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內部招聘舞一事爆出至今,涉事產品線的招聘,一直都處于暫停狀態。\"在該產品線上的員工告訴記者,今年3月11日,華為多個產品線的負責人在招聘外包人員時幫助被招聘人員考試并獲利一事爆出后,華為迅速對涉事人員予以處理。72名華為正式員工及19名外包派遣員工,被予以除名、辭退、勸退、降級降薪、通報批評等懲處。深耕獵頭行業多年的秦和則表示,此前,某頭部互聯網大廠爆出腐敗后,他們半年間緊急幫該企業招聘了一百多人,替代了整個涉腐團隊。
邁入21世紀,互聯網以驚人的速度茁壯成長。從2010年到201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經歷了一個“黃金十年”。但過快的成長暗含隱憂,高速發展期的“野蠻生長\"為腐敗提供了溫床,也正是在這一年,互聯網發展進入相對平緩期,多家民營企業,尤其是互聯網高新企業,在內部掀起了反腐風暴。
今年5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聯合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反商業腐敗檢察工作白皮書(2020一2024)》(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商業腐敗案件多發領域從傳統行業逐漸向互聯網、人工智能、電商平臺等高新科創行業轉向。華為、阿里等多家互聯網高新企業都逐漸展開了大刀闊斧的反腐行動,先后組建內部反腐部門,陸續定期向公眾通報公司內部的反腐進展,并逐步引入科技手段,以期應對日趨嚴峻的腐敗形勢,反舞弊問題迫在眉睫。
從“捂蓋子\"到“揭家丑”
“本月初,我司剛發布了反腐的內部公告,指出多人在職期間嚴重違反公司制度及勞動合同約定,個別員工及供應商負責人涉嫌違法犯罪,涉及多個部門,美術部是貪腐重災區。\"7月1日,知名游戲公司完美世界針對反腐調查發布內部公告,該公司多名涉事人員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一名員工告訴記者,“震慢作用還是挺強的,我周圍不少同事都在討論此事。\"次日,嘩哩嘩哩也發布了一封內部郵件,通報了原游戲合作部總經理張某敏的違法行為,稱其在B站工作期間存在嚴重的職務犯罪行為,并表示該人員已經被公安機關依法逮捕。
民營企業業務復雜,權力分散、利益誘惑大。而相比體制內的多重監督體系,民營企業中“監督缺位\"現象明顯,這也導致民營企業中的腐敗舞弊行為往往金額大、危害性大。
互聯網高新企業存在和傳統行業相似的商業腐敗狀態,主要包括職務侵占、非公受賄兩種形式為主的權力尋租。但虛擬資產是互聯網企業資產的主要形式,現金、研發支出、銷售收入是這類企業最重要的三大指標,而這些領域尋租空間遠超傳統企業。相較而言,這些企業更關注流量舞弊、數據造假等新型腐敗。
“這類企業在營銷推廣等虛擬方面投入較大,這一塊又極易被腐敗和舞弊侵人。\"秦和告訴記者,去年,某大廠一年收入千萬左右的高管及其團隊被查,就是因在推廣營銷時,收取廣告費回扣。“該高管暗示自己的團隊,讓其選用特定的一家廣告公司進行推廣,這家公司中標后便會通過第三方公司給予該高管回扣。但因分贓不均,團隊里有人向大廠的監察部門舉報,案件得以曝光。”
《白皮書》中的一組數據顯示,涉互聯網企業內部人員貪腐犯罪案件中,大廠員工貪腐案93件,占比 73% ,涉案金額1.84億余元,占比 60% ,個案平均涉案金額197萬余元。
如今,隨著刑法修正案、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的出臺,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重視內審、監察工作。就反腐而言,相比于體制內和央企、國企,民營企業態度更為謹慎,不同企業對待反腐的態度也不一樣,但像騰訊、美團、百度等互聯網高新企業,大多非常愿意進行廉政企業宣傳,每半年或每年都要主動、自愿公布自身反腐成果。\"四川發現律師事務所企業反舞弊調查中心執行主任王江表示,頭部互聯網高新企業引領著反腐理念,從“捂蓋子\"到“揭蓋子”,腐敗不再是“家丑”。
“互聯網高新企業在科技反腐領域非常注重大數據與信息化的運用,借助技術創新手段,有效提升反舞弊工作的效率和精準性。\"常峰所在的全面融合AI技術,并將多類先進科技手段引人企業內部調查與風控領域,主要服務于企業監察、內審、風控、合規、法務、信息安全等部門。“這些企業對科技反腐的需求愈發注重個性化和智能化,期望通過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來滿足其特定需求。此外,企業還希望借助科技手段,推動反舞弊工作實現常態化和制度化。”
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預防
“但互聯網高新企業的犯罪群體往往掌握一定技術手段,能夠逃避一些監管手段。\"秦和說。《白皮書》指出,商業腐敗犯罪人員總體呈現基層化、年輕化、高學歷化等特點,經理級別及以下人員占 82.9% ,犯罪時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的占 73.7% ,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占 61.4% 。秦和也表示,在他接觸到的案例中,不少人會通過繞開公司網絡、利用虛擬貨市交易等手段行賄、受賄,方式多樣且隱蔽,事前監督和事后查證都很困難。“這為企業反舞弊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腐敗群體反調查意識顯著增強,舞弊手段日趨隱蔽、日益復雜,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已經成為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重要問題。面對高學歷、高技術的腐敗群體,傳統的監督模式早已失效,互聯網高新企業亟需建立一套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針對性強的反腐敗長效治理體系,而破局之道,便藏在大數據、AI等科技的深度應用中。
“新興民企主要通過構建大數據風控系統、利用算法技術進行異常交易監測和關聯圖譜分析等方式來應對腐敗問題。例如,騰訊、阿里等企業借助自研的天數據風控系統鎖定可疑行為,字節跳動則依托機器學習和算法驅動實施反腐措施。\"常峰告訴記者,則是圍繞數據收集、分析與調查,運用大數據建模、天數據分析、電子數據提取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推出了多類反腐相關軟件。
如今,民企反腐已逐漸從事后查處、被動應對,轉向事前預防、主動預防。“大數據分析、AI、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使得腐敗行為更易暴露。當前,能夠通過建立合規體系、數字化審計等手段提前規避風險。\"常峰表示,通過整合企業內包括財務、采購、銷售、人力資源等多個部門的數據,并使用數據清洗和驗證技術剔除無效和錯誤數據后,通過大數據預警分析技術,建立完善的數據模型和算法,進行深度分析,發現異常模式和可疑行為。“如此,便能精準識別問題線索,及時發現并預警潛在的職務犯罪與腐敗舞弊行為。”
華為無疑是互聯網高新企業中的反腐領頭羊之一。華為很早就意識到,腐敗和管理是伴生關系。華為不會因腐敗而不發展,也不因發展而寬容腐敗。2011年,華為正值迅速擴張之時,內部卻發起了“怠惰18問”。2018年11月,華為又發布了《改進工作作風的八條要求》,發布后要求全員對照檢查,開展內部整風。當時,華為掌舵者任正非表示,“我們像雙翼的神馬,飛馳在草原上,沒有什么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唯有我們內部的惰怠與腐敗。”
秦和近年來幫助某大廠在華為“挖”走多人,“華為內載的反腐系統及監察部門人員,都可以說是業內頂尖。這個大廠需要華為的這些員工幫助他們梳理內部反腐機制,并搭建內部反腐體系。”
既依賴技術也靠體系化支撐
除華為以外,字節跳動也是數據驅動的AI反腐技術典型代表,其核心算法技術不僅能夠運用于商業模式,也運用于內控、內審及監察的場景。從2017年年初開始,字節跳動的審監部門建立了只為內審部使用的數據庫,并用約1年時間將業務數據接入數據后臺后,再做可視化的數據呈現,審計人員可以從海量數據里面檢索出所需數據,該部門的IT審計組一旦發現數據異常,便會及時轉給調查組。“現在許多民企都會使用這套流程,AI前端發現舞弊線索后,便由調查組進行判斷、篩選,呈交領導,由領導決定是否追蹤、徹查。\"秦和說。
對于互聯網高新企業而言,反腐不能僅靠技術,還需體系化支撐。事前預防只是第一步,如何應對新型腐敗手段的變化,事發時如何及時控制、解決等諸多問題皆待解決。“我們需要及時了解新型腐敗手段,并確保技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要求我們必須密切關注行業動態與趨勢,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和溝通,及時調整并優化技術方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挑戰。\"常峰表示,一直在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與創新,確保技術的先進性的同時,助力企業構建覆蓋“事前預防一事中控制一事后處置\"全流程的風險管控體系。
“曾有一家國內頂尖的互聯網企業找到我們。該公司業務廣泛,在各個業務模塊,職員不合規的行為和事件較多,違規風險高,且因其企業文化崇尚信任、自由、開放,調查人員接到內部投訴后,感到有些棘手。\"常峰告訴記者,該公司通過的數據分析系統,發現雇員確實存在違規行為,并成功掌握了相關證據。“在進行內部調查的過程中,還協助該公司發現了其他職員違規行為,為公司挽回了巨大損失。”
此外,他們還發現了該公司企業流程和規章的新問題,發揮出科技反腐的“長尾效應”。“在問題惡化前介人,避免不可挽回的后果,企業調查的核心不僅是對業務的保護,也要保護員工。通過分級預警機制和透明化運營,既能及早發現問題,又能減少員工抵觸情緒。最終目標是營造‘體檢式監督'文化一一就像定期體檢防大病。關鍵在于預防為主、保護優先。”
“科技反腐工具也需要與公司合規文化和誠信文化深度融合。”常峰表示,從技術工具到制度體系,互聯網高新企業反腐已進入“全流程、全覆蓋\"的綜合治理階段。“科技反腐不是讓企業與員工對立,而是幫助干部和企業健康發展。”(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