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兇險、致死致殘率高等特點。腦出血患者手術治療是綜合治療的一部分,術后還需要進行科學護理,這對改善康復效果、提高生活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生命體征監測
術后初期要密切監測患者血壓。過高的血壓可能沖破剛修復的血管,引發再次出血;過低的血壓會使腦部供血不足,影響神經功能恢復。體溫變化也不容忽視。一旦體溫升高,需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適當的降溫措施,如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防止高熱對腦組織造成不可逆損傷。
傷口與引流管護理
保持傷口敷料的干燥、清潔對預防傷口感染至關重要。應定期檢查傷口敷料,若發現有滲血、滲液情況,必須及時更換。同時,密切觀察傷口周圍有無紅腫、疼痛加劇、異常分泌物或異味等感染跡象,以便早期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感染問題。
確保引流管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壓或脫落。時刻關注引流液顏色、量和性質。正常引流液一般為淡紅色血性液,若引流液突然增多、顏色鮮紅或變得渾濁,可能提示有再出血或顱內感染等并發癥發生,需立即報告醫生進行緊急處理。
呼吸道管理
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是簡單而有效的預防措施。拍背時要注意手法,應沿著支氣管走向,由下向上、由外向內,力度適中,以促進痰液松動和排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遵醫囑采用霧化吸入的方法,利用霧化器將藥物轉化為微小顆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稀釋痰液,使更易于咳出。存在呼吸功能障礙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據病情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此時要加強對呼吸機的管理和護理,包括定期更換呼吸機管道、嚴格消毒呼吸面罩等,防止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
營養支持
患者意識恢復且胃腸功能恢復后,應盡早啟動營養支持計劃。初期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為主,如米湯、蛋羹、蔬菜湯等,逐步過渡到軟食和正常飲食。飲食結構均衡,應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對于存在吞咽困難的患者,為防止誤吸導致肺部感染,可考慮鼻飼。
疼痛護理
運用專業的疼痛評估工具,如數字評分法、面部表情量表等,定時評估患者疼痛程度、部位、性質和持續時間。必要時遵醫囑進行藥物止痛。
康復護理
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包括肢體被動運動、主動運動、體位變換、平衡訓練等。康復訓練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和難度,避免過度訓練導致患者疲勞或受傷,影響康復進程。
結束語
總之,只有通過精心、全面、細致的護理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幫助腦出血患者恢復健康,減輕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的身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