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713.365.1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15.003
Abstract:SincetheimplementationplanofHainanProvince's\"13thFive-YearPlan\"developmentof modernlogisticsindustry wasputforwardthedevelopmentoflogisticsstillcannotmettheneedsofnterprisesandsociety.Itisof greatimportanceto study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Hainan'slogisticsdigitizationpolicyandcreateahealthyinstitutionalenviroentfor thelogisticsindustryoffreetradeports.Thispapertakes37logisticsindustrypoliciesissedbythecentralgovernmetand Hainanastheresearchobject,usestextanalysismethodtostudythepoliciesrelatedtothedigitaltransformationoftelogistics industry,andconstructsaPCevaluationindexmodel,including9first-levelindicatorsand44seond-levelindicators,nd conductsquantitativeanalysisandcomparativeresearchon6typicalpoliciesisuedbythecentralgovernmentandHainanand finallyobtainsthattheaverage PMC indexis7.22,ofwhichtherearetwopolicieswithexcellet,goodandpassng grades.The studydrawsconclusionsfromthreeaspects:Fromtheperspectiveofpolicyevaluation,Hainanandthecentral governmnthave thesamepolicyscorelevelonthesametheme,indicatingthat Hainanandthecentral govermmenthavemaintainedaconsistent levelofpolicyformul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policyrelationship,thecentralpolicyisthemacrogudanceofHainanslogisticsdigitlization,highlightingtheoverallandstrategic,andthepolicyissuedbyHinaniseoperationaltransfomatioofthe centralpolicywhichhaslocalpertinence.Finall,fromtheperspectiveofpolicyperfection,theHainanpolicyfulleflectsthe urgentneedfordigitalization,andthepolicyishighlyoperable,butthedisadvantageisthatthe Hainanpolicylacksastrong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which may affec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Key words: Hainan free trade port; logistics digitization;PMC index model; policy text quantification
0前言
海南自貿港作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承擔著制度集成創新、先行先試的戰略任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提收稿日期:2024-07-04基金項目: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高校外語人才培養與產業集群融合發展研究”(HNSK(JD)22-31);海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海南自由貿易港商貿物流產業體系研究——基于‘一帶一路’區域合作”到“實施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物流政策和措施”。可見,物流政策是海南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省“十三五”現代物流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以來,海南物流依然存在如基礎設施仍明顯落后于其他沿海省份、靠泊技術不足、作業場所有限等問題。一些基本物流需求仍得不到解決,特別是物流園區建設、冷鏈倉儲以及進出島物流成本和效率問題,儼然成為了困擾企業、社會的突出問題。在當前數字化背景下,海南能否抓住自貿港發展機遇?把握好中央政策導向,結合海南的需求與定位,找準突破口,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決定了海南自貿港整體發展的進度和成效。基于此,研究海南物流數字化政策的優劣與不足,為自貿港物流業營造健康的制度環境至關重要。本文以自貿港物流數字化相關政策為研究對象,通過PMC 指數模型的量化分析,為自貿港物流數字化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和方向。
1文獻綜述
數字化轉型政策研究特別是量化研究是近年來隨著數字化轉型趨勢的加速而逐漸興起的一個研究領域。它旨在通過量化的方法,對數字化轉型政策的效果、影響因素以及發展趨勢進行客觀、科學的評估和分析。
從研究主題來看,主要集中于演進規律和動向軌跡研究、評政策工具評價研究、主題社會網絡分析方面的研究。王偉光等對31個省份的6項數字經濟支持政策進行文本挖掘,通過構建PMC指數模型,對文本進行區域化屬性分析,發現31個省份的數字經濟相關政策處于較完善的水平。陳美等運用LDA主題模型對24個省份的數字經濟發展相關文件進行分析,發現政策工具使用存在比例失衡和供給型政策工具依賴過多的問題。卜令通等對 2015—2020年中央和地方頒布的314項數字經濟相關政策進行詞頻、社會網絡分析及政策地理分布分析,并構建PMC指數模型,為地方出臺的六項典型政策進行量化分析。研究發現,長三角地區的指數得分高于其他地區,但地區一體化方面存在不足。白全民等用文本挖掘和聚類分析方法,對地區分布的24項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政策展開研究,并構建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55個二級指標在內的PMC指數模型。研究發現各省份政策在轉型路徑、支撐保障和政策工具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彭志文以北京市發布的17項文件為研究對象,運用政策工具、政策目標匹配模型對政策缺口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政策大類和細分類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結構失衡,且政策工具與政策目標不相匹配。諸葛凱等運用文本分析法和社會網絡分析法,對2000—2022年國家頒布的263篇相關政策,開展政策演進規律和動向軌跡方面的研究。
綜上所述,數字化政策的量化研究在近兩年呈現增長趨勢,主要的對象集中在地區或省份出臺的政策,或以國家層面出臺政策為研究對象開展的研究。從國家和地方的政策關系來看,地方政策應與國家政策是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關系,地方的政策制定需與中央保持一致性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基于此,本文以中央和海南出臺的37份物流業政策為研究對象,運用文本分析法對物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政策展開研究,并構建PMC評價指數模型,其中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44個,并對中央和海南出臺的六項典型政策進行量化分析和對比研究。可能的理論價值是以中央與地方政策對比的方式研究地方政策的優劣,為政策量化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評價海南物流數字化轉型政策的完善性和創新性,為政策制定提供更全面、更深人的價值參考是本文的實踐意義。
2研究設計
2.1數據來源
本文運用文本分析法對中央和海南頒布的物流數字化相關政策文本進行分析,選取2015年1月到2024年4月期間的45項物流政策,其中中央政策19項、海南政策26項,構建自貿港物流政策評價指標體系。政策文本收集分別主要來自國家政府網站、海南省政府網站、政府文件模塊中檢索標題和內容含有物流的官方發文,在此基礎上,刪除重復項以及內容與物流無直接關系的政策,保留“實施意見”、“實施方案”等類型的文件,刪除“公告”、“批復”等非正式的政策,最終得到37項政策文本。使用ROSTCOM6.0軟件對收集的物流政策文本進行預處理,首先將文本轉化為ANSI格式,然后進行詞頻分析,刪除無實際意義的詞,通過將含義相近的主題詞合并,最后根據詞頻分析得出60個高頻詞。
2.2指標體系構建
以Estrada構建的指標體系為基礎,參考張永安等已有研究成果,同時結合上述高頻詞構建政策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共構建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44個的政策評價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包括政策性質 (X1) 、政策時效 (X2) 、政策級別 (X3) 、作用方式 (X4) 、保障措施 (X5) 、政策內容 (X6) 、政策類別 (X7) 、政策客體 (X8) 、政策機制 (X9) 。根據政策的要素性質分為三組,第一組為政策屬性,其中包括二級指標 X1 、 X2 、 X3 ,主要反映政策的基本屬性和基本信息;第二組為政策措施,其中包括 X4 、 X 5、 X6 ,反應政策的執行方式和保障措施;第三組為政策對象,包括 Xγ 、 X8 ! X9 ,反映政策的受眾對象和機制方式。其中一級指標變量除 X3 和 X7 參考已有研究成果對二級指標進行設置,運用文本分析法為二級變量設置參數取值為0或1。如果政策內容滿足二級指標評價標準,則變量取值為1,否則為 0 參考宋大成等對一級變量的設置,將政策級別政策類型評價參數設置在[0,1]區間范圍內取值。自貿港物流數字化政策指標評價體系及評價標準如表1所示。
2.3 PMC指數計算
根據以上評價標準建立多投入產出表,多投入產出表作為一種分析框架通過二進制對二級變量進行賦值,其中主指標與表1的一級指標相對應,其二級指標無數量限制且重要性等同一級變量,通過二級變量的加權計算得出本文的多投入產出表。其次對一級變量取值,根據上文對指標賦值,并根據式(1)對二級指標加權,得到一級指標數值,最后將一級指標數值求和得到PMC 指數。
表1自貿港物流數字化政策指標評價體系及評價標準


式中:t表示一級指標; j 表示二級指標, Xt 表示一級變量指標的得分, Xtj 表示二級變量指標得分, T(Xij) 表示二級指標的數量。根據Estrada的政策等級劃分標準,PMC 指數得分劃分為優秀(9.99~8)、良好(7.99~6)、及格(5.99~4)、不及格(3.99~0)4個等級。
3實證分析
3.1樣本選取
對作為本研究對象的37項政策文本選取具有代表性的6項政策作為量化評價樣本,其中中央政策3項:《“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P1)、《“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P2)、《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P3);海南政策3項:《海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P4)、《海南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P5)、《海南省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實施措施》(P6)。
3.2指數計算
6份代表性政策文本的PMC指數計算結果見表2,其中PMC指數均值為7.27,其中2份政策為優秀等級、2份為良好等級,2份政策為及格等級。6份政策的排名從高到低依次為 P2gt;P5gt;P1gt;P4gt;P3gt;P6
表26份代表性政策文本的PMC指數計算結果

3.3結果評價
3.3.1整體評價
總體而言,從中央出臺三項文件的一級指標評分來看,三項政策分別評級為優秀、良好、及格等次,均比海南出臺三項文件的一級指標評分在同等次下得分略高。相同主題政策中央與海南政策比較而言,冷鏈物流主題政策P2比P5高0.35分,物流業規劃兩項政策P1比P4高0.14分,差距不大。內貿一體化兩項政策,中央和海南地方出臺的政策評分分別為5.79 和5.67,均處于及格水平。
政策性質方面,中央出臺的三項政策中,P1和P2在政策預測性方面都有獨立的章節,對現狀、問題及面臨形勢有較為詳盡的闡述。在海南出臺的兩項政策,P4、P5 在預測性方面表現更為具體,政策的監督性體現較為明確,中央出臺的三項政策都指出對物流市場和物流誠信體系的監督體系的建設,但在海南地方出臺的第四項政策中并未找到“監督、監管”相關內容。在政策引導方面,這兩類政策都較為充分的體現政府對企業、港口、商貿、冷鏈、交通等方面在中央宏觀層面的戰略規劃。和海南政策的具體體現領域較為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央層面政策內容中出現引導頻次較高,而海南地方層面把字面上的引導轉化為具體的實施細則。
保障措施方面,中央出臺的三項政策中,P2和P3在六項二級指標得分均為滿分,海南出臺的政策中,P4和P5項政策在六項二級指標得分為滿分。兩項政策的主要差異在于中央出臺的兩項政策在實施保障中對于法律保障明確體現,如P1項政策提出在物流資質許可、物流促進法的立法,以及完善國際物流、物流經營的信用監管體制和國際物流法規的配套,如陸路貿易規則體系和鐵路運輸的貿易融資等,而在對應的主題政策中,沒有相關立法或法制相關內容。
政策內容方面,中央出臺的三項政策均體現對于標準化的關注,海南的兩項政策P4項政策,提到對標國際物流標準 P5項政策,提出冷鏈物流服務的標準化建設,海南出臺的政策中并未找到具體的規劃內容。中央出臺的政策,如在P1項政策涉及到農產品冷藏車的標準化以及行業標準的修訂。信息化方面,中央出臺的政策有一項政策有內容上的體現,海南出臺的P4、P5項政策均有體現,但內外外貿一體化政策,中央和地方、海南地方均未找到相應內容,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海南出臺的三項政策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關注。而中央政策有兩項政策對于有關于數字化和智能化相關戰略規劃。
政策客體方面,中央出臺的PI項政策與海南出臺的P4項政策在政策客體的覆蓋面上比較一致,除公眾對象以外,政府、企業、快遞、港口、商貿、冷鏈、交通均有所涉及。P2項政策與P5項政策的主要差異也主要是對于公眾政策作用,P2項政策是六項政策中唯一一項將社會力量引入行業監督機制的政策。政策提出社會媒體、消費舉報、群眾參與的共治監督機制。另外,P2項政策還提出行業協會和第三方征信機構在新型監管機制中的作用,充分體現中央政策在政策制定的完善性和科學性。P3項政策和P6項政策在公眾、快遞、冷鏈等政策對象方面未有涉及,可能的原因在于兩項政策都不是物流業專項政策。
3.3.2分項評價
P2項政策評價等級為優秀,PMC指數得分為8.43,在六項政策評價中得分排名第一,政策性質,保障措施、政策內容、政策類型、政策客體、政策機制六項一級指標均獲得滿分。相較于其他五項政策,P2項政策提出三項監督機制,第一是對于冷鏈物流標準評估的監督檢查及實施效果評價。第二是通過行業協會和第三方機構完善信用監管機制,第三是強化社會媒體和群眾在冷鏈物流領域的監督舉報作用。關于數字化方面,提出三個宏觀層面的規劃,涉及多個數字化應用場景,如冷鏈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場站和載運全要素數字化以及冷庫的數字化試點。另外,在保障措施方面,政策提出冷鏈物流法律制度的細化完善,以及對冷庫用地的稅收優惠和冷鏈物流企業的融資支持及配套金融服務。
P5項政策評價等級為優秀,PMC指數得分為8.08,在六項政策中得分排名第二。政策對省內全國冷鏈需求、消費與供給規模進行了分析測算。對全國“十四五”期間冷鏈市場主要品類進口需求進行了年度預測,政策提出海關進口監管和冷鏈監管平臺的兩項具體舉措。體現政策在預測、監督等的性質屬性。另外。政策支持措施方面提出五項主要任務,其中包括監管供應平臺和數據交換體系在內的冷鏈物流公共數字平臺。規劃提出,該數字平臺將與中國海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對接,進而實現省際、國際的數據交換及互聯。在重點工程中,規劃提出楊浦全球最大集裝箱數字化碼頭以及冷鏈物流技術裝備的數字化要求和目標,因此在政策內容上獲得滿分,但在保障措施中,政策僅在物流監管以及相關內容中提出落實一項法規和一項規范,對于具體法制監督和相關法律保障并未見到具體闡述。
P1項政策評價等級為良好,PMC指數得分為7.89,政策性質、作用方式、保障措施、政策內容、政策類型、政策客體及政策機制得分均大于等于均值,其中保障措施方面的規劃非常完善,提出物流業法律保障和法制監督相關體系的建立健全,具體包括提高口岸、鐵路、機場等的運費透明度、向創新型物流企業拓寬金融支持渠道等多項規劃,因此該項指標獲得滿分。另外,政策客體方面涉及港口、航運、鐵路、物流、企事業單位,政策還對如國際物流、農村物流、商貿物流和冷鏈物流以及專業物流重點領域的政策做出詳細的規劃,因此該項指標得分較高。
P4 項政策評價等級為良好,PMC指數得分為7.75,9項二級指標均高于均值,政策對海南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有準確的把握。根據我國與亞太周邊國家的中間品貿易的增長空間和周邊港口飽和的情況,提出海南自由自貿港物流發展的預測判斷,但由于缺少相應的監督監管規劃,政策性質未能達到滿分。政策內容較為完善,對智能化、數字化規劃領域涉及多個方面,如物流服務體系和物流技術的數字化創新,多式聯運通道、口岸聯檢設施等港口機場設施體系數字化創新,以及國際化物流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等五個方面都提出數字化的具體功能和目標。另外,在政策內容上,僅提出對于快遞行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物流樞紐的智能化規劃,對陸港、港口、空港、陸地、邊境及商貿服務類物流樞紐的智能化規劃還不夠明確具體,對物流樞紐的數字化建設沒有涉及,可能的原因是在規劃制定時,我國物流基礎設施仍有不足,對數字化技術與物流樞紐融合尚未形成機制。
3.3.3中央政策與海南政策的比較
以十四五物流業規劃的中央和海南政策比較,通過P1項政策和P2項政策的雷達圖可以看出,中央的三項主指標政策屬性、支持措施、政策對象方面的完善程度,體現中央對現代物流體系的決策部署的科學性、宏觀性。海南政策中,預測性體現的較為完善,但監督機制有空缺。支持措施方面,法律保障并未體現,但政策對于數字化的關注相較于中央政策更為充分和具體,例如政策提出數字化多式聯運通道建設、東方楊浦數字化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航空口岸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各項數字化具體規劃,并將數字化與海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主要任務與重點工程緊密融合,充分體現海南省省委、省政府對物流業數字化的重視和科學部署。中央與海南政策對比雷達圖如圖1所示。
圖1中央與海南政策對比雷達圖

通過“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中央和海南P2項政策和P5項政策的雷達圖,可以看出P2項政策在所有指標評分均處于較高水平,政策制定的指導價值較高,對數字化的關注主要體現在政策將數字化作為冷鏈物流創新的首要目標,并提出對冷鏈物流全流程、全要素的數字化改造。海南政策對于數字化的關注體現在技術裝備的應用和數字化交換體系方面的具體規劃,以及在標準化工程中提出數字化碼頭和數字化冷庫及其他標準裝備。可以看出海南省出臺的政策P5是對中央出臺政策P2的具體化、本地化的體現,兩項政策都獲得優秀等級。
4結論與啟示
本文以中央和海南出臺的物流業數字化相關政策為研究對象,運用文本分析法構建PMC評價指數模型,并對六項典型政策做了評價分析,最終得出以下3個方面的結論:(1)從政策評價來看,六項政策有兩項達到優秀等次,有兩項達到良好等次,兩項為及格等次。海南與中央同一主題的政策得分等級一致,說明海南與中央的政策制定保持一致性水平。(2)從政策關系來看,中央政策是對海南物流數字化的宏觀引領突出整體性和戰略性,海南出臺的政策是對中央政策的可操作性轉化,具有地方針對性。(3)從政策的完善度來看,海南政策充分體現對數字化的迫切需求,政策可操作性強,但不足之處在于,海南政策缺少強有力的監督監管機制,從而可能影響政策的有效執行。
基于以上結論,本文得出的啟示包括以下3個方面:(1)海南自貿港建設為物流數字化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持和區位優勢,海南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在冷鏈物流方面雖然相對落后,但政策的數字化發展明確了海南物流的發展方向和動力。(2)通過政策推動,海南可以加快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實現供應鏈各環節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合作,提高物流效率,從而有效破解自貿港物流瓶頸問題。(3)海南的物流業政策應注重發揮協調機制,加強監督監管,在具體執行和扶持方面明確細則,加強實施力度。充分激發公眾力量活躍多主體經營格局,為海南物流業發展營造更健康的制度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偉光,宋洪玲.數字經濟支持政策工具的量化評價——基于省際層面政策的文本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23(6):97-107.
[2] 陳美,孫瑞乾.政策工具視域下我國省級數字經濟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基于LDA的主題社會網絡分析[J].情報雜志,2023,42(11):174-182.
[3]卜令通,張嘉偉.基于PMC 指數模型的數字經濟政策量化評價[J].統計與決策,2023,39(7):22-27.
[4]白全民,王倩,王東旭,等.地方政府支持產業數字化轉型模式及政策量化評價:以制造業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18):62-69.
[5]彭志文.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的“政策缺口”——基于北京市政策內容的量化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23(9):72-82.
[6]諸葛凱,何會濤,袁勇志.我國數字經濟政策演進與趨勢分析——基于政策文獻的量化考察[J].經濟體制改革,2024(1):24-32.
[7]ESTRADAMAR.Policymodeling:Definition,clasificationandevaluation[J].JoumalofPolicyModeling,213(4):523-536.
[8]張永安,耿喆.我國區域科技創新政策的量化評價——基于PMC 指數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4):26-31.
[9]宋大成,焦鳳枝,范升.我國科學數據開放共享政策量化評價——基于PMC 指數模型的分析[J].情報雜志,202140(8):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