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辦好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職業院校,加強專業建設,成為新時代職業院校教育工作落實開展的重要目標,這也是“雙高計劃”的重要內涵,落實“雙高計劃”能夠推動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基于“雙高計劃”的背景,找準新時代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的關鍵要點,并且結合實際工作要點內容提出優化實踐路徑,是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組織實施時需要思考的問題。只有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方位推進協同實踐,才能夠完成“雙高計劃”,優化職業院校教育質量。
“雙高計劃”的內涵解讀
“雙高計劃”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是我國為了推動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而提出的重要舉措。這一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建設一批能夠引領改革支持發展且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同時形成高水平專業群,滿足現階段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對于人才和就業的需求。這一計劃強調,利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多種途徑,支持改革成效相對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高職院校和專業群首先走上發展之路[。通過優化專業結構、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職業院校的辦學質量,凸顯辦學能力,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技術、資源等多方面的支持。該計劃于2019年已經啟動,在逐步推進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已經集中資源,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職業教育項目,為職業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動力。職業院校的教育質量提升是一項需要持續深化完善的工作,以黨建工作引領進一步推進實施“雙高計劃”,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優化路徑非常必要。
“雙高計劃”背景下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組織實施的要點
(一)思想引領與辦學定位融合
在“雙高計劃”背景下,職業院校的黨建工作組織實施要注重將思想引領的作用凸顯出來,并且結合職業院校的辦學定位,明確思想引領的方向。在融合實踐的過程中,黨建工作的方向要與學校的整體發展保持高度一致,更需要在深層次上推動黨的先進理念與辦學特色有機結合。具體來說,在“雙高計劃”背景下,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組織實施時,應當明確黨建工作的主要目標,將黨建工作緊密圍繞著學校的辦學宗旨、發展目標和教育特色組織推進。確保黨的思想引領在學校發展中發揮核心推動作用,學校方面可定期召開黨委會、黨員大會,引導各部門基層工作者、管理者深入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路線,保證學校的發展方向與黨的教育事業建設方向高度一致[2]。另外,教師和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應當在黨建工作組織實施中作為要點進行把握。尤其是針對青年教師和學生群體的信念教育,更應當加大力度。學校可面向學生開展紅色教育,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面向教師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引導教師借助黨日活動進行系統性的黨史理論學習,引導其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將個人的職業自覺和職業追求融入實踐工作中。黨建工作還要緊密結合學校的專業特色和行業背景組織實施,探索具有學校特色的黨建工作組織方式,開展有黨建特色的品牌活動,開發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黨建項目,將黨建工作與學校專業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工作緊密結合,形成獨特的黨建文化[3]
(二)黨建工作與業務開展協同
在“雙高計劃”實施的過程中,黨建工作與學校業務工作的協同推進也非常重要,這是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協同模式下,黨建工作不僅要發揮思想引領的作用,更需要在實踐中為各項業務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基于這一視角,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組織實施應當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協同推進機制,明確各部門在黨建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要定期召開業務與黨建的聯席會議,加強各部門人員溝通協作,共同研究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用黨的思想武裝頭腦,用業務開展中的具體實踐檢驗黨的思想引領價值。另外,黨建工作還應當與學校的教學、教研、管理等各個環節實現融合,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在各項業務開展中能夠全方位貫徹落實,學校還應當積極發揮黨員干部的引領作用,為提升業務開展質量,保障學校各項業務順利開展提供動力。而為了保障業務與黨建工作協同發展的穩定性,學校方面還可配套落實績效考核工作,要將黨建工作成效納入學校績效考核體系中,評價各部門和領導干部的工作業績。同時,可設立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黨組織人員和業務崗位人員在協同工作中的主要職責,確保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能夠協同開展,跟進部署做到同考核、同推進[4]。
(三)黨員隊伍建強與專業化建設并進
在“雙高計劃”下,黨員隊伍的充實和建設以及專業化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職業院校的黨建工作應當把握以下幾方面基本內容要點。一是要嚴格黨員發展標準,以政治標準作為基本要求,對黨員發展的程序進行嚴格把控,確保新發展黨員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達標。二是還應當注重對人黨積極分子進行重點培養教育,提升其政治覺悟、提高其業務能力,為黨組織的持續建設輸入新鮮血液。三是黨員教育工作也應當是黨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只有不斷加強培訓教育,才能提升基層黨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進一步在實踐工作中發揮黨員的引領作用,完成好人才培養和教育管理等各項任務。四是黨組織還應當建立健全管理工作機制,針對黨員群體做好監督管理。通過民主測評,一對一溝通等方式了解黨員的思想動態和工作表現,從而為進一步強化黨員隊伍建設,保障黨員隊伍品質提供支持。黨員管理機制的建設,一方面要從制度維度提出具體要求,另一方面也應當從思想維度做好引領教育。只有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專業化建設的力度和實踐方法越來越先進,更具創新性,才能發揮出黨建在執行“雙高計劃”中的作用。
三、“雙高計劃”背景下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的優化路徑
(一)強化黨建引領,明確辦學定位
“雙高計劃”推進的背景下,職業院校黨建工作也需要基于高水平、高質量的基本要求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找到精確的定位。從具體做法上來講,強化黨建引領,要構建相應的工作體系,職業院校應當注重以黨委為核心構建黨建引領體系,保證黨組織在學校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職業院校可構建決策層與黨委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管理機制,明確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核心地位,學校黨委也可積極參與到校內各項重大決策中,從發展規劃到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以黨建為引領的工作機制,保證黨建工作與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深度融合,黨組織還可制定強化院系黨組織建設的相關制度,規范院系黨組織的建設,形成“大黨建、大思政、大安全”的工作布局,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的引領力。在構建黨建引領體系時,還應當確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將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緊密結合,院校黨總支應當嚴格執行委員會會議以及黨政聯席會議制度。通過會議渠道傳達部署上級黨組織和學院黨委的決議,保證教學工作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同時,黨組織還應當從師德師風、教風學風人手提出建設策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的學習成長奠定思想保障。在明確辦學定位的實踐中,職業院校須根據自身特色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要求,做到明確辦學定位。具體來講,職業院校應結合本地產業升級和人才需求的趨勢,提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辦學定位。力求將學校辦成能夠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學校黨委還應當積極對接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優化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保證人才培養方向與市場需求相匹配。另外,學校還可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實現企業定向人才培訓與輸送,達到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目標。
(二)創新黨建方式,促進業務協同
上文已從辦學定位的角度,提到了黨建與學校人才培養等環節的業務開展實現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本做法的思路。職業院校在創新黨建方式,促進業務協同的具體做法上,需要進一步從黨建與專業建設相融合、黨建品牌建設、校企合作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黨建與學校業務開展的協同力度。具體來說,職業院校應當全面落實“黨建 + 工程協同模式,將黨建工作全面與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項目建設有機結合。引入黨組織全面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培養模式改革等各項工作。隨后,啟動“黨建 + 隊伍建設”工程,積極發揮黨組織作用,將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將黨員轉化為骨干教師,形成“雙培養”機制,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在黨建品牌建設工作中,職業院校應當積極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黨建項目,擴大黨建工作的影響力。例如,可將紅色文化育人確認為黨建項目主題,打造系列性紅色文化黨建品牌項目,組織師生赴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參與紅色故事宣講、紅色歌曲傳唱等一系列活動。將紅色文化與課堂教學與校園文化全面融合,營造濃厚的紅色教育氛圍,強化師生思想政治素質,激發愛國情懷。而關于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實現產教融合的具體做法可包括積極與企業簽訂“黨建 + 校企合作”結對共建協議,緊密結合人才培養、技術咨詢、科研服務等領域,實現深度合作,學校可在具體項目推進時,選派黨員教師擔任企業黨組織的導師進人企業一線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構建完善的校企黨建協同育人機制。
(三)強化隊伍建設,提升專業能力
強化隊伍建設,不僅要求職業院校不斷充實黨員隊伍,還要求強化黨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具體來說,職業院校可設立黨委辦公室,并且為不同的黨組織設置專門的組織人員,保證基層黨組織的負責人和黨務人員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同時,還可舉辦黨務干部培訓工作,從理論到實踐系統開展全面培訓,提升黨務干部的業務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職業院校還可啟動“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培養一批既懂黨務又懂業務的帶頭人。在具體實踐中,院校選拔優秀黨員教師,擔起黨支部書記責任,鼓勵其參與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實踐。除此之外,還可向外引流,聘請“雙師型”黨員教師,充實院校現有的黨員干部隊伍。關于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需要職業院校搭建平臺,提供多元資源,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助力。具體來說,開展職業能力競賽、教學技能比拼活動都是可行的方法。上述活動能夠為優秀黨員教師和普通教師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同時,也能夠在交流實踐中不斷促進這部分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另外,學校還應當鼓勵教師參與科研項目,積極發表學術論文,強化教師的科研與學術研究能力[5。例如,學校可選派優秀教師進入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高新技術研發項目的推進與管理工作。同時,吸收企業技術骨干進入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參與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實現校企雙方的人才共享,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
四、結語
綜合本文分析可知,職業院校的黨建工作應當基于“雙高計劃”的要求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各項工作緊密融合。一方面,積極學習“雙高計劃”的內涵;另一方面,借助“雙高計劃”的要求,找準切入點,將黨建工作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改革實踐工作全方位融合。發揮黨組織思想引領與實踐支持的作用,通過融合開展工作形成改革優化合力,實現職業院校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慧,石小平.基于“結構一過程”的高職院校基層黨建與專業群融合機制研究[I].科教導刊,2024(33):36-39.
[2]安敏杰.黨建“雙創”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研究[J].才智,2024(27):13-16.
[3]韋益金,張華.推進高職院校黨建 + 思政課“一融雙高”探析——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J].廣西教育,2024(15):65-68.
[4]馬長玲,李雯,李鵬.“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黨建 + 課程思政”協同育人路徑探索與實踐以“礦山水文地質”課程為例[J].大學,2025(03):77-80.
[5]胡彩霞,邱程,檀祝平.黨建引領高職院校現代化治理的困境與進路—基于J省C校基層黨建新聞報道的內容分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5(02):36-40.
本文得到以下項目支持: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雙高黨建專項課題“職業院校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黨建工作研究與實踐”(ZY2023-25)。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