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賡續紅色血脈,深入傳承抗戰英雄的優良傳統和革命作風,全面弘揚抗戰精神,本欄目特推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專題,以饗讀者。本期介紹的抗戰英雄是戴鴻賓。

1945年抗戰勝利后,東北抗聯教導旅與蘇軍一同接管了沈陽。在抗戰進入最困難的時期,只身帶著2支手槍在沈陽“潛伏”下來、與部隊失去聯系達4年之久的抗聯第六軍軍長戴鴻賓終于找到了組織。他主動聯系蘇軍駐沈陽衛戍司令馮仲云,將為部隊保存的60多兩黃金交給黨組織,并講述了自已堅持斗爭的這段經歷…
奪槍行動
戴鴻賓,遼寧撫順人。1933年11月,湯原反日游擊隊成立,戴鴻賓任副隊長。部隊成立之初,人數不多,槍支彈藥更少。戴鴻賓天天琢磨,怎樣能給部隊籌集更多的槍支彈藥。
1934年年初,日偽軍在湯原發動“二月討伐”,糾集500多兵力“討伐”游擊隊。按照戴鴻賓部署的計劃,2月5日早上8點,游擊隊員季鳳林和宋殿雙假裝打架,臉上淌著血,相互撕打著來到了偽自衛團部,找偽團長高魁一評理。其余的游擊隊員化裝成農民,在戴鴻賓的帶領下,暗帶8支短槍在后面裝成勸架的,進入了偽自衛團大院。高魁一見李鳳林和宋殿雙臉上都見血了,正要開口勸解,李鳳林趁其不備,掏出短槍,迅速頂住他的腰眼,沒等他反應過來,掛在墻上的20多支槍已經被游擊隊員搶到手了。隨后,游擊隊員又繳獲了前來開會的李榮等13個偽自衛團隊員的槍支。此次奪槍行動極大地補充了湯原游擊隊的槍支彈藥,保證了游擊隊員人手一槍。
2月7日一大早,偽軍的一個騎兵連來到了七馬架屯,想要報復游擊隊。他們放火燒了李鳳林家的房子后向西南襲來。戴鴻賓指揮部隊沉著應戰,他沖著游擊隊員大喊:“咱們的新槍還沒開過鶯,敵人給咱們試槍靶來了。這是咱們游擊隊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好!”經過5小時激戰,戴鴻賓率部打退了敵人。敵人死傷10余人,游擊隊無一傷亡。
巧取槍支
1935年7月,任湯原游擊總隊隊長的戴鴻賓代表游擊總隊只身赴太平川,同偽自衛團長張傳福談判。張傳福被戴鴻賓的凜然正氣所感染,在戴鴻賓的耐心說服下,終于棄暗投明,攜械率部走上抗日救國的光明之路,成為抗聯第六軍的著名指揮員。
1935年8月,湯原游擊總隊探聽到日軍發給集賢鎮的地主何木林30多支槍,要求其成立偽自衛隊。戴鴻賓仔細思量,計上心頭。第二天,戴鴻賓穿著偽警察署長服裝,20多名游擊隊員穿著警服,1名朝鮮族隊員扮成日本指導官,1人扮成翻譯官,來到何木林家。戴鴻賓以警察檢查槍照為名,查出他家的槍和照不符。戴鴻賓假裝很生氣,說他藏有私槍,意欲通匪!何木林一聽嚇得夠嗆。戴鴻賓說:“如果你們確實不通匪,把沒起槍照的槍起上槍照就行了,過后你們再把槍取回來。”于是,何木林備了3匹馬,把槍馱在馬身上,交給戴鴻賓等人帶走。就這樣,部隊沒費一槍一彈就弄到41支槍。第二天,何木林到集賢鎮一打聽,根本沒人去驗槍,正摸不著頭腦時,游擊隊給他捎去口信:“以后再為鬼子做事,小心你的腦袋!”
擒賊擒王
1936年1月下旬,湯原游擊總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下轄4個團,戴鴻賓任第四團團長。不久,為充實武器裝備和擴大游擊根據地,第六軍決定拔除黑龍江湯原縣老錢柜日偽森林警察據點。
3月17日晚,戴鴻賓與第六軍政治部主任張壽錢 (李兆麟化名)率領由軍直屬隊及湯原縣洼區青年游擊連100余人組成的突擊隊,乘馬爬犁由黑龍江浩良河村出發,在拔除沿途查巴氣、南岔兩處日偽軍哨卡后,長途奔襲200余公里,于19日20時抵達老錢柜。戴鴻賓深諳擒賊先擒王的法門,于途中先俘虜了偽警察中隊長“五炮”,接著利用“五炮”解除了哨兵的武裝,趁風雪夜暗,一舉攻入偽軍警營房,斃傷營房內日偽軍大部,接著又擊斃負隅頑抗的日軍指導官,迫使其余日偽軍警繳械投降。此次戰斗,斃、傷、俘日偽軍警100余人,繳獲步槍及手槍100余支,子彈4000余發,電臺1部,為建立湯旺河谷抗日游擊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智扒“狗皮”
1936年春,抗聯第六軍軍長夏云杰犧牲,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決定,任命戴鴻賓為抗聯第六軍軍長。
1937年春節過后,日軍在湯原縣城南門外新辦警察訓練所,新發的棉衣及少數槍支存放的位置被第六軍偵察探知。戴鴻賓親自出征,由交通員張子山帶路,率隊深夜包圍了偽警察訓練所。由于事發突然,敵人未來得及抵抗就被打得暈頭轉向,全軍潰退。此戰,繳獲棉衣298套、槍械6支,百姓戲稱“戴軍長率軍扒狗皮”。
潛伏沈陽
1940年5月,戴鴻賓任抗聯第三路軍第十二支隊隊長。9月11日,戴鴻賓率部攻打黑龍江肇州縣豐樂鎮。激戰中,部隊被打散,戴鴻賓負傷,身邊只剩10余人,處境十分險惡。戴鴻賓認為:“當前抗聯已進入最艱苦時期,應保存生命,等待大事變的到來。”經過慎重考慮,戴鴻賓決定與戰士分散隱蔽,他改名高新生,輾轉隱居沈陽市。
1945年10月,戴鴻賓找到了進駐沈陽的東北局領導馮仲云,如實地匯報了自己潛伏的情況。隨即,黨組織派人對戴鴻賓進行審查,審查后認為戴鴻賓“確在沈陽一帶安分守己,沒有做破壞革命的事情”。同時,戴鴻賓把埋藏在炕洞里的60余兩黃金上繳東北局。東北局領導彭真和陳云分別與其談話,充分肯定了他在抗日戰爭中所作出的貢獻,并代表東北局任命戴鴻賓為三江人民自治軍副司令員兼三江專員公署副專員、合江軍區副司令員、第五支隊司令員等職。從1946年2月初開始,他率部與兄弟部隊配合,經艱苦戰斗,將東北四大匪首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孫方友及所部全部消滅。
新中國成立后,戴鴻賓歷任吉林省交通廳副廳長、林業廳經營局局長、吉林市政協副主席等。1968年3月28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