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在家園共育的教育背景下,繪本閱讀是提高幼兒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當前部分家長雖已意識到繪本閱讀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篩選學習資源、增強親子互動等方面還存在不足。教師應當積極宣傳繪本閱讀相關知識,幫助家長有序開展家庭教育工作,陪伴幼兒完成繪本閱讀學習過程。幼兒園也可邀請家長參與家園共育活動,形成良性互動的教育合力,促使幼兒產生濃郁的閱讀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
一、概念淺析
(一)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兒園攜手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教育引導模式。它強調家庭和幼兒園應該統(tǒng)一教育戰(zhàn)線,進行針對性教育工作,提高繪本閱讀教學水平。以家園共育模式制訂相關教育政策,展開一系列教育活動,更能達到促進幼兒綜合發(fā)展的目的。
(二)繪本閱讀
繪本包含豐富多彩的圖畫和簡單易懂的語言,契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教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語言特點、認知水平、情感發(fā)展等綜合信息篩選優(yōu)質繪本,使幼兒在閱讀中獲取知識、增長見聞,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二、家園共育模式對繪本閱讀教學的應用價值
(一)提高幼兒綜合素質
在家園共育背景下開展繪本閱讀教學,能夠從能力、情感等多維度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幼兒可以閱讀感興趣的繪本故事,不斷獲取語言文字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繪本有助于充盈幼兒的情感世界,使其提高審美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準則。借助家園共育模式展開繪本閱讀教學,能夠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閱讀條件,促使幼兒積極探索繪本知識,把握故事的核心價值與情感寄托。
(二)達成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目標
對于幼兒園而言,積極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并以家園共育模式促進課程落實,能夠達成早期閱讀教學目標。幼兒園可以讓家長輔助幼兒完成繪本閱讀學習過程,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強化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待幼兒進入小學階段,也能更好地適應閱讀活動、理解閱讀材料。
(三)開展高質量家庭教育活動
以家園共育模式積極開展繪本閱讀教學,能夠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家庭作為幼兒健康成長和綜合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境和教育場所,直接影響幼兒人格的健全、個性的形成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需要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使其深刻意識到繪本閱讀教育對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輔助幼兒完成繪本閱讀學習過程。家長還可依托繪本開展高質量教育活動,幫助幼兒深度理解繪本內容,不斷拓寬閱讀視野,豐富閱讀體驗。
三、家園共育背景下幼兒繪本閱讀指導策略
(一)樹立家園共育意識,打好繪本閱讀基礎
要想高效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工作,幼兒園和家庭應當堅持有效溝通與密切配合,共同承擔幼兒教育責任,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一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教師需提供紙質或自然環(huán)境中的材料,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繪本畫面精美、色彩鮮艷,恰是滿足這一需求的有效載體。為了調動幼兒的情感,豐富幼兒的認知,教師和家長可以引導他們閱讀繪本,感受其中蘊含的知識內涵和藝術魅力。繪本短小精悍,包含一定數量的文字,能夠讓幼兒在閱讀中累積語言文字基礎知識,逐步提高語言文化素養(yǎng)。
教師和家長需建立互動意識,通過及時溝通共享教育經驗和成果,明確教育理念和方案,讓幼兒在學校和家庭中都能得到針對性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綜合發(fā)展情況制訂教育指導方案,幫助幼兒系統(tǒng)性學習繪本知識,不斷豐富知識儲備。教師應當記錄幼兒的閱讀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全程參與幼兒的成長過程。學校需要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和閱讀沙龍,提供繪本推薦和共讀指導,增強家長的參與感。家園共育能夠確保教育的連續(xù)性和持續(xù)性,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提高他們的閱讀積極性。
以《我媽媽》繪本閱讀教學為主,它通過簡單純樸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現了一位平凡又偉大的母親形象。教師可以在家長開放日當天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邀請家長與幼兒共同閱讀繪本,感受母親無私的愛。讀完后,教師需進一步講解繪本故事的核心思想,并鼓勵幼兒分享閱讀感受。這類教學活動不僅能強化家園合作,擴大教育合力,還能使幼兒感受到被重視和被認可,從而增進親子關系,促進家庭和諧。
(二)加強家園溝通,合理挑選繪本資源
繪本閱讀是開拓幼兒眼界、提高幼兒認知的學習方式。在家園共育模式下,教師和家長應當合理挑選繪本資源,讓幼兒在閱讀中廣泛涉獵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建立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全面的認知。這既能提高幼兒的閱讀自主性和積極性,又能幫助幼兒鞏固學習成果,跨越當前的發(fā)展水平,達到更高的認知層次。
繪本應當包含色彩斑斕的畫面和精彩生動的情節(jié),能夠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繪本主題應豐富多樣,涵蓋自然、科學、社會、情感等多個主題,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繪本核心思想應契合主流價值觀,能夠促進幼兒情感、社會性和道德等多方面的成長。針對小班幼兒,教師應當提供充滿新意且富含特色的繪本,如《大衛(wèi),不可以》《好餓的毛毛蟲》《拔蘿卜》等包含豐富的圖片資料和較少的語言文字,能夠讓幼兒產生閱讀興趣,并逐步認識一些簡單的文字。中班幼兒認知能力顯著提升,形象思維趨于成熟,適合閱讀情節(jié)更加復雜、內容富有想象力的繪本。例如,《花格子大象艾瑪》《猜猜我有多愛你》等包含鮮明的人物特征、突出的情感內容和明確的線索,能夠滿足中班幼兒的學習需求。大班幼兒邏輯思維開始發(fā)展,適合閱讀主題深刻、富含哲理的繪本。例如,《月亮,晚安》《彩虹色的花》《蚯蚓的日記》等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夠為大班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奠定堅實的基礎。部分家長雖已認識到繪本閱讀的重要性,但繪本挑選能力不足。為了提高家園共育效率,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教師需要通過家長會、微信群等線上線下互動渠道向家長推薦適合幼兒閱讀水平的繪本,進一步引導幼兒學習知識。
(三)提升家長認知,促進家園共育閱讀延伸
作為家庭教育的引領者和幼兒成長道路上的支持者,家長的個人認知和綜合能力直接影響家園共育效果。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多樣化的家園共育活動,提高家長對繪本閱讀教育的認知,有效促進家園共育閱讀延伸。例如,舉辦讀書月或讀書日主題活動,邀請家長積極參與,與幼兒共享閱讀的樂趣,增進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又如,依托《三只蝴蝶》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繪本講述了紅、黃、白三只蝴蝶在雨中共同進退的經歷,傳遞了團結友愛的價值觀。在活動中,家長需先帶領幼兒共同閱讀繪本,再在復述故事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故事情節(jié),提高幼兒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想象力。教師也要利用線上線下平臺推送繪本閱讀相關知識、科普閱讀教育理念,不斷強化家長認知,并鼓勵家長積極開展家庭閱讀活動,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教師還可鼓勵家長制訂家庭個性化閱讀規(guī)則,根據幼兒的閱讀需求、閱讀興趣和閱讀認知明確繪本閱讀的方式、時長、獎勵模式和懲罰模式,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閱讀活動。制訂家庭個性化閱讀規(guī)則能夠讓幼兒從小樹立規(guī)則意識,按照擬定的計劃完成學習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的繪本閱讀指導方法能夠提高親子互動效果,助力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四、結語
在家園共育背景下,幼兒繪本閱讀指導策略具有多樣化特征,強調家庭和幼兒園建立關于繪本閱讀教育的共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苯處熂纫鶕變旱哪挲g特點和認知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指導和支持,又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