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124.3;C9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5)14-0143-05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5.14.028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Henan as a National Talent CenterandInnovation Hub
ZHENG ChunruiHUANG Yanyan ZHAO Jing LUO Dan (Henan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Zhengzhou 45ooo3, China
Abstract: [Purposes]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external drivers and endogenous mechanisms behind Henan'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talent development,thereby formulating a strategic action plan for Henan to build a national talent center and innovation hub.[Methods] Using analytical methods,this study deep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e of Hena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and talent development,identifies the keychallengesand bottlenecks in its efforts tobecome a national talent center and innovation hub ,and proposes actionable pathway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achieve this goal.[Findings]By benchmark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ng national important talent centers and innovation hubs,it is identified that Henan Province currently faces the following issues:weak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in innovation;insufficient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forces; aninnovation ecosystem that still needs improvement;and incomplet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citech talent teams.[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Henan Province willfurther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alent centers and innovation hubs by establishing a high-capacit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cultivating a high-caliber talent team,and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development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Keywords:HenanProvince;talent center;innovation hub
0 引言
2021年10月,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提出,要深人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打造全國重要人才中心,并明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經過深思熟慮,以前瞻30年的眼光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的關鍵所在。
1河南建設國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現實基礎
“十三五”以來,河南省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強省和人才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展現出蓄勢待發、奮楫爭先之勢,建設國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重要窗口期已開啟。
1.1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十三五”以來,河南省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持續改善地方科研基礎條件、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2021年,全省科技經費支出達到329.25億元,是2016年的3.43倍,年均增長 27.9% ;科學技術經費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的比重為 3.36% ,比2016年提高2.08個百分點;2021年河南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amp;D)經費達到了1018.8億元,是2016年的2.06倍,年均增長 15.6% 研發投入強度達到 1.73% ,比2016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1.37件/萬人,是2016年的1.96倍;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608.89億元,年均增長 59.9% ,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3.2個百分點。在《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中,河南省科技活動投入和科技活動產出排名均比2023年提升3位。
1.2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成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日趨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明顯提升。區域創新布局持續優化,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培育建設國家高新區9家,數量居中部地區第2位,全國第5位,科技創新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服務社會民生發展能力持續提升?!笆奈濉睍r期,戰新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提速發展,兩年年均增速分別達到 11.1%.16.1% ,分別高于同期規上工業年均增速5.4個、10.4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同期生產總值年均增速6.4個、11.4個百分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深人推進,科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河南省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科技創新委員會,由書記和省長擔任雙主任,統籌推進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形成了黨委領導、部門協同、省市聯動推進科技創新的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河南省先后出臺了《河南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條例》《河南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關于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意見》等一攬子科技法規政策;實施以信任和績效為核心的科研經費管理改革,賦予創新主體更大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持續激發創新主體的創新活力;加大財政資金對科研項目的支持力度,落實經費“直通車\"制度,確保單個項目省財政支持金額不低于 1 000 萬元,啟動經費撥付比例提高到 50% 以上1。
1.3人才強省戰略全面實施
人才隊伍量質齊升。近年來,河南省堅持“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導向,先后實施了中原院士基金、中原學者、中原產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等人才計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實現了人才總量穩步增長,人才結構持續優化,人才素質不斷提高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河南省建立了政府人才管理服務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先后出臺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 1+20° 一攬子人才引進政策等,破除了束縛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持續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不斷破除限制人才流動的身份壁壘、人才激勵平均主義、人才評價的“四唯”傾向,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河南省堅定落實黨管人才原則,出臺突破性人才政策,大力實施中原英才計劃、智匯鄭州“1125\"聚才計劃、河洛英才計劃、許昌英才計劃等人才引進計劃。通過持續深化落實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和述職評議制度,有效調動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面積極性,全面圍繞產業抓人才、抓好人才促產業,有效凝聚上下同欲抓人才的強大合力[3]。
2河南省建設國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問題分析
2.1 創新綜合競爭力較弱
在科技部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4)》中,2024年河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達到63.08,比2023年的58.70有所增加,全國位次與2023年持平。但與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省綜合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創新實力和競爭力仍然偏弱。2024年,河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居中部地區第5位,低于湖北?。?6.6)安徽?。?5.85)湖南?。?1.69)和江西?。?4.52)。
2.2 創新力量培育力度不夠
河南省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與其他中部省份相比仍偏低。2023年河南省研發投入為1211.7億元,居全國第11位。在中部地區省份中,河南省Ramp;D經費投入強度低于安徽省( 2.69% )、湖南省0 2.57% )、湖北省 (2.52% )。河南省基礎研究投入為37.57億元,占研發投入的比重僅為 3.1% ,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67個百分點,根據《中國基礎研究競爭力報告2024》,河南位居全國第15位,屬于第三梯隊,在中部六省中位于湖北、安徽、湖南之后。河南省擁有的國家級研究機構偏少。截至2024年,全國共有253個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河南省僅有一個。此外,河南省每千萬人口具有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數僅為0.83,遠低于其他發達地區和周邊省份,這也限制了高級研究機構的發展。
2.3 創新生態環境仍待提升
河南目前的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較低。2024年,河南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759.39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 2.58% 。在中部地區省份中,河南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居第5位,低于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的創新生態系統仍不完善。河南省目前的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和產學研協同創新體制機制不健全,金融扶持力度不足。截至目前,河南省共設立24只省級政府投資基金,規模為2268.7億元,與經濟發達省份比尚有一定差距。河南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有待完善,支持創新發展的稅收優惠、資金獎補、項目實施、招才引智等政策體系有待優化,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
2.4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不完善
科技人員數量較少。截至2023年,河南省每萬人從事科技活動人員為15人,這一數據大大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43人。此外,河南省科技創新基地和隊伍建設薄弱,優秀科技人才匱乏,科技進步與創新對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創新領軍人才匱乏。截至目前,在豫“兩院”院士74人,占全國的比重不到 3% 從中部地區省份看,院士主要集中在湖北和湖南。
高等教育較為薄弱。目前河南省沒有一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和\"985\"高校,僅有2所“雙一流\"高校,占全國的 1.4% ,遠低于廣東?。?所)江蘇?。?6所)湖南省(5所)湖北?。?所);“雙一流\"學科4個,僅占全國的 2.72% ,遠低于廣東省(21個)、江蘇?。?8個)、浙江?。?3個)安徽省(13個)、湖南?。?5個)湖北?。?2個)。
招引創新人才政策競爭力不強。目前,河南省引進高端人才的政策大部分還是集中于安家費、房補、家屬安置等方面,在研究平臺、優質博士生研究團隊的考慮較少,導致河南省相當一部分優質人才外流,嚴重降低了高端人才培養和集聚能力[4]。
3河南建設國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路徑建議
3.1構筑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打造創新策源之地
“十四五\"時期,要進一步面向河南省重大戰略需求和重大科學問題,依托和整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和科技領軍企業力量,加快建設以省科學院為龍頭、省級以上實驗室為核心,著力在創新\"高原”上樹起更多“高峰”。一是要高水平推進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創新省科學院“以研究所辦院、以實驗室辦院、以產業研究院辦院\"模式,強化“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的理念”,跨區域跨領域整合創新資源,加快建設一流研發平臺和研發隊伍。省科學院應圍繞重大科學問題和重大技術領域,強化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盡快突破一批制約產業高端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技術,形成一批重大標志性原創成果。二是要高標準建設10個省級以上實驗室。河南省應聚焦國家糧食安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需求,加快建設嵩山實驗室和黃河實驗室,積極創建神農種業國家實驗室,匯聚培育頂尖研發機構和一流研究團隊。加快推進細胞分化調控與靶向藥物、網絡空間先進防御、極端材料、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等7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需求攻關,引領全省基礎前沿研究。三要突破性建設一批創新平臺。聚焦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科研機構對接,建設一批技術創新中心、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和各類創新平臺、新型研發機構;培育一批前沿科學中心和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加快建設“智慧島”雙創載體,完善重大科研設施布局,開展跨領域、大協作、深層次聯合創新。四是要加快建設創新創業載體。提質升級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省級以上高新區,加快鄭開科創走廊建設,高標準建設中原科技城,超前謀劃一批有規模體量、科技含量、發展質量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標準化推廣“智慧島\"雙創載體,著力構建一流的創新生態小氣候。推動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提質增效,大力創設大學生創業園,開展創新街區建設試點,探索建設“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5]。
3.2 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打造英才集聚“洼地”
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必須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支撐引領作用,堅持科技將帥人才培養和人才結構調整并舉,構筑一流人才生態,全方位培養、引進、留住和用好人才,營造人才活力進發的發展環境。一要實施人才高峰支持行動。繼續深入實施“中原英才計劃”\"青年人才倍增行動”“頂尖人才突破行動\"等人才培育工程,完善“全職 + 柔性\"引才引智機制和\"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更大力度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加強戰略科學家培養,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力度,打造中原人才系列品牌,構筑潛力人才“蓄水池”。探索建立人才白名單機制,對列入種業、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重點引進人才,在省級重點研發計劃、基金項目等各類創新平臺和科技人才項目中予以重點支持[。二要引進培育優秀科技人才團隊。圍繞創新創業全鏈條,加強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兩站\"和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設,完善“全職 + 柔性\"引才引智機制,積極引進培育基礎科學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業技術研發、科技創業、鄉村振興和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視野、戰略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企業家。三要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支持鄭州、許昌等市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充分賦予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權。支持新型研發機構開展人才創新政策試點,打通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人才流動通道。探索對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實施年薪制、協議工資和股權、期權、分紅等多種分配方式。
3.3推進高質量\"雙一流\"高校建設,打造人才培育新高地
河南省僅有2所“雙一流\"高校,僅有4個“雙一流\"學科。發揮高校主力軍作用,完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構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開發體系,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有機銜接。一要加快培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堅持扶優扶強扶特,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創新體制機制,集中資源發展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重點團隊、重點課題,盡快打造一批國內先進的特色學科。加快推進河南農大、河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創建\"雙一流\"學科,支持各地與國內一流的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建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基地。二要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前沿,聚焦“卡脖子\"技術,圍繞傳統產業“迭代”新興產業“搶灘”未來產業“破冰”,支持高校建設數字經濟、先進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傳感器等專業學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探索設立高?;A研究特區”,支持高校院所聯合開展基礎研究,提高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形成一批標志性科研成果。三要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加強高校智庫建設的整體規劃和科學布局[8]。鼓勵高校加強與實體經濟精準對接,與創新型企業聯系建設創新中心(創新平臺)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等,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更高端更具專業特色和定制化的增值服務。四要打造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面向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消費新需求,支持職教學院開設特色學科,探索建設“工匠學院”,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中原大工匠”。支持高校和企業聯合設立實訓基地,完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大力培養\"創新型 + 應用技術型”人才,為行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撐[9]。
4結語
立足新發展階段,河南省作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打造全國重要人才中心的重要決策。這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實現“兩個確保”奮斗目標的關鍵舉措,又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的主動實踐,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十四五”人才發展人力資源開發和就業促進規劃的通知[EB/OL].(2022-01-21)[2024-12-10].https://www.henan.gov.cn/2022/01-21/2386336.html.
[2]王水濤.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貢獻河南力量[N].焦作日報,2023-01-15(A02).
[3]河南省統計局.全省研發投入快速增長創新活力持 續提升[EB/OL].(2024-01-28)[2024-12-10].htps://tj. henan.g0v.cn/2024/01-26/2893306.html.
[4]侯愛敏.北京:世界東望的“雙奧之城”[N].鄭州日報,2022-08-23(005).
[5]科學技術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2024年我國地方科技人才工作[J].中國科技人才,2025(1):63-92.
[6]谷建全.打造全國創新高地與高校創新取向[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12):44-48.
[7]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明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3年重點工作責任單位的通知[EB/OL](2023-01-31)[2024-12-12].https://www.henan.gov.cn/2023/01-31/2681703.html.
[8]杜煥來,劉向東,賈美芹.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J].創新科技,2013(10):11-13.
[9]李曉沛,閆道錦,張中.在換道領跑中實現新跨越 [EB/OL].(2022-03-07)[2024-12-13].https://theory.dahe.cn/ 2022/03-07/97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