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新生態。組建“三師團隊\"挖掘行業素養與區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推進紅色資源數字化,正確解讀社會熱點,推動思政教育資源從“覆蓋廣度\"向“育人效度\"躍升。
立足新時代、結合新技術、開發新平臺,通過資源賦能、方法革新、載體升級不斷創新、探索并豐富思政教育改革。
聚焦重點,建設思政教育師資隊伍“蓄水池”。系統發力推動師資建設從“規模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型,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支持思政教師教學專業成長。一是嚴把入口關,構建多維評價體系。嚴格“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準入標準,構建以師德師風為先、教學能力為本、實踐創新為要、協同育人為重、專業發展為基的五維綜合評價體系。二是鍛造主力軍,實施素養提升工程。通過構建分層分類培養體系強化梯隊建設,建立“新教師一骨干教師一名師\"階梯培養機制。開展常態化師德師風教育培訓,系統性提升思政教師政治素養、育人能力和師德境界,打造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三是激活內驅力,創新發展支撐體系。依托政策賦能,構建激勵與約束并行的制度體系;依托資源整合,搭建跨學科平臺與協同育人場景;依托技術支撐,提升教師數字化技術與教學創新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其中,“思政引領力\"居于“六力\"之首。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思政引領力的三維提升路徑,堅持立足全局、聚焦重點、著眼發展,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政支撐。
立足全局,打好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組合拳”。從時間維度、空間層面和資源利用三個維度出發,構建縱向貫通、橫向協同、資源聯動的思政教育協同育人體系。一是貫通大中小學思政教育鏈。要在遵循思政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基礎上,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遵循\"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育人規律。二是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生態圈。既要注重思政教育在空間層面的有效銜接與高效利用,更要讓教育資源在家庭、學校、社會之間自由流動,構建家校社協同新范式。三是構建思政教育資
著眼發展,點燃思政教育深化改革“新引擎”。立足新時代、結合新技術、開發新平臺,通過資源賦能、方法革新、載體升級不斷創新、探索并豐富思政教育改革。一是資源賦能,搭建“立體化”育人矩陣。挖掘地方特色,融合前沿技術,打破時空限制,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員全域覆蓋,形成云端資源隨時學、智慧教室沉浸練、社會實踐深度用的立體化育人生態。二是方法革新,開創“三階遞進”教學模式。構建思政教育理論基礎框架,達成課程體系迭代以深化學生認知建構;模擬歷史場景,分析跨學科案例,達成教學方法突破以激活學生情感認同;將思政元素融入創新創業實踐,達成社會協同聯動以強化學生價值踐行。三是載體升級,拓展“全域融合”育人場景。通過物理空間重構,升級智慧教室,打造沉浸式育人場域;通過數字空間拓展,開發元宇宙思政社區,建立虛擬思政實踐基地;通過社會空間融合,成立政校企社\"大思政聯盟”,形成協同育人共同體。
(作者單位:湖南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