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閱讀是滋養幼兒心靈的重要源泉,是終身學習的基石。在樂活課程理念引領下,讓閱讀自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圍繞自
主閱讀、親子共讀、師幼共讀,營造“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的良好閱讀氛圍,激發幼兒閱讀興趣,養成愛閱讀、樂閱讀的良好習慣。
一、自由自在地閱讀,燃自主閱讀之趣
興趣是閱讀的主要動力,0一6歲是培養閱讀興趣的關鍵期。為此,我們圍繞開放的閱讀環境、豐富的閱讀行動,支持幼兒自由自在地閱讀,從而點燃濃厚的閱讀興趣,愛上閱讀。
(一)開放、自主的閱讀環境,讓閱讀興趣隨時發生
美國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認為,環境可以產生激發效應和塑造效應。
幼兒園的大廳里、走廊上、活動室內、圖書閱覽室中,擺放著隨處可見的繪本,每一個角落都是充滿童趣與書香的棲息地。幼兒可以在藤椅上、沙發上、軟墊上、帳蓬里找到喜歡的地方,或獨自專注沉浸地讀,或與同伴邊讀邊竊竊私語,或與“大朋友”愜意共讀。處處有書讀,時時可閱讀,幼兒在無拘無束的環境里沉浸式閱讀,潛移默化中讓閱讀興趣慢慢滋養。
(二)豐富多彩的閱讀行動,讓閱讀興趣自由蔓延
1.好書分享,愛上閱讀
有的人為了讓幼兒愛上讀書,會在書頁上涂抹蜂蜜,以此來激發幼兒讀書的愿望和興趣。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分享行動,支持幼兒將好書、好故事相互分享。
在班級自主發起的“小小發言人”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自主報名、自由選擇好書推介、講述故事、表演故事等不同方式,分享好書、好故事;在走廊的圖書漂流驛站中,幼兒可以自主商量規則、借閱、登記,讓書香四溢飄至每個家庭中;在一年一度的圖書義賣大集中,幼兒可以將閑置的圖書作為義賣大集的“商品”,讓小小圖書匯聚成愛,以不同的形式分享到每個同伴手中。
豐富多彩的好書分享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足夠的時間、足夠的圖書,點燃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熱情。
2.繪聲繪色,玩轉閱讀
幼兒有一百種語言,閱讀的方式也有一百種。每一本繪本都是一部精彩的童話劇,每一個幼兒都是富有表現力的表演家。他們進行著無窮遐想與裝扮,一個紙箱子,綁在身上就變成了龜兔賽跑的“烏龜”;幾個紙箱搭在一起就變成“小豬的家”;一條絲巾,時而變成斗篷、裙子,時而又變成尾巴…在快樂的同伴互動故事表演中,《小鼴鼠借耳朵》《三只小豬》《跑跑鎮》等不同的繪本故事天天在上演。幼兒體驗著繪本故事帶來的語言“張力”,不斷發展著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
此外,寶貝書屋里的自制圖書及書簽、圖書醫院等,從不同的視角支持著幼兒,拓展著幼兒閱讀的可操作性。幼兒可以自由地想一想、編一編、畫一畫、做一做,調動多感官閱讀體驗,與書親密互動。

(三)靈活多樣的激勵,讓閱讀熱潮不斷涌動
閱讀興趣的持續深入,離不開多種方式的激勵,其中榜樣帶動、適時獎勵則起到推動的作用。
云平臺展示:借助微信公眾號推送“小小朗讀者”“親子故事吧”等故事分享欄目,鼓勵幼兒以音頻、視頻等自選方式在園級平臺分享好故事,讓閱讀興趣不斷“濃起來”;小書蟲行動:鼓勵幼兒將讀過的好書積極存入“閱讀銀行的存折”中,并定期推選“讀書之星”“書香家庭”等,提升幼兒堅持閱讀的積極性,讓閱讀熱情“卷起來”;愛的禮物:每年六一,精心挑選幼兒喜歡的、適合的繪本,作為愛的禮物送給幼兒。幼兒拿到童年最有“味道”的禮物,閱讀動力隨之“足起來”。
多樣的激勵方式,讓幼兒的閱讀興趣就像浪花般此起彼伏,閱讀熱情持續高漲。
二、沉浸互動地閱讀,享親子閱讀之樂
如果說幼兒園是閱讀的先行地,家庭則是閱讀的主陣地。當家長和幼兒共讀一本書時,很容易讓幼兒覺得讀書是一件非常快樂事情,進而更愿意自發閱讀。
(一)同心同行,明確親子閱讀重要性
為調動家長參與親子閱讀的積極性,我們結合線上線下多途徑宣傳其重要性。一是線上暢通渠道,讀而有知。開通親子閱讀專欄,通過公眾號宣傳,給班級群注入閱讀“強心劑”,鼓勵每一個家長了解并重視親子閱讀。二是線下多形式互動,讀而有思。通過家長沙龍、家長組織、家長會等多形式,引導家長相互蓄能,了解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鼓勵教師以案例式切入,進一步分析親子閱讀重要性;邀請專家專業把脈、深度解析親子閱讀深遠意義,讓親子閱讀理念和行為達成一致。這樣家長便能從重視親子閱讀,逐漸過渡到養成良好的親子閱讀習慣。
(二)有效互動,提供親子閱讀支持
親子共讀,是家長陪伴幼兒成長的過程。推動親子閱讀高質量開展,離不開家園的共同攜手、有效支持。
一是好繪本推薦。結合《3一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相關目標要求,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向家長推薦繪本。小班以貼近生活、短小有趣、易于理解、頁數偏少的內容為主;中班以能引發幼兒共鳴、科學性與社會性較明顯的內容為主;大班以具有一定挑戰性、包含情感元素、滲透培養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培養獨立能力的內容為主。這些繪本能夠激發幼兒閱讀興趣,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自然滲透教育意義。
二是開放借閱空間。幼兒不僅可以在幼兒園隨時隨處閱讀,還可自主借閱喜歡的繪本,帶回家和家長共同閱讀,享受美好陪伴,留下珍貴回憶。
三是親子共讀錦囊。通過閱讀聯結愛,是親子共讀的核心。親子閱讀推進中,在保持共讀初心的基礎上,如何提供高質量的親子共讀體驗?我們在收集家長親子共讀困惑的基礎上,定期推送親子共讀錦囊,實現閱讀有愛、伴讀有方、深讀有慧。
錦囊一:最美一平方。我們倡議家長創設溫馨的親子閱讀角,打造“最美一平方”。地方不在大,關鍵在溫馨舒適;書不在多,但須有序分類擺放;軟墊、帳篷、一盞柔和的臺燈照亮了這片寧靜而溫暖的閱讀天地,讓親子共享靜謐閱讀好時光。
錦囊二:親子閱讀有方。我們立足兒童視角,支持家長進行高質量閱讀,讓閱讀成為日常居家生活的一部分。共讀時光:倡議家長和幼兒約定好親子共讀的時間,每次閱讀不一定很長,但是一定要認真專注;生動朗讀:鼓勵親子共讀時通過改變語調,結合面部表情生動地分享繪本內容,吸引幼兒;畫里有“話”:引導家長結合繪本畫面基本元素、情緒情感、象征意義、細節、畫面關系等多方面,引導幼兒積極互動、表達;讀玩互動:適時將故事與音樂、游戲、角色扮演相結合,豐富閱讀的趣味性。讀后拓展:閱讀不是讀完了事,良好的閱讀體驗可以延展更多興趣,畫畫、手工、觀察、實驗等興趣也會反過來豐富閱讀體驗。
(三)多元參與,豐富親子閱讀體驗
家長是幼兒閱讀最好的引領者和陪伴者。我們開展了親子故事會,引導家長化身“特別的老師”和幼兒分享好故事;利用午間爸媽電臺,鼓勵家長自主報名,用一段溫暖、動聽的聲音,開啟溫馨的午睡時光,伴隨甜美的故事入睡;借助草坪故事會,鼓勵家長拓展閱讀的場域,和朋友、小伙伴快樂相聚,與自然擁抱,共享好故事。
此外,我們聯動社區中的家庭服務站,面向2—3歲幼兒組織有趣的早期閱讀活動。社區積極助力,從閱讀場地、圖書數量等給予大力支持,使親子閱讀活動走進社區,從娃娃抓起。多樣的親子閱讀體驗,讓家長的親子閱讀熱情持續升溫。幼兒從熱愛閱讀開始,慢慢建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持之以恒。
三、生動有趣地閱讀,潤師幼共讀之慧
教師是幼兒的閱讀伙伴,在一日生活中更容易捕捉幼兒的興趣需求。讓我們開啟共讀之旅,在生動有趣的互動中享受快樂,啟迪幼兒的閱讀智慧。
(一)隨“遇”而讀,閱讀內容有選擇
生活中,幼兒總會遇到千奇百怪的經歷。教師會有選擇地借助繪本力量,和幼兒一同發現新的成長契機。針對打傘的經歷,教師充分利用幼兒對雨傘的關注,借助繪本《章魚先生賣雨傘》開啟了一場匹配雨傘與動物特征的奇趣之旅;針對理發的經歷,教師和幼兒共同走進《蘿卜先生的理發店》,發現不同蔬菜的創意發型,感受理發創造的快樂,豐富理發的經驗。當繪本與成長相遇,教師需要憑借的智慧的眼睛和大腦,善于觀察、識別、思考、選擇適宜的繪本內容,以“繪”引趣、啟智,讓幼兒邂逅不同的閱讀體驗。
(二)隨“趣”而讀,多元互動有策略
一是有效提問,“慧”閱讀。教師需要靈活選用拓展性提問、觀察性提問、描述性提問、猜想式提問等多種提問類型。例如,充分挖掘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教育價值,向幼兒提問:“母雞蘿絲都到過哪些地方?為什么沒有被狐貍吃掉?”引導幼兒觀察故事情節,將薄繪本讀出“厚”智慧。

二是動動玩玩,趣體驗。幼兒是天生的游戲家,繪本中也蘊含很多“玩起來的元素”。例如,閱讀完《好餓的毛毛蟲》,幼兒會用各種材料拼擺創意的毛毛蟲,“毛毛蟲七十二變”誕生了。在別樣的體驗中,他們得以收獲獨特感受和多元發展。
三是意猶未盡,拓經驗。幼幾會選擇喜歡的形式,創造性地將經驗延伸到一日生活中。例如,繪本《我也要打車》有趣的搭車場景引發了幼兒的游戲興趣,幼兒會自主用不同的方式搭建車,和伙伴學習座位和乘車人數的關系;繪本《一園蔬菜成了精》詼諧有趣的童謠充盈著無暇的想象,幼兒會用繪畫的形式進一步想象創作:“豌豆角兒咧嘴笑,豌豆苗兒壓彎了腰。”他們相互分享著奇思妙想,建構著個人經驗體系,成為閱讀的主人。
四、結語
小時候的書香陪伴會反哺成年后的我們,成為一生中美好的回憶。通過自主閱讀、親子共讀、師幼共讀等多元方式,幼兒園營造了良好的書香氛圍,激發了幼兒參與閱讀的興趣,使其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了閱讀深度。步履不停,閱讀不停,將協力支持幼兒與圖書對話、與自己對話、與世界對話,使其沐浴在悠悠的書香中,獲得持續發展的能量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