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小學英語教學愈發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核心素養。傳統的碎片化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大單元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大單元教學以主題為引領,整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繪本以生動有趣的畫面、簡單易懂的語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優質資源。本文通過剖析大單元教學理念與繪本故事的融合優勢,從基于主題確定單元、整合繪本資源、創設情境開展活動、實施多元評價等方面提出具體策略,并結合實際案例詳細說明,旨在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可操作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大單元教學與繪本故事融合的優勢
(一)激發學習興趣
繪本通常以色彩鮮艷的畫面和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小學生來說,生動的圖像比單純的文字更具吸引力。例如,在學習動物相關的知識時,繪本BrownBear,BrownBear,WhatDoYouSee?通過重復的句式和色彩斑斕的動物形象,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各種動物,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種興趣能夠轉化為學習動力,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豐富教學內容
由于教材內容往往受到篇幅和教學目標的限制,繪本可以作為補充資源,豐富教學內容。繪本主題廣泛,包括生活常識、情感教育、文化差異等。在開展關于家庭主題的大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繪本MyFamily作為教學資源。繪本不僅介紹了家庭成員的稱呼,還描繪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系,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拓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三)培養綜合語言能力
繪本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語言情境。在閱讀中,學生需要綜合運用聽、說、讀、寫等多種語言技能。例如,在閱讀TheLittleRedHen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故事錄音,培養聽力理解能力,再讓學生模仿故事角色進行對話,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接著,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最后,讓學生根據繪本內容寫作,如改寫故事結局或續寫故事,提升寫作能力。
二、基于繪本故事的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
(一)基于主題確定大單元
1.分析課程標準與學情
在確定大單元主題前,教師要深入研讀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同時,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全面分析,包括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學習興趣、學習風格等。例如,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接觸英語,對簡單的日常用語和基礎詞匯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選擇貼近他們生活的主題,如“SchoolLife”“MyHome”等。
2.選擇合適的繪本故事
根據確定的主題,教師要挑選與之相關的繪本。繪本的選擇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水平,確保故事內容既有趣味,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以“Animals”主題為例,教師可以選擇繪本DearZoo展開教學實踐,它以簡單的語言和有趣的翻翻頁設計介紹了各種動物,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選擇TheFantasticMr.Fox。這一繪本語言更加復雜,情節也更加豐富,能夠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
(二)整合繪本資源,構建單元教學框架
1.梳理繪本內容
一方面,教師要對選擇的繪本進行細致梳理,分析其中的語言知識點、文化背景和情感教育元素。例如,在繪本TheThreeLittlePigs中,語言知識點包括數字、顏色、形容詞,以及簡單的句子結構;文化背景涉及西方的童話故事傳統;情感教育元素則是教導學生要勤勞、聰明,才能克服困難。另一方面,教師要將繪本故事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例如,在講授三年級上冊關于“Numbers”的單元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繪本TenApplesUp OnTop融入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玩數字游戲等方式加深對數字的認識和運用。
2.構建教學框架
根據整合后的教學內容,教師可構建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等要素的單元教學框架。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教學重難點要突出,圍繞學生的學習難點和關鍵能力點來確定;教學方法要多樣,結合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活動要具有連貫性和進階性,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引導學生達成教學目標;教學評價要全面,涵蓋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
(三)創設情境,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
1.情境創設
教師要圍繞大單元主題和繪本故事創設真實有趣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英語的魅力。例如,在開展以“Travel”為主題的大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教室布置成機場的場景,讓學生扮演乘客、機場工作人員等角色,通過模擬登機、詢問航班信息等活動,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交流。在閱讀繪本ADayintheCity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自己身處繪本中的城市,感受城市的生活氛圍。
2.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
閱讀活動:開展精讀、泛讀、親子閱讀等活動。在精讀繪本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故事的細節描寫、語言表達和情感傳遞;泛讀則可以讓學生快速瀏覽繪本,了解故事大意,培養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親子閱讀可以增進家長與學生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家庭英語學習氛圍。例如,在閱讀繪本TheVeryHungryCaterpillar時,教師可以先進行精讀教學,講解重點詞匯、句子和語法,再鼓勵學生展開泛讀練習,分享閱讀感受。
表演活動:讓學生將繪本改編成短劇進行表演,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還能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和團隊協作能力。例如,在學習繪本Cinderella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排練,將灰姑娘的故事搬上舞臺。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需要運用英語進行對話,模仿角色的語氣和動作,充分展現對英語的運用能力和創造力。
創作活動:鼓勵學生根據繪本內容進行創作,如改寫故事結局、續寫故事、繪制繪本等,培養創新思維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閱讀繪本TheFrogPrince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改寫故事結局,讓青蛙王子以不同的方式變回王子,鍛煉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實施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1.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
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模式。形成性評價聚焦學生學習進程,涵蓋課堂表現、小組合作參與度、作業完成質量等方面。教師可借助課堂觀察、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等手段收集學生學習信息,并及時給予反饋與指導。終結性評價則主要通過考試、測試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予以評定。例如,在一個大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組織單元測試,綜合考量學生在整個單元學習過程中的課堂表現、小組合作情況和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評價。
2.評價內容全面化
評價內容不僅要囊括語言知識和技能,還需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等方面的發展。例如,在評價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除評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程度外,還要考量學生在小組中的參與度、溝通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又如,在評價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時,重點關注學生是否領會故事傳達的情感和文化內涵。
3.評價反饋及時有效
教師需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至學生,使其明晰自身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對于學生的優點應給予充分肯定與鼓勵,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針對存在的問題,要提出具體改進建議和指導,助力學生不斷完善和提升。例如,在學生完成繪本創作作業后,教師需在評語中指出作品亮點,以及存在的語法錯誤、表述不清等問題,并給出修改建議,讓學生依據反饋進行修改完善。
三、基于繪本故事的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本案例以冀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Seasons”單元為依托,結合繪本TheLittleBear'sYear開展大單元教學。
1.教學目標
第一,掌握與季節相關的詞匯,如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等;理解并運用描述季節特點的句型,如“It’s...in...”等;了解不同季節的活動和習俗。第二,通過繪本閱讀、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提升聽說讀寫和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觀察、思維和創新能力。第三,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2.教學過程
(1)課前導入階段
教師通過播放一段關于四季變化的視頻,引導學生回憶對四季的印象,引出單元教學主題“Seasons”。隨后,展示繪本TheLittleBear'sYear的封面,讓學生觀察封面上的小熊,猜測繪本內容,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2)繪本閱讀階段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繪本TheLittleBear'sYear,講解繪本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子。在閱讀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繪本畫面,理解小熊在不同季節的活動和感受。例如,在閱讀春天的部分時,教師提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is thelittlebeardoing?”讓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和思考問題,理解春天的特點和小熊在春天的活動。閱讀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最喜歡的季節及其原因。
(3)知識學習階段
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與季節相關的詞匯和句型進行系統講解,并讓學生運用所學句型進行描述。例如,教師展示一張夏天的圖片并詢問:“What'stheweather likein summer?”學生回答:“It's hotinsummer.”兩人一組,互相描述喜歡的季節。
(4)拓展活動階段
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拓展活動。首先,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模仿小熊在不同季節的活動,并用英語進行對話。例如,一組學生扮演小熊和它的朋友,在夏天去游泳,他們可以這樣對話:“A:Let’s go swimming.B:Great!It’s so hot today.”其次,讓學生根據對四季的理解繪制一幅四季圖,并在圖上標注出每個季節的特點和自己喜歡的活動。最后,讓學生以“MyFavoriteSeason”為題寫一篇短文,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季節。
(5)課后評價階段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在課堂表現方面,觀察學生的參與度、發言情況和小組合作情況;在作業完成情況方面,評價學生的繪畫作品和寫作短文,從內容、語言表達、書寫規范等方面進行打分和評語。教師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存在問題的學生提出改進建議。
3.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大單元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激發,課堂參與度明顯提高。在閱讀繪本和開展拓展活動時,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然而,部分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參與度不高,個別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關注班級內每位學生的發展情況,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輔導。
(二)案例二
本案例以冀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AnimalsontheFarm”單元為依托,旨在讓學生掌握農場動物相關詞匯,如cow、sheep等;運用簡單句型描述動物,如:“Thisisa...”在教學中,教師先以農場動畫視頻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隨后,講解繪本DownontheFarm,引導學生認識動物。最后,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用單詞卡片介紹動物。教學后,學生對動物詞匯和表達掌握較好,但個別學生在描述時存在語法錯誤。后續教學需加強語法練習,豐富小組活動形式,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將繪本融入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能夠以生動有趣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知識。它還能輔助學生理解抽象的英語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四、結語
通過基于主題確定大單元、整合繪本資源構建教學框架、創設情境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及實施多元評價等策略,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核心素養。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求合理選擇繪本,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讓繪本在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課題“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BY[2024]G25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