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地講,開展“違規吃喝整治”與“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不是悖論,更不能針鋒相對。我們所要旗幟鮮明堅決反對的是公款大吃大喝、吃老板、鋪張浪費等違規違紀現象和問題,而不是正常的餐飲消費。公眾反感的,從來不是干部的合理消費,而是那些包藏私心、夾帶私貨、利益勾兌的“飯局”。此次與論的熱烈反響也證明,只要在規則框架內大大方方消費,群眾不僅包容,更會報以掌聲。
正常的餐飲行為,投射的是一個地方民生底色、經濟成色、百姓和顏悅色。誠如高洪波所說:“我的工資就是納稅人給的,納稅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不去支出,小攤小販就沒收入。”當一頓飯的賬單可以坦然曬出,當消費場所向街邊小店敞開,公職人員的日常行為便與百姓生活同頻共振。
親情靠走動,健康靠運動,經濟靠流動,餐桌要轉動,線上線下多互動。在堅決打擊違規吃喝,狠抓“餐桌上的腐敗”同時,也要大力倡導合規、正常的餐飲消費,助推餐飲行業的健康蓬勃發展,努力升騰起城市的“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