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簡稱中州物流)黨委積極探索構建新媒體時代黨員教育新模式。當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以井噴式發展占據網絡空間時,公司敏銳地意識到信息傳播主體的多元化和發布成本的低廉。它們既對主流價值的傳播帶來了挑戰,也孕育著教育創新的無限可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時代是思想之母”。我們據此將新媒體定義為“點對點”的傳播,并確立了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媒介形式傳播正能量的教育理念。
打造立體傳播矩陣
讓教育內容“活起來”
中州物流通過整合多種新媒體平臺資源,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傳播網絡。利用短視頻、直播、圖文等多種形式,將黨的理論知識和單位黨員、群眾的先進事跡生動呈現。
雙平臺聯動發力。公司在微信公眾號運營至100期時,同步開通抖音號,構建“圖文 + 短視頻”傳播矩陣。將具有歷史意義的蒸汽機車實物、承載企業精神的廠史館參觀等場景,精心制作成“中國夢·勞動美”系列短視頻;把“埋頭奮進、踏浪前行”的職代會精神濃縮為動態影像;將新春聯歡會以“相親相愛一家人”為主題包裝上線。這些內容貼近職工生活,因此單條視頻的點擊量從個位數激增到數千次,實現了百倍增長,形成了強烈的刷屏式傳播效應。
價值觀具象傳播。創新采用10秒短視頻載體,將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生動場景:黨員環保治理前線的奮斗身影詮釋敬業精神,技術專家傳授技藝的瞬間彰顯友善力量,使抽象理念借助可視化敘事深入人心。同時重點展現“點石成金、造福人類”的中鋁社會責任觀,如通過鏡頭記錄鐵路專線降本增效技改過程,直觀呈現企業對國家戰略的踐行。目前,抖音號累計獲贊超1.2萬人次、粉絲突破900人,成為職工手機里隨身攜帶的“移動黨課”。
創新機制建設
讓教育管理“實起來”
中州物流通過建立健全新媒體運營考核機制,將內容創作數量與質量納入績效評估體系,激發了基層通訊員的創作熱情。同時設立月度優秀作品評選制度,對傳播效果顯著的團隊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五維工作原則。堅持“圍繞中心、服務黨員、聯系實際、基層為主、繼承創新”五項原則,建立“可定義、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任務清單。每月月初精準下達黨小組學習計劃,明確“學理論、談感悟、促實踐”三位一體要求;同步規劃主題黨日活動,巧妙融合“三會一課”與新媒體學習方式。每季度初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確定黨課內容方向,確保教育內容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

全流程責任體系。構建三級責任網絡:黨群工作部擔任統籌核心角色,全面負責新媒體平臺的策劃及內容審核工作;各黨支部指定宣傳委員擔任聯絡角色,每季度提交新聞素材;基層車間及班組均設有兼職通訊員,負責一線視頻的拍攝及實時信息的反饋工作。公眾號更新瀕率明確為每周不少于4篇,并設有《微黨課》《物流先鋒》等固定欄目;抖音號每周更新2條,重點推送“黨員攻堅瞬間”“技術創新微課堂”等主題內容。對“新中鋁大討論”等專題活動,從動員部署到整改落實的每個階段都明確時間節點,如要求各支部在15日內完成專題研討、30日內形成整改清單。
多維度成效檢驗。建立“理論 + 實踐 + 傳播”三維考核體系。每半年開展一次黨員學習筆記評比,邀請黨委委員組成評審組,從筆記完整性、感悟深刻度等維度打分;每季度組織黨的理論知識競賽,采用線上答題與線下比拼結合的方式,檢驗學習成效。實踐層面,依托“黨組織帶黨員創效”“黨員帶群眾創新”項目,以經濟效益和技術突破等指標評估黨員工作能力的提升。
開展融合活動
中州物流通過教育形式創新激活組織內生動力。同時,借助信息互通機制構建“黨建 + 業務”共生系統,從而最終實現政治引領力與市場競爭力雙提升。
線上線下聯動教育。精心策劃“行走的黨課”系列,引領黨員親身體驗紅旗渠精神,記錄“重走紅旗渠”的珍貴瞬間,以vlog形式在抖音平臺連載呈現;策劃“重溫黨史·不忘初心”主題參觀,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出“黨史現場說”圖文專欄。融合年度技術比武、勞動競賽等經典活動,同步啟動“黨員先鋒崗”短視頻大賽,將一線黨員的精湛技藝凝練成教學短片,使教育真正走出會議室、深入生產一線。

雙向信息互通機制。構建“基層—機關”信息直通車。職工通過新媒體平臺的私信、評論區,分享一線生產中的難點問題。如某駐外業務部黨員在抖音留言反映“異地黨員學習資料獲取不及時”,黨委24小時內即開通“云端學習包”服務;管理層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實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與現場生產情況。
新媒體賦能的三項重大突破
新媒體技術成功貫通教育時空壁壘,實現了全場景無縫覆蓋,顯著提升了組織效能和教育可達性;內容呈現創新與互動生態重構大幅增強教育吸引力,推動了黨員參與度激增和學習效能躍升。
突破教育時空限制,實現全場景覆蓋。針對公司生產作業單元分布在80公里鐵路線上、駐外業務部遍布全國的特點,利用中鋁e辦平臺,我們建立了黨員學習群,全面實現了“三會一課”的線上覆蓋。我們創新性地舉辦了“云端政治生日”活動,為駐外黨員精心制作了專屬電子賀卡,并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讓他們重溫入黨誓詞。2023年7月引入中國銀行“復興壹號”系統,完成了黨費繳納從線下現金收繳到線上自動化轉賬的轉型,繳費及時率從原來的75% 提升至 100% ,徹底解決了點多線長帶來的管理難題。新媒體的應用使分散在全國各地的13個黨小組300名黨員,能夠實時參與組織生活,形成“天涯若比鄰”的教育新格局。
突破內容形式局限,增強教育吸引力。告別傳統教育的“文件宣讀”模式,把黨章黨規學習融入“微黨課”短視頻,采用動畫闡釋“三會一課”制度精髓;《講述物流好故事》欄目深挖基層黨員張師傅20載調車堅守,3分鐘紀錄片觸動職工心弦,共鳴強烈。創新實施“黨員主播”計劃,每月優選黨員變身微信公眾號語音主播,誦讀“紅色經典”,拓寬理論學習至聽覺維度。
突破單向傳播模式,構建互動新生態。打造“指尖上的黨支部”:黨員可在微信公眾號文章后留言討論,在抖音視頻評論區交流心得,黨委安排專人每日梳理反饋意見。如根據職工“希望增加安全生產知識”的建議,迅速增設“安全生產微課堂”短視頻專欄,邀請安全總監出鏡講解,累計播放量超3.2萬次。在主題黨日活動中,采用“線上直播 + 線下參與”的方式,駐外黨員通過視頻連線參與討論,實現“跨地域同學習”。這種雙向互動機制,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單向灌輸模式,形成“教育一反饋一改進”的良性循環,黨員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顯著提高,2024年度主動提交學習心得的黨員人數較上一年度激增 35% 。
(作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