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15.034
Abstract: Curiculumreformhasalwaysbeenoneofthecoretaskstopromote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 vocational education.Accordingtoteurrentproblemsof\"internationalfreightforwarding\"inhighrvocationalcollges,suchastecouseosi tioning,goalandevaluationaresimpleandvague,andthecoursecontent,structureandresourcesarediferentfromthereal worksituationofenterprises.Basedonworldskillfreightforwardingcompetition,basedonthecrossborderintegrationtheory thepathof\"coursecompeitionintegration”isesignedtointegratethefreightforwardingcompetio.Thispaperprobesintofive aspectsofcurriulumreform:Refomulatingcurriulumobjecies,improvingcurriculumcontent,constructinganddevelopingcurriculum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innovating 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um evaluation.
Keywords:integationoflessonsandompetitions;freightfowardingcompetition;iternationalfreightforwarding;currcure form
0前言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中的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部分,明確提出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通過“崗課賽證”創新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創新改進教學內容與教材等,強化德技并修、工學結合,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
“課賽融合”是“崗課賽證”融通的關鍵一環。本文通過分析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賽項與高職《國際貨運代理》的現狀與關系,找出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存在的問題,探究“課賽融合”下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改革,可服務“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研究,可為職業院校其他相關課程改革提供參照,同時為我國職業教育健康、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1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賽項與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
1.1貨運代理賽項
1.1.1貨運代理賽項介紹
2017年,貨運代理項目新納人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2020年,貨運代理項目新納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021年,貨運代理項目新納入各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各省職業職工大賽項目。這些賽項均與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賽項接軌,與企業真實工作情境高度匹配。
1.1.2貨運代理賽項競賽內容
職業院校貨運代理賽項參照世界技能大賽理念,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技術標準,參照世界技能大賽評分標準等規則,根據海運、空運真實貨代工作情景,設置工作項目/模塊,全流程模擬國際貨運代理工作需解決的問題,從組織管理、客戶關系、商務貿易、成本價格、信息和通信技術、應急管理六方面重點考核選手的職業能力與綜合素養。
1.1.3貨運代理賽項考核技能
貨運代理賽項涵蓋了貨運代理業務的全部核心技能要求,包括運輸路線設計優化、客戶溝通、合同與業務、保險、報關、成本與效益、跟蹤與監控、索賠、投訴處理等技能;同時要求選手具備全程采用英文與客戶交流溝通的能力,能完成運輸方案規劃、成本核算、客戶報價、訂單處理、運輸操作等工作,熟知貨物運輸方式、倉儲方式的利點;同時能夠根據情況變化實時優化既定的運輸方案,能夠辦理海關清關手續,能夠辦理檢查相關的票據、運輸憑證和貨物相關文檔,能夠處理客戶投訴或索賠事宜。
1.2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
1.2.1課程介紹
《國際貨運代理》是物流管理專業、貨運專業等相關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內容一般以海、陸、空運輸為主線,分項目/模塊,按照不同的運輸方式下貨代業務流程,對貨物執行運輸、儲存、配送、報關、保險等服務,將貨物送到收貨人手上;旨在培養學生在國際貨運代理各環節中營銷、信息處理、操作、溝通協調的等綜合能力,培養適合物流貨代行業企業需求的復合型、技能型人才。
1.2.2 課程存在問題
從現有的教材和實施的課程教學情況來看,高職院?!秶H貨運代理》課程的開展,大部分以海運、空運、陸運的貨代業務流程來設計,主要的教學內容為實務、流程、單證,但基本存在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資源與企業真實工作情景有差距,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課程評價單一籠統模糊等問題[3]。
(1)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課程評價單一籠統模糊
高職院校課程定位模糊,只介紹了本課程是XXX專業的基礎課或核心課,學時學分,及前后續課程;或者標準化模板表述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對接產業升級,沒有根據城市區域不同、服務專業群不同來定位。同時,高職院校的課程目標基本簡單停留在學生的知識傳授、技能培養層面,而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思維培養、綜合問題解決能力等,沒有明確提及;或者課程目標不明確,描述不具體,過于模糊,無法開展測評。還有,高職院校的課程評價普遍采用傳統平時成績 40%+ 考試成績60% 完成,平時成績來源于作業和課堂表現等,考試成績采用傳統的筆試,單一考核課程學習情況。課程評價單一只能部分考核專業知識掌握情況,無法有效考核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無法實現全面評價。
(2)課程教材、課程結構、課程資源與企業真實工作情景有差距
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教材大部分為紙質教材,內容與當前企業真實工作情景基本存在差距,大部分停留在原來的貨運代理崗位要求和標準,分為海陸空三種運輸方式的貨代業務,按照每種運輸方式的貨代業務流程設計內容:攬貨-銷售-操作。集裝箱選擇是目前貨代業務的關鍵點和難點,報價和異常情況處理是目前貨代業務的常見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關鍵內容,現有教材均出現部分缺失現象。同時,高職院校的課程結構也注重項目式結構,分為海陸空三種運輸方式的貨代業務,但基本直接進人攬貨環節,與當前企業真實工作環節有差距,沒有前期的咨詢,沒有港口航線等基礎知識的認知,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缺乏理論基礎,缺乏漸進式設計。還有,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基本停留在依據原有的教材建設的習題、課件、教案,也缺乏優質資源,課程資源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2課賽融合
2.1課賽融合的理念
“課賽融合”源于跨界融合理論。跨界融合是指將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技術、知識、元素與思維方式等融合在一起,并整合配置共享資源,形成新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對于教育上的融合,可以跨行業、跨領域、跨文化、跨時空、跨越教學工作的邊界,向外界學習并尋求多元素交叉的新型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也可以不同學科、不同地區的教師組成大小不一的、靈活的新型教研團隊。當代職業教育是開放性、多元性的,跨界融合是職業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罢n賽融合”是指將課程與比賽結合起來,通過對接比賽,將比賽融入課程教學,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實現綜合育人機制,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與素質。
2.2課賽融合的必要性
“課賽融合”是“崗課賽證”融通的關鍵一環。一直以來,世界技能大賽的人才衡量標準是各國培養行業技術人才的參考依據,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賽項為國內培養貨運代理人才提供參考依據,為貨運代理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指明方向。
從貨運代理賽項競賽內容看,競賽內容與《國際貨運代理》課程內容緊密貼合;從貨運代理賽項考核技能看,考核技能與《國際貨運代理》課程考核技能緊密貼合;而且貨運代理賽項匹配企業真實工作情景。由此可見,基于貨運代理賽項進行《國際貨運代理》“課賽融合”十分必要,能極大提高學生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素養以及職業綜合能力,提升職業教育質量。
2.3課賽融合的路徑
《意見》中的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部分,提出通過“崗課賽證“創新改革教學模式、方法、內容與教材等,實現綜合育人機制?;诂F行的貨運代理賽項與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現狀,融合貨運代理賽項,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課程評價等方面對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進行創新改革與改進。其中關鍵路徑在于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課程評價的調整與改進,對接融合貨運代理賽項的競賽內容、考核技能、評分標準等,以工作項目為載體,工作流程為主線,典型工作任務為切入點,形成“課賽融合”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并開發課程教材與資源,優化教學模式與方法。
3“課賽融合”下基于貨運代理賽項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改革探究
3.1 “課賽融合”修訂課程目標—注重培養職業道德和綜合素養
職業教育不是單一的學校教育和技能培訓,而是立足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所以,職業教育既是學歷教育,也是能力培育,也是終身教育。每一門課都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的一環。因此,課程目標既要注重掌握專業技能,也要注重提升專業能力,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綜合素養。
制訂《國際貨運代理》課程目標時,融合貨運代理賽項設計學生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職業素質,同時考慮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個維度制訂課程目標。課程目標修訂如表1所示。
表1“課賽融合”的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目標

3.2 “課賽融合”創新改進課程內容一—與企業真實工作內容匹配
2021年10月《意見》中第15條明確指出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課程內容,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典型生產案例及時納人教學內容。因此,課程內容應遵循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融人崗位標準、竟賽內容,將工作任務和項目轉化成為學習內容和任務。
設計《國際貨運代理》課程內容時,融合貨運代理賽項競賽內容——重點考核報價業務,高度匹配企業真實工作內容——各個任務之間有緊密的業務聯系,緊跟行業發展趨勢——越來越重視發展多式聯運,遵循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貨代業務操作前先有認知和基礎知識,以項目模塊設計課程內容:根據海、空聯運分為五大項目模塊,海運貨代業務為主,空運貨代業務和多式聯運貨代業務為輔,增加客戶咨詢、報價與異常情況處理內容,提煉25個典型工作任務。25個典型工作任務:國際貨運代理認知、國際貨運代理企業認知、一帶一路RCEP與國際貨運代理、貿易術語、運輸方式、港口航線、客戶咨詢、客戶會面分析、業務關系建立、集裝箱、班輪船期與訂艙、海運費、海運報價、集港/配送作、提單簽發、海運異常情況處理、空運基礎知識、空運報價、空運貨代業務操作、單證簽發、空運異常情況處理、國際多式聯運認知、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國際多式聯運路線、國際多式聯運貨代業務操作。
3.3 “課賽融合”建設課程教材與資源一校企合作建設教材與數字化資源
課程教材是是課程落地的載體、工具以及中介。目前,國家政策、經濟社會發展和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都引領驅動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強調地方、行業企業、學校三方協作,共同高質量完成教材的編寫與出版。課程資源在課程教材的基礎上建設新增。課程資源包括習題、視頻、課件、動畫、學習軟件等等,還包括數字化教材、在線課程等數字化資源?,F在是數字化、信息化時代,優質的課程資源能夠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素材,容易激發學生興趣,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個性化需要,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建設課程教材與資源時,融合貨運代理賽項技術規范文件和真題,聯合區域內貨運代理行業企業和相關部門,引人某貨運代理企業,引人企業真實貨代業務,引人貨代業務工作流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務,開發建設《國際貨運代理》教材。開發建設的教材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能力;每個典型工作任務保留傳統的知識儲備,增加相應的思政園地、微課、動畫、知識測試、技能訓練與競賽樣題等資源,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每個典型工作任務還提供學習目標、任務實施、任務評價等材料,從學生情感需求角度明確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同時,依據課程教材,建設新增微課、動畫、課件、習題等二維碼資源,方便學生隨時隨地掃描學習;建設在線課程,發布課前、課中、課后任務,方便學生線上線下學習,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個性化需要,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效果。
3.4 “課賽融合”創新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一任務式教學為主融合貨運代理賽項,根據設計的課程內容與建設的教材,課程教學以任務式教學為主。任務式教學共5個步驟:
(1)教師發布工作任務,發布的工作任務要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能力,難易度適中,盡量小、短、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列出工作任務的目標、條件、內容等關鍵性信息,并對工作任務簡要分析,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2)學生嘗試完成工作任務,教師適當指導。這個階段可由教師簡單演示步驟,大部分學生嘗試時會發現自己知識技能匱乏,一般很難完成任務;當然,也有部分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下完成部分工作任務。(3)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如果學生無法完成工作任務,就會提出類似“什么意思”這類知識型問題;如果學生部分完成工作任務,則會提出類似“怎么做”這類技能型問題。(4)學生查閱資料,理解掌握知識技能。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適當給以講解,更多時候引導鼓勵學生自學教材或查閱資料,獲得完成工作任務需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能。(5)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學生在理解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后,回到一開始的工作任務,繼續完成;可以繼續提出問題,繼續查閱教材資料,直到完成。
在《國際貨運代理》課程教學中采用任務式教學,不斷用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在不斷地完成任務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需要合作討論,需要與外界溝通交流,需要展示表達,培養學生合作溝通交流表達的職業素養。
3.5 “課賽融合”創新改革課程評價一探究多元化多維度全過程評價
課程評價是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是課程改革的終點,也是課程改革繼續向前發展的起點。融合貨運代理賽項的評價機制,結合課程目標與內容以及采取的任務式教學方法,探究多元化、多維度、全過程評價。(1)評價主體多元化,自評、他評和教師評三者結合,每個任務都采取多元化評價;(2)評價指標多元化,每個任務的評價指標均有差異,不同的任務采用不同的評價指標,25個任務共25個評價指標,例如,集裝箱任務的技能訓練評價指標放在箱型和數量的選擇是否正確,異常處理情況技能訓練的評價指標放在是否能安撫客戶,是否提出恰當的解決方案;(3)定性評價結合定量評價,例如,集裝箱任務的技能訓練評價指標,既有箱型選擇的定性評價,也有數量選擇的定量評價;(4)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個維度評價;(5)基于教學平臺和資源,從課前、課后和課中三個階段進行全過程評價,利用大數據,追蹤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目標的變化和最新學習情況,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實施差異化培養。
4結束語
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賽項與高職《國際貨運代理》課程緊密貼合,而且貨運代理賽項高度匹配企業真實工作情景,因此,基于貨運代理賽項進行《國際貨運代理》“課賽融合”十分必要。根據目前高職院?!秶H貨運代理》存在課程定位、目標、評價單一籠統模糊,課程內容、結構、資源與企業真實工作情景有差距等問題,基于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賽項,融合貨運代理賽項,修訂課程目標,創新改進課程內容與資源,創新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和探究多元化、多維度的課程評價等五個方面進行課程改革,以期實現綜合育人機制,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EB/OL].(2021-10-12)[2024-05-22].htp://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10/t20211012_571737.html.
[2] 杜鳳蕊,陳秋如.“課賽融合”視閾下《國際貨運代理實務》教學改革探究——基于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賽項[J].物流科技,2022(2):178-179.
[3]朱溪亭.實施“崗課賽證”融合的教學改革探究——以“國際貨運代理實務”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1(48):117-120.
[4]吳開宇.新職場應用文寫作與實踐的“內膽”:跨界融合——以“職場應用文寫作與實踐”課程包建設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20(3):59-62.
[5]徐涵,王啟龍.職業院校課程改革的特征、問題與建議——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課程改革”主題獲獎成果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26):29-35.
[6]王婧,徐涵.2010—2022年“崗課賽證”研究綜述:內涵演變、基本特征及前景展望[J].教育與職業,2023(6:93-99.
[7]王婧.高職院?!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模式探究——以S學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為例[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