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混合痔患者術后中藥熏洗促進癥狀改善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12月醫院進行混合痔手術治療的6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34例,執行術后常規抗感染治療方案)和觀察組(34例,執行術后常規抗感染+中藥熏洗治療方案),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疼痛數字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創面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肛周水腫改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 混合痔手術后給予患者中藥熏洗治療,可以從多個維度改善患者癥狀表現,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患者康復進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混合痔;中藥熏洗;肛周水腫;生活質量;并發癥
臨床上混合痔分界線不明顯,主要是由內痔基于靜脈叢與位于相同位置齒狀線下外痔的靜脈叢結合而成。患者主要有便血、腫脹、疼痛、痔脫出、異物感等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外科手術是治療混合痔的主要手段,可以將下垂的肛墊迅速復位,并阻斷局部血液循環,療效顯著[1]。然而,由于肛周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經,且有非常多結構復雜的組織,術后患者極易出現肛周疼痛、水腫、滲血等癥狀,影響術后傷口愈合,使患者生理、心理層面遭受巨大的痛苦。中藥熏洗利用熱量蒸騰作用促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2]?;旌现绦g后給予患者中醫熏洗治療,可以增加患者肛門周圍血流,從而為傷口愈合提供足夠的養分支持。另外,中藥熏洗方劑中的藥材根據不同配伍原理充分發揮各自功效,如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祛瘀等,對機體產生多靶點功效,共同應對術后患者各種不適癥狀[3]。本研究旨在觀察混合痔術后中藥熏洗促進患者癥狀改善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12月醫院進行混合痔手術治療的6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各34例。常規組男14例,女20例;年齡28~67歲,平均年齡(47.58±18.30)歲。觀察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29~63歲,平均年齡(46.23±15.3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年齡>25歲;治療術式均為傳統外剝內扎術;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對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首次進行肛腸外科手術治療;認知功能良好。排除標準:無法耐受研究用藥;合并肛裂、尖銳濕疣等肛周疾??;同時參與其他研究;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常規組術后執行常規抗感染治療方案
予以患者頭孢呋辛預防感染。
1.2.2 觀察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中藥熏洗治療
中藥熏洗加減方:蒲公英30 g、黃柏30 g、苦參30 g、沒藥10 g、車前草20 g、虎杖20 g、秦艽20 g、豬苓15 g、當歸尾15 g、赤芍15 g、川芎15 g、乳香10 g、五倍子30 g、桃仁10 g、紅花10 g、冰
片6 g。于術后第2天開始,將上述藥材加入2 500 mL
水煎煮至2 000 mL,待藥汁溫度下降至40 ℃左右,指導患者進行中藥熏洗20~30 min,每日2次(早晚),治療3~7 d。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疼痛情況與創面愈合時間: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疼痛程度,評分為0~10分,疼痛劇烈程度與評分呈正相關。(2)比較兩組肛周水腫癥狀改善情況:以顯效、有效、無效為標準評定。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估,每項0~100分,生活質量與評分呈正相關。(4)并發癥發生情況:如創面繼發性出血、尿潴留、肛門滲液、肛門感染等。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疼痛程度和創面愈合時間比較
治療前,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肛周水腫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肛周水腫改善總有效率為91.18%,高于常規組肛周水腫改善總有效率70.59%,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總體健康、軀體疼痛、情感職能、日?;盍?、社會功能及精神健康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88%,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5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中醫學認為,痔瘡主要是由于人體陰陽失調,臟腑功能不全、氣血不足,加上七情六淫所致。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長時間飲食不規律,并且過度攝入油膩性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導致機體內燥熱,并累及大腸;長時間久坐,或大便秘結,會導致機體血液循環受阻,“魄門”困阻,促使筋脈交錯,形成混合痔?;旌现淌中g后的傷口是被利刃切割形成的,雖然病變已經消失,但是血管和皮膚已遭受利刃損害,血流不暢,傷口得不到濡養,進而產生疼痛,長久不愈[4~5]。因此,混合痔術后治療應以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為主,促進術后水腫消退,使傷口快速愈合。
本研究所用中藥熏洗方由16種中藥材組成,方中蒲公英、黃柏、苦參、虎杖具有清熱、解毒功效;沒藥、乳香、當歸尾、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車前草、秦艽、豬苓、五倍子具有止癢、祛濕功效;冰片具有消腫、止痛、開竅、醒神、解毒、清熱功效。上述藥材配伍,可充分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濕、止癢等效果[6~7]。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疼痛數字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創面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肛周水腫改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結果提示,中藥熏洗可進一步加快混合痔患者術后康復進程,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癥狀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F代藥理研究顯示,黃芪、黃柏、苦參等中藥具有抗菌、消炎、增強免疫力等作用,上述藥物聯合應用可加快炎癥滲出物吸收,抑制機體炎性損傷,加速傷口修復;另外,持續溫暖刺激和藥性配合很好地調節患者肛門直腸神經-肌肉反射,使其肛腸動力學得到優化,保持良好的生理排便功能[8~9]。同時,熏洗產生的溫熱效應可使局部血管擴張,加速藥物彌散,促使直腸黏膜吸收進一步加快;另外,還可將藥物的藥性發揮到最大,減輕局部創面水腫和炎癥滲出,利于傷口愈合,減輕患者疼痛感,促使患者身體功能得到快速恢復,可以進行正常的生活和運動[10~11]。良好的體質使患者可以順利回歸工作和生活,從而保持樂觀的心態,提高整體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混合痔手術后給予患者中藥熏洗治療,可以從多個維度改善患者癥狀表現,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患者康復進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岫峰,賴象權.中藥熏洗聯合痔瘡栓對混合痔術后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貴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4,46(5):58-63.
[2]黃新春,路燕.改良外剝內扎術結合中藥熏洗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觀察[J].北方藥學,2024,21(9):18-21.
[3]秦梅.中藥熏洗在混合痔術后肛緣水腫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醫藥前沿,2024,14(23):122-123,126.
[4]曹陽,張廷濤,魯震.中藥熏洗聯合地奧司明對混合痔術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肛腸動力的影響[J].淮海醫藥,
2024,42(1):64-68.
[5]王勇杰,丁藝,胡宏威.自擬中藥熏洗制劑在混合痔術后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3,30(4):743-745.
[6]袁潤,姜蕓,雷瀝,等.近30年中醫藥防治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23,30 (6):59-67.
[7]梁燕.混合痔術后中藥熏洗坐浴溫度、時間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 (49):39,44.
[8]何建飛,黃艷梅,宋俊.地奧司明聯合中藥熏洗對混合痔患者術后創口邊緣水腫、疼痛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藥品評價,2024,21(9):1116-1119.
[9]吳天福.中藥熏洗聯合高錳酸鉀坐浴治療濕熱下注型混合痔術后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4,36(22):100-102.
[10]管詩強,李萍,葉桂花.彈力線內痔套扎術聯合中藥熏洗對混合痔術后患者肛門疼痛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4,28(35):139-142.
[11]王雪.基于數據挖掘和網絡藥理學探討中藥熏洗治療混合痔術后疼痛的用藥規律及作用機制[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