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以往學習文件、剖析案例的方式,這種沉浸式體驗方式更加新穎有趣,參與性和互動性更強。\"參觀完位于成都市錦江區的“普規普紀·難忘的一課\"數字化沉浸館,一名干部很有感觸。
為有效破解教育形式單一、枯燥乏味的難題,成都市錦江區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創新路徑,通過數字化沉浸精準施教、資源整合串珠成“廉”,多維度推動干部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人腦入心。
紀法教育“大課堂”成“打卡地”
錦江區紀委監委銳意創新,聯合區委黨校、區屬國有企業錦江發展集團,在傳統授課基礎上,重磅打造了“普規普紀·難忘的一課\"數字化沉浸館,實現教育模式的轉型升級。運用AI數據分析,動態篩選出“查處多、易觸犯、后果重\"的80余種違紀情形及典型案例,打造行進式、互動式課堂,變“泛泛而學\"為“重點精學”。堅持分層分類原則,聚焦兼職兼薪等共性問題以及不同系統領域、人員類別的個性風險,“分餐\"式創編14個專題教案,按需精準匹配教學內容。創新推出3D互動答題、心理拓展游戲、彈幕打卡,以及具有廉基因的經典幻影成像短視頻“清風鑒古今”、具有廉動能的爆款互動游戲“清風猜猜樂”,寓教于樂、寓學于趣。同時推出移動精講課堂,選派優秀講師開展“移動”授課,打破傳統紀法教育的時空限制,將紀法教育課堂主動“送出去”,有效擴天了教育的覆蓋面和便捷性。

據了解,普規普紀館分“溯源流、明方向、立規矩、普規紀、答疑惑、強免疫\"6個篇章,通過看、聽、游戲參與等形式,著力成為豐富、樂趣、智能的紀法教育“大課堂”,年輕黨員干部\"打卡地”。現已被成都市委黨校納入現場教學點。截至目前,共接待區內外400余批17000余人次到館學習。
文化陣地發揮聚合效應
“普規普紀館內紀法內容豐富多樣,還有各種趣味活動,讓大家在參與和互動中,增強紀法教育的浸潤力、吸引力,促進參學者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值得一提的是,其周邊還匯聚了豐富的在地文化資源。”錦江區紀委常委、監委委員周婧介紹。
普規普紀館周邊有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館、李劫人故居紀念館、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館等10余處文化陣地資源,區紀委監委將這些寶貴資源串珠成“廉”,精心設計了不同時長的多元教學“套餐”,形成了強大的教育合力。同時,積極探索校館合作路徑,著力打造思政課學習基地、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志愿者實踐基地,大力開發面向中小學學生、民營企業、社區群眾等不同群體的教育內容,滿足不同參學群體的多樣化教學選擇,增強學習教育的精準性、浸潤性和實效性。
為進一步強化干部教育培訓,提升隊伍能力素質,錦江區紀委監委積極探索豐富干部知識體系、提升干事本領的方式方法。實施“三學\"(專家傳學、骨干精學、青年博學)能力提升項目,搭建“錦紀論劍”論壇,持續提升干部專業素養。創新推出“班間十分鐘\"微課堂,利用碎片化時間分享工作經驗、生活智慧,營造\"人人主講、處處課堂\"的共享學習生態,目前已推出13期,覆蓋500余人次。同時,將數字化新興場景應用與大眾多元學習需求深度融合,應用國產大模型打造智能對話系統\"灌錦·小紀”,構建千萬級紀法知識庫,創制《紀法字典》等實用工具,提供全天候智能查詢服務。目前該系統已接人成都市政務辦公平臺,實現了黨紀法規“手掌書\"式便捷學習。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豐富載體、創新形式,讓學習教育更具針對性,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嚴守紀律規矩,推動形成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奮勇爭先的干事創業生動局面。”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者單位:成都市錦江區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