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52;G712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15.040
Abstract:Intheprocessofcontinuousreformintheeducationindustry,theparticipationofindustrialenterprisesinruning scholsisincreasingdaybydayndtheschol-running mechanismisalsodeveloinginamorediversifieddirection.Thefuture trendthatcanbeexpectedisthateducationwillinevitablycloselyfocusontheindustrialdemandastheguidingdirection,and thenimplementacomprehensivereformofthetalenttrainingmode.Atpresent,takingthemodernlogisticsmanagementmajorof Beihai VocationalCollgeasatypicalexample,ithascarriedoutin-depthanddetailedresearchonthemodeoftheintegration of industryandeducation,andiscommitedtobuildingahighlyefectivetalenttrainingmodetatrealizesthedeepintegration ofindustryandeducationandenablesthecooperationbetweenscholsandenterprises.Underthecurrentactualsituation,the integrationrefomofindustryandeducationhassucesfullyenteredfromtheinitial\"icebreakperiodintothemorechallenging \"deepwaterperiod\",andhowtoefectivelyachievethesubstantiveanddeepintegrationofindustryandeducationinanall -roundwayhasundoubtedlybecomethekeycorepointtodeterminethesucessofthereform.Thispaper willcloselyfocuson thecomprehensive,systematicandin-depth explorationand research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and education.
Keywords:integrationof industryandeducation;Beihai Vocational Colege;logisticsmanagement;diversification
0引言
在這風云變幻、蓬勃發展的時代進程中,產教融合已然強勢崛起,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闊步前行以及教育創新的關鍵核心力量。猶如一座堅實穩固的橋梁,緊密地將產業需求與教育資源銜接起來,成功沖破傳統的藩籬,開拓出一片充滿無限可能的嶄新天地。2017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深化產教融合的主要目標在于循序漸進地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的程度,構建完備的多元化辦學體制,全面推進校企協同育人]。而《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于2023年6月8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其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解決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的問題,推動產業需求更優地融入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持續對人力資源供給結構加以優化。該方案規定,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要達到約50個,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使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以及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得以健全和完善,各類資金渠道對職業教育的投入穩定提升,產業需求更好地與人才培養全流程相融合,逐步構建起教育與產業統籌融合且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產教融合絕非僅僅是理念上的創新,更是實踐層面的積極開拓,是教育與產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必由之路。知識不再局限于書本和課堂,而是與實際生產、技術應用緊密相聯,孕育出大量的創新成果以及高素質人才,為社會的持續進步注人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向著更為輝煌燦爛的未來堅定邁進。
1產教融合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產教融合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關鍵層面來深入剖析。
1.1深度融合會持續深入
企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關系將會向著更加緊密且深入的方向邁進,絕不僅僅是浮于表面、淺嘗輒止的合作形式,而是會切實地在人才培養的每一個具體環節中達成全方位的融合貫通,無論是課程的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的全面開展,還是科研協作的深度推進等諸多方面,都將呈現出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嶄新局面。
1.2行業的引領效用將會更為顯著
各行業中那些處于龍頭地位的企業,勢必會在產教融合的發展進程中發揮出更為關鍵重大的引領性作用,以強大的帶動力推動整個行業在人才培養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實現全面進步與提升。
1.3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將大量涌現
除了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持續發揮作用之外,還會涌現出更多別具特色的合作形式,比如校校之間的合作、政府、產業、學校、研究機構多方聯動的政產學研合作等豐富多樣的模式,如此這般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地區以及不同領域所具有的獨特實際需求。
1.4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將會變得越發清晰明顯
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將會把更多的關注點聚焦于國際間的廣泛交流與深人合作上,其目的在于全力以赴地培養出具有廣闊國際視野以及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1.5技術驅動的力量將會不斷得到強化提升
通過對先進的信息技術諸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充分利用,將有力地推動產教融合朝著智能化、高效化的正確方向持續快速發展,從而為產教融合注入強大的科技動力。
1.6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將會進一步提高升華
教師不但要牢固地掌握堅實的理論知識體系,同時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深刻的行業認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出色地對學生進行全面有效的指導與培養。
1.7成果轉化的速度將會顯著加快推進
學校和企業合作所產生的科研成果將會以更快的速度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從而為產業升級以及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助推力,充分釋放出合作的巨大能量。
1.8區域特色將會展現得更為鮮明突出
不同地區將會依據自身所獨具的產業特點與優勢,逐步形成具有強烈區域特色的產教融合發展模式與路徑,打造出具有鮮明區域烙印的產教融合發展格局。
2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現代物流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帶來啟示
百世集團與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合作打造出了“產教融合數智化供應鏈生產型實訓中心”,開創了獨特的產教融合模式。其共建共管的現代物流產業學院引人生產型物流項目構建起命運共同體,在園藝資材項目中雙方分工合作。項目班學生以一年為期進行工學交替學習,期滿考核合格可獲證,且該項目極大地提升了教師多方面的專業能力。
2.1百世集團與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合作建成“產教融合數智化供應鏈生產型實訓中心”,塑造產教融合樣板
百世集團與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展開了緊密且深入的通力合作,憑借雙方的共同努力和智慧,非常順利地建成了在國內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產教融合數智化供應鏈生產型實訓中心”。與此同時,還成功塑造出了帶有極為鮮明的物流行業人才培養特色的產教融合全新樣板,其創新性和獨特性令人矚目。不僅如此,更是完美地實現了“產業鏈”、“技術鏈”與“教學鏈”這三鏈之間緊密的交互融合,使得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強化,進而成功構建起了一套科學合理且行之有效的產教融合良性循環體系。
2.2現代物流產業學院由雙方共建共管,引入生產型物流項目,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
現代物流產業學院乃是由天津交通職業學院與百世公司攜手并肩一同進行建設和管理的,通過積極引入具有實際意義的生產型物流項目,成功構建起了彼此相互交融、能夠共同生存和發展的校企命運共同體。
2.3園藝資材項目中學院提供場地和設備,百世擔風險,雙方共管理
通過校企雙方齊心協力共同實施深入的調研工作,現代物流產業學院成功引入了生產型物流項目,而且該項目在學校的校區內部得以建設完成,當教師和學生來到學校時,就仿佛置身于真實的企業環境之中,完全具備了實際運營所需要的各種條件,這無疑為教師團隊的創新發展以及學生實踐技能的有效培養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條件(見表1)。在園藝資材項目當中,學院更是慷慨地提供了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廣闊場地以及配套完善的設施設備(見圖1),而物流項目的經營風險則由百世公司勇敢地承擔起來,同時項目的運行管理工作由校企雙方共同負責,雙方攜手共進,共同推動項目的良好發展3。
表1遴選園藝資材項目分析

2.4工學交替、輪崗學習
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當中,校企教師和項目班學生齊心協力共同完成項目任務。項目班學生在生產型物流項目中進行為期一年的系統性學習,學生通過自愿報名并且經過企業嚴格的面試篩選后,分成若干個小組進入項目,采用工學交替、輪崗學習這種科學有效的模式,以“學徒”的身份認真完成項目中的各項作業活動以及模塊課程的學習,當期滿之后經過嚴格的考核且合格,便會頒發具有重要意義的“現代物流產業學院學習合格證”。大量的實踐充分證明,生產型物流項目所開展的這種極具創新性的教師團隊建設工作,對于大幅度提升校企教師的教學水平、實踐指導能力、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能力、競賽指導與教學資源開發能力、技術研發與社會服務能力等眾多專業能力有著極為顯著的積極效果。
圖1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產教融合數智化供應鏈生產型實訓中心內部

3職業學院物流管理的現狀
職業學院的現代物流管理專業于2007年應運而生,歷經多年的發展與沉淀,在2021年順應時代需求正式更名為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該專業成績斐然,不僅榮膺教育部首批物流管理“ 1+X ”制度試點專業的殊榮,還擁有著備受矚目的自治區級示范性實訓基地以及自治區級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項目,憑借其卓越的實力,如今已然成為職業學院極具代表性的高水平建設專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學院中熠熠生輝。
3.1課程建設
在課程建設的征程中,職業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將目光精準地聚焦于倉儲業務、運輸業務、采購專業技能人員、第三方物流服務業、生產物流服務業、國際貨運代理業務、電子商務物流業務、配送中心服務、快遞業務等豐富多彩的職業群。通過精心的規劃與設計,致力于精心培育出能夠在倉儲管理領域游刃有余地進行工作,在運輸調度方面展現出卓越才能,在采購管理上獨當一面,于第三方物流管理中彰顯實力,在貨運代理管理與電子商務物流業務處理中發揮關鍵作用,在配送中心管理上表現出色,在快遞網點布局與管控上展現高超技巧,以及在物流設備操作技能等相關崗位群或技術領域中大顯身手的復合型技能人才,為行業的蓬勃發展注入新鮮而強大的力量。
3.2實訓建設
談到綜合實訓,其清晰地分為校內和校外實訓這兩個緊密關聯的部分。校內的物流實訓基地猶如一座知識與實踐完美融合的寶庫,屬于備受贊譽的區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在這里,目前已經成功建成了智慧物流實訓室、物流沙盤實訓室、物流軟件實訓室這三個充滿科技感的軟件仿真模擬實訓室,宛如智慧的搖籃。此外,還有如物流客服實訓室、物流實訓綜合實訓室以及叉車實訓場等諸多實際操作場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實踐機會。而在校外實訓基地的精心打造上,本專業充分憑借順豐速運、京東物流、菜鳥物流等行業龍頭企業的強大優勢,堅持不懈地深化產教融合,成功塑造出獨具特色的校企“雙元”育人模式,宛如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著校園與企業,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3.3現代學徒制探索
現代學徒制作為產教融合模式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在2019年勇敢地邁出了探索現代學徒制模式的第一步。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探索過程中,主要圍繞著現代學徒制的評估體系展開深入研究,精心謀劃導師在指導學徒過程中的取證方式,認真對待對學徒的初始評估以及全力以赴地做好第一次取證的準備工作等關鍵內容進行全面構建。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試點,無疑是職業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宛如一面旗幟,鮮明地標志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已經昂首闊步地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同時也為探索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踏出了堅實的一步,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職業學院現代物流專業產教融合痛點分析
4.1課程與實際產業需求對接精度
產業發展迅速,新技術、新流程不斷涌現,而課程更新可能存在滯后性,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畢業后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最新要求。課程設計過于理論化,缺乏對實際工作場景中復雜問題和細節的充分考慮,使學生在面對實際產業工作時感到力不從心。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不能及時將產業中的變化反饋到課程調整中,造成課程與實際需求的脫節長期存在。
4.2校外實訓基地合作深度
企業可能因自身業務壓力、資源限制等原因,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與學校的合作中,提供的實踐機會有限或流于形式。雙方在合作目標、利益分配等方面可能存在分歧,影響合作的積極性和持續性。學生在企業實踐時可能得不到充分的指導和關注,導致實踐效果大打折扣,無法真正深入了解產業運作。
4.3現代學徒制推進難點
評估體系的不完善可能導致對學徒的培養質量難以準確衡量,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導師取證方式若不合理,可能引發導師積極性不高或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影響學徒制的順利推進。對學徒的初始評估不準確可能導致培養方案不適合個別學生,而準備工作不充分則可能導致后續培養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影響整體效果。
4.4資源協調與整合
校內與校外資源在管理體制、運作模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協調難度較大,容易出現銜接不暢的情況。缺乏有效的統籌規劃機制,導致資源不能得到最優配置和利用,造成資源浪費或利用不足。各方在資源協調與整合過程中可能存在溝通不暢、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影響合作效率和效果。
4.5師資隊伍產業實踐能力
教師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缺乏在企業實際工作的經歷,對產業中的實際問題理解不夠深人。學校缺乏對教師產業實踐能力提升的有效支持和激勵機制,導致教師缺乏提升實踐能力的動力。教師在教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參與產業實踐,進一步加劇了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
5職業學院現代物流專業產教融合可行性分析
職業學院通過多方面的舉措,在課程、實訓、制度探索等層面全方位推進產教融合,促進教育與產業的緊密結合、協同發展,為培養高質量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5.1專業底蘊深厚
歷經多年發展與沉淀,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為產教融合提供了堅實基礎
5.2課程精準定位
課程設置緊密圍繞多樣化的職業群,培養目標明確,與產業實際需求高度契合,這使得企業參與產教融合時能夠找到合適的對接點,學生畢業后也能快速適應工作崗位。
5.3實訓資源豐富
校內擁有自治區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包含多種先進的實訓室和操作場地,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良好環境。校外與順豐、京東等龍頭企業合作,借助其資源和經驗,進一步強化了實踐教學效果,企業也能從中挖掘潛在人才。
5.4積極探索機制
對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表明學院具有創新精神和改革意識,積極嘗試新的產教融合模式和方法,有利于推動產教融合向更深層次發展。
5.5專業影響力
作為高水平建設專業且榮獲多項殊榮,對企業具有較大吸引力,更容易促成產教合作。
6職業學院現代物流專業產教融合路徑搭建
6.1課程設置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
精心選定的倉儲業務、電子商務物流業務和快遞業務等課程,與京東業務的契合度極高。這充分彰顯了以企業實際需求為指引的人才培養理念。通過這樣的課程規劃,切實保障了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能夠無障礙地直接應用于企業實踐當中,進而顯著提升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這些課程猶如為學生搭建了一座通往企業大門的堅實橋梁,使他們能夠順利過渡到職場,為企業創造價值。
6.2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以致用
所實行的理論與生產交替的教學模式以及班級輪流制度,無疑是一項極具創新性的舉措。這種模式能夠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地在理論學習和生產實踐之間切換思維與角色。一方面,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理論知識,為實踐操作提供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他們又可以及時地在實際工作中對所學理論進行驗證和深度理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如此一來,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得到極大的鍛煉和提升,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和任務要求。
6.3實訓基地升級與企業深度合作
將校內實訓室成功升級為京東生產性實訓基地,這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意味著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真實、貼近企業實際運作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和訓練。而京東物流項目的強勢入駐,更進一步強化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緊密聯系,構建起一個多元主體協同合作的有機整體。通過這種深度合作,雙方的資源得到了充分的整合與利用,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和優質的學習與實踐條件,讓他們能夠在一個近乎真實的企業環境中成長和歷練。
6.4項目遴選注重多元化與實用性
在項目的遴選中,分析京東與校方具有8年的合作基礎,鼓勵企業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深度產教融合中的重要主體作用,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為院校提供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辦學機制等全方位的服務支持。遴選京東圖書微倉和客服等項目作為產教融合的切入點的選擇極具深意。這些項目涵蓋了物流產業鏈的多個關鍵環節,使得學生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參與不同的業務領域,從而有效地培養其綜合能力。同時,學校與企業在管理上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學校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為學生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教育引導;而企業則憑借其專業的運營能力,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學生的實踐操作提供有力保障。這種分工合作的模式,既能保障學生獲得全面的培養,又能確保項目的高效運行。圖書微倉和客服項目遴選分析如表2所示。
表2圖書微倉和客服項目遴選分析

6.5導師團隊融合多方優勢
企業導師與校內導師的有機結合,組成了極具特色的產教融合項目導師團隊。學生在這樣的團隊指導下,既能從企業導師那里獲取到最新鮮、最貼近實際的行業動態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又能在校內導師的耐心指導下扎實鞏固理論基礎。這種融合了多方優勢的導師團隊,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通過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的指導和引領,學生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7總結
職業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一直致力于推動教育與產業的緊密結合,通過與京東建立深人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和實習崗位,這種產教融合的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迅速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場景中,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推行的產教融合實施路徑展現出了顯著的針對性、創新性和可行性。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與整合,為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高素質物流人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這一舉措不僅為學生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注人了強大的新活力,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倪瑞菊.高職院校教師發展中心的建設現狀及對策[J].讀與寫 (教育教學刊),2018(12):61-62.
[2]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Z]. 2023.
[3]盛梅.國家級高職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實踐與研究——以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現代物流產業學院為例[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2,24(5):79-83,88.(上接第169頁)(8):71-75.
[8]陳雁翎,鮮逸峰,楊竺松.數實融合背景下我國數字人才培養的挑戰與應對[J].行政管理改革,2024(2):66-75.
[9]王艷.財經商貿類專業數字技能人才培養的價值、挑戰和優化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3(24):96-99.
[10]史春玲.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才供需匹配探究[J].財會月刊,2025,46(3):67-73.
[11]金志杰,張瑩.應用型高等院校如何培養數字工科人才?——基于瑞士五所應用技術大學的培養方案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4(28):86-95.
[12] 廣 孟天廣,嚴宇.文科實驗室:數字時代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設施\"[J].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24(2):21-30,157.
[13]李衛東,樂紋甫.新文科視域下數字經濟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北京交通大學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5(3):0-33.
[14] 劉青,周念利,胡吉亞,等.數字經濟人才培養的理論、實踐與建議——“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圓桌論壇[J].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報,2024,44(12):109-117.
[15]黃磊.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4,46(S2):227-229.
[16] 柳江.新形勢下數字經濟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3(6):150-154.
[17] 肖福流.基于 1+X 證書制度的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21(5):27-32.
[18]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2025-06-05].ttps://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68517.htm.
[19]單純,李艷鑫,張潤霖.協同創新下高校“一環三措”新質科技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4,4(24):119-128.
[20] 柯政,熊熙然.打通校企人才交流通道[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5(2):11-18.
[21]胡湘永,廖文和.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產學研深度融合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與協同機制[J].南京社會科學,2024(8):142-149.
[22] 中宣部,教育部.中宣部、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就《關于推進出版學科專業共建工作的實施意見》答記者問[J]中國出版,2024(1):8-9.
[23]張永宏,王泉,王驥.車聯網產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5(1):27-33.
[24]莊騰騰,孫欽濤.企業參與高等工程教育教學與課程內容改革:路徑與挑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1):92-98.
[25]張永杰,吳鈴,羅忠蓮.“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構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22(2):50-56.
[26]JAWORSKAAB,GABRYELCZYKR.Stimulating entrepreneurshipbyteaching accounting:Conceptand implementation[J].Reviewof Entrepreneurship, 2015,11(2):137-155.
[27]李海東.融合與創新: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23(3):42-51.
[28]趙丹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4,46(S2):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