷豐盈著人的心胸。余秀華在閱中明確志向,作為大地之女,用詩歌展現著精神;呂蒙在閱中摒棄莽夫之勇,真正做到令人刮目相看;雷軍在閱中汲取先人之精華,一片雄心終是實現了破界人生之志。同時,閱亦是未來指向標,朝后世揚帆起航。閱之下孕育了大批有志之士,以開闊眼界,帶領人們邁步向前。無論是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先驅,還是未雨綢繆決定幫助朝鮮的新中國,都不停掀起時代巨浪,激勵吾輩奮勇向前,更辟新征程。以閱傍身,來吾道夫先路。
然而閱的背后仍有人們所要警惕的薄霧掩蓋。人們要時刻警惕閱的洶涌。國民黨統治時期拿閱掌控他人,將人作為傀儡,毒害心志。但如魯迅先生所講:“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我們在閱時更是要辨別真偽,探尋真諦,閱世界之浩大,守內心之寧靜。莫問前程,但問初心。人們在閱時,不要被亂花迷了眼,要堅守吾心安處是吾鄉。閱完千山萬水,仍有“吾仍是吾”的勇氣與力量。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閱便是最后的對抗武器。代代之閱,終將打破所有亂象偽造,像借“椒花頌聲”正名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友情一樣挖掘出所有真相。
閱,拓寬眼界,辟人生之路,不妨讓一切寧靜與美好都于閱中綻放盛開。
指導教師:莊明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