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教育信息化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虛擬現實(VR)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技術,與教育領域結合能夠實現教育質量的再提升,能夠實現現代化先進技術的新融合,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1.立足虛擬現實技術進行虛擬仿真實驗的設計,能夠帶給學生真實情感的體驗,讓學生在情境中完成任務,助力學生學科思維體系的構建,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測量滑動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結合該內容的學習,探索虛擬仿真實驗的設計路徑,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開展提供新的教學模式.
1“測量滑動摩擦力”傳統實驗形式
1. 1 實驗概述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測量滑動摩擦力、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都屬于“運動與力”章節中的實驗教學內容,其中測量滑動摩擦力實驗為該章節重要實驗之一.該實驗引導學生探索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對培養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起到積極作用,將虛擬仿真實驗引入其中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實驗效果[2].
滑動摩擦力產生于接觸的兩物體之間,當接觸的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時,兩物體之間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被稱為滑動摩擦力,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說的摩擦力.滑動摩擦力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與物體之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2 實驗內容
按照初中物理傳統實驗形式,測量滑動摩擦力實驗一般依托實物展開,教師通過拉動小木塊讓學生感受物體和桌面所產生的滑動摩擦力,并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拉力的大小,所測拉力大小就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3].之后,教師通過調整木塊數量,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引導學生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2 以“測量滑動摩擦力”為例探索虛擬仿真實驗的設計
2.1 虛擬仿真實驗流程設計
第一,需求分析.虛擬仿真實驗設計之前進行需求分析,了解虛擬實驗內容及學生需求,在此基礎上開發虛擬實驗.
第二,總體規劃.制定完整虛擬仿真實驗方案,包括虛擬實驗的整體要求、各個環節的系統規劃、三維立體模型的構建等.
第三,交互設計.交互設計是虛擬仿真實驗的重要設計環節,包括實驗觸發開始、實驗內容交互、實驗觸發結束等.
第四,場景渲染.通過場景渲染讓虛擬場景更具真實感,讓學生如入真實之境,帶給學生真實感與沉浸感.
第五,測試與發布.虛擬仿真實驗完成之后需要進行實驗測試,結合測試結果進行調整與修改,為虛擬仿真實驗的開展奠定基礎.
設計虛擬實驗之后,還要對不同環節進行檢測,確保每個環節能夠順利開展,滿足教學要求,最后對虛擬仿真實驗進行發布(如圖1所示).
2.2 以“測量滑動摩擦力”為例探索虛擬仿真實驗2.2.1 學情分析
滑動摩擦力是八年級物理知識,測量滑動摩擦力屬于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讓學生了解滑動摩擦力的存在及意義,培養學生的變量控制意識,探索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在進行該實驗之前,學生已初步學習了滑動摩擦力的測量,但是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尚未形成意識,教師需要建立一定情境引導學生猜測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4].
2.2.2 課程目標
結合新課標對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極為關鍵,測量滑動摩擦力實驗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如表1所示).
2.3 仿真實驗
首先,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虛擬仿真實驗及學習任務.教師通過VR虛擬仿真實驗給學生展示實驗過程并提出問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包括哪些?讓學生帶著問題逐步走入虛擬仿真實驗活動,通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幫助學生構建場景并驗證猜想.此環節需要教師做好實驗計劃,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通過自己的分析與研究得出相應結論.
其次,學生通過VR實驗設備進人VR實驗環節,教師在了解實驗要求之后輔助學生完成實驗.在此過程中,教師需鼓勵學生大膽動手操作,通過參數的改變開展多次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結合所開展的實驗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果.在虛擬仿真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啟動交互觸發,讓學生通過實驗互動改變不同“地面”材質,如冰面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光滑,雪地相比冰面摩擦力增大,玻璃紙面會讓學生感受到光滑,但相比冰面、雪地其摩擦力更大.土地、石板、塑膠跑道等不同地面都有相應摩擦系數,結合運動物體質量的增加或減少,引導學生觀察物體滑行距離的變化.例如,物體在不同地面條件下以勻速形式滑動,物體初速度均為 10m/s ,借助滑動摩擦力公式計算滑動摩擦力.一個金屬材質立方塊的重量為 50N ,在摩擦系數為0.8的塑膠跑道上滑行距離約為 0.625m ,在摩擦系數為0.5的土地上滑行距離約為 1m ,在摩擦系數為0.4的石板上滑行距離約為 1.25m ,在摩擦系數為0.25的玻璃板上滑行距離約為 2m ,在摩擦系數為0.08的雪地上滑行距離約為 6.25m ,在摩擦系數為0.025的冰面上滑行距離約為 20m .為了讓學生真切感受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教師可以設計僅在石板滑行,學生在參與虛擬仿真實驗的過程中調整物體質量,通過質量的變化觀察物體的滑行距離,通過參數的變化引導學生控制變量并驗證猜想.
接著,學生完成VR虛擬仿真實驗之后,教師指導學生歸納總結收集整理的數據,要求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以報告形式展示實驗結果.教師可以使用課件進行手寫板展示,邀請學生走上講臺講述小組的研究成果,點評總結學生的表現,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小組實驗中的優劣勢并進行改進,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引導學生養成善于總結的好習慣,幫助學生尋找自我優化路徑.
最后,虛擬仿真實驗的完成并不是教學的結束,教師還需要在學生參與虛擬仿真實驗活動基礎上,引導學生暢談參與虛擬仿真實驗的感想,啟發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手段可以增加滑動摩擦力”,啟迪學生通過多種工具查找相關資料,以此提升信息素養,培養其善于觀察生活、思考問題解決路徑的好習慣.
3 結束語
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得力助手,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基礎上探索虛擬仿真實驗設計路徑,為學生呈現情景化教學場景,將學生帶入虛擬仿真實驗,讓學生在虛擬仿真實驗中獲得知識,培養物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董耀,沙莉,李剛.創設真實問題情境突破摩擦力概念教學[J].物理通報,2024(06):88-91,96.
[2]盤金蘭,張蕾.基于PBL教學模式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探究與設計:以“摩擦力”為例[J].理科愛好者,2024(02):249-251,256.
[3]盛鐸.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實驗的改進[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4(03):51-52.
[4]王秀梅,孫濤.“五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天津教育,2023(34):85 -86.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