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江
字恩碩,號福來,一級美術師,文學碩士。1971年出生于四川省南江縣,現居香港。
近三十年來,為社會各界創作書法作品上千件,美術作品近三百件。大熊貓繪畫作為國禮贈送給五十多位國家領導人和國際友人,作品多次被國家級、省部級單位選送至各國展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個人畫展2次,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辦國際政要大熊貓作品專場5次,在多地參加書畫展20余次。60件大幅熊貓山水作品先后被多個國家級、省級會議場所和貴賓廳選用,熊貓藝術作品享譽海內外。
作為當代著名大熊貓畫家,吳長江的作品在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上兼具深厚造詣。在當代藝術領域,他以其獨特的大熊貓繪畫藝術脫穎而出,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使者。其作品不僅展現了大熊貓的可愛與靈動,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寓意,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
個人藝術成長的逐夢之旅
1971年2月,吳長江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的一個貧農家庭。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但他自幼在父輩的影響下,與毛筆字和圖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時候,家中沒有多余的錢購買繪畫工具,他就用樹枝在地上畫畫,用舊毛筆蘸清水在紙上練字,這份對藝術的執著,在艱苦的環境中依然熾熱。中學時期,幸得石文格先生的悉心指導,吳長江開始系統地學習書法。石文格先生嚴謹的教學態度和深厚的書法造詣,為吳長江打開了書法藝術的大門,讓他在書法的世界里開始了最初的探索。
1989年至1991年,對吳長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三年。他參加了啟功書法高級研修班,有幸得到啟功先生的親自指導。啟功先生的書法風格獨特,講究筆法的精妙和結構的嚴謹,同時又注重作品的神韻和氣韻。在研修班的學習中,吳長江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啟功先生的書法精髓,每天都花費大量時間臨摹啟功先生的作品,仔細揣摩每個筆畫的起承轉合,每一個字的結構布局。經過兩年的刻苦學習,他的書法技藝得到了質的飛躍,不僅掌握了啟功先生書法的外在形式,更領悟到了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氣質,為他日后的藝術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藝術風格演變與技法創新
吳長江的藝術之路從書法起步,繪畫生涯則始于對山水畫的深入探索。1995年,在著名畫家侯德昌、白雪石等老師的鼓勵與指點下,吳長江開始主攻大山水、牡丹、工筆大熊貓等創作。2000年,又拜師蘇士澍先生。在蘇士澍先生的指導下,對書法與繪畫的融合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為了畫好山水畫,吳長江經常深入名山大川進行寫生,背著畫具,翻山越嶺,尋找最能打動自己的山水景色。在黃山,他被那奇松、怪石、云海所震撼,為了捕捉到黃山瞬息萬變的美景,常常在山頂一坐就是一整天,不顧風吹日曬,仔細觀察山峰的形態、云霧的流動、樹木的姿態,將這些自然之美深深地印在腦海中,回到家中再用畫筆將其一一呈現。在張家界,又被那獨特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所吸引,那些高聳入云的山峰、幽深的峽谷、清澈的溪流,都成了筆下的素材。
通過不斷寫生和創作,吳長江的山水畫技藝日益成熟,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常常以高遠、深遠、平遠相結合的視角,構建出氣勢恢宏的山水圖景。畫面中,巍峨群山層巒疊嶂,或高聳入云,直插天際;或連綿不絕,向遠方無限延伸,仿佛沒有盡頭。山脈的走勢如龍蛇游走,雄渾而靈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山腳下,蜿蜒的江河奔騰不息、浩浩蕩蕩,與群山相互映襯,共同構成一幅極具張力的山水長卷。吳長江的山水畫,如《“一帶一路”江山攬勝圖》,以簡練筆墨勾勒山河磅礴氣勢,給人壯美震撼之感;《國色天香牡丹圖》,在色彩和運筆上獨樹一幟,將牡丹的風姿綽約展現得淋漓盡致,提升到展現大國雄風的時代高度。
當將目光聚焦到“大熊貓”這一題材上后,吳長江開啟了獨特的大熊貓繪畫創作之路。他以土生土長的四川人的天然優勢,深入研究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特征,力求將大熊貓的神韻通過畫筆精準呈現。
在技法上,他創新地融合了中國傳統工筆與寫意山水畫的精髓,以細膩的白描勾勒輪廓,精準地描繪出大熊貓的外形,線條流暢且富有表現力;再通過層層暈染,讓大熊貓的絨毛纖毫畢現,表現得生動逼真,獨特的大熊貓梳毛筆法讓人仿佛能觸摸到大熊貓真實的柔軟毛發。他以竹林、山水為背景,描繪大熊貓在其間嬉戲、進食的場景,使畫面充滿詩意與情趣;用山川意境,烘托大熊貓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讓觀者仿佛置身于大熊貓的自然家園。
在色彩運用上,吳長江巧用大熊貓黑白相間的毛色特點,以簡潔而純粹的黑白兩色為主色調,通過墨色的深淺變化來表現大熊貓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在一些作品中,還會巧妙地融入一些淡彩,如用淡淡的綠色來描繪竹子,使畫面更加生動鮮活,同時增添清新自然的氣息。這種獨特的色彩運用,既突出了大熊貓的憨態可掬,又展現出中國傳統繪畫中墨分五色的獨特魅力。
創作文化內涵與精神表達
大熊貓作為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早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在吳長江的創作理念中,大熊貓是和平、和諧與友善的象征,它們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正是中華民族崇尚和平、追求和諧共生精神的生動體現。他將大熊貓的這些特質放大,希望借助大熊貓這一可愛的形象,促進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讓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包容與友善。
他的作品常常展現大熊貓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大熊貓在竹林中嬉戲、覓食,與周圍的山水、樹木融為一體。這不僅是對大熊貓自然生活狀態的描繪,更蘊含著吳長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的深刻思考。同時,他還致力于同為“中國雙寶”的金絲猴的創作。在當今社會,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日益顯著,他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喚起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護意識,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共同維護地球家園的和諧美好。這種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關注與倡導,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也契合當代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
從精神層面來看,吳長江筆下的大熊貓還象征著一種樂觀向上、積極生活的態度。無論面對何種環境,大熊貓總是保持著那份憨態可掬,它們的生活簡單而快樂。吳長江將這種樂觀精神融入作品,鼓勵人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多少困難與挫折,都要像大熊貓一樣,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這種精神力量,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能給予人們心靈慰藉和鼓舞,引導人們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社會文化傳播與藝術價值
如今,吳長江的大熊貓繪畫作品在藝術界和社會層面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成為傳播中國文化、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使者。他的作品多次被文化和旅游部、外交部等重要部門選送到聯合國總部、法國盧浮宮、東京國家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等世界知名文化場所展出。這些國際舞臺上的亮相,讓吳長江的大熊貓繪畫作品吸引了全球目光,使世界各國人民有機會領略到中國大熊貓文化的獨特魅力。每一次展覽,都如同一場文化盛宴,讓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沉浸在大熊貓的可愛與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在聯合國總部的展覽,向世界各國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包容與和平理念;在法國盧浮宮的展出,則讓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他的作品還先后被贈送給各國政要,承載著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跨越國界,傳遞到世界各地。當這些畫作被呈現在各國領導人面前,它們不再僅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更是四川乃至中國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國內,吳長江的作品同樣備受關注。他先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個人畫展2次,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辦國際政要大熊貓作品專場5次,在香港、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參與書畫展20余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在欣賞了他的大熊貓作品后,親自提筆寫下“國寶工匠”,這不僅是對他藝術成就的肯定,更是對傳承和弘揚大熊貓文化的鼓勵。此外,他的六十幅大山水作品被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西昌高鐵等重要場所選用,這些作品裝點著連接各地的公共空間,為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在人員流動如此頻繁的地方,吳長江的作品成為展示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旅客在匆忙的旅途中,也能感受到中國藝術的魅力和中國文化的獨特韻味。
吳長江不僅通過作品傳播文化,還積極投身藝術教育,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創作經驗和技巧傾囊相授。無論是在專業藝術院校開展講座,還是舉辦繪畫工作坊,他都耐心地引導學生觀察大熊貓的形態與神韻,教導他們如何運用色彩和筆觸展現大熊貓的可愛與靈動。不少學生在他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大熊貓繪畫的精髓,踏上藝術創作之路,為大熊貓藝術的發展培養了新生力量。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大熊貓文化,吳長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積極組織各類與大熊貓文化相關的展覽和活動,為大熊貓藝術的交流與發展搭建了廣闊平臺。通過這些活動,更多人得以接觸和欣賞大熊貓繪畫,感受到大熊貓文化的獨特魅力,進而激發大眾對大熊貓保護和大熊貓文化傳播的關注。
藝術貢獻、傳承與文化交流
2022年,在四川省兩會上,吳長江提交了一份《關于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中推進協同保護實現協同發展的建議》,針對國家公園建設中存在的認識誤區、主動性和創新性不足等問題,提出著力“管理協同”、建立社區可持續發展機制、探索公益組織參與建設機制等建議,致力于推動藝術行業的規范化和健康發展。他積極參與各種藝術行業協會的工作,為制定行業標準、規范行業行為、維護藝術家權益等方面建言獻策,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呼吁社會各界關注藝術事業的發展,為藝術行業的繁榮創造良好的環境。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藝術界同行們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之際,吳長江受北京冬奧組委會之邀,圍繞冬奧題材深入采風,將大熊貓形象與冰雪運動完美融合。精心創作的12幅冰雪大熊貓作品,涵蓋滑雪、滑冰、冰壺、冰球等多個冬奧會項目。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還通過國際媒體的報道,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讓全球觀眾看到中國藝術與奧林匹克精神結合的獨特魅力,為冬奧會增添了濃厚的人文藝術色彩。
當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來臨,吳長江再次投身創作,歷時半年,創作了18幅“運動大熊貓”油畫作品。他深入研究大運會的18個賽事項目,采用油畫透視比例結構,讓畫面更具情景感與運動感。為突出“成都元素”,他用色彩濃淡表現大熊貓優雅姿態,用形態塑造彰顯運動精神,借光影關系呈現體態之美,將大熊貓的“萌”與大運會的活力巧妙結合,有力地詮釋了成都大運會精神,讓大熊貓“萌”化了無數觀眾的心。以動感藝術向成都大運會獻禮,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青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中國文化的創新活力。
除此之外,吳長江還為多個重要主題創作了作品,傳遞出個人對國家的赤子之心。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他創作了21米長卷《百只大熊貓長卷圖》,以大熊貓象征“小我”,以其棲息地作為歷史背景,表達對偉大的黨、祖國和時代的美好祝愿,彰顯“大美中國、生態中國、紅色中國”,通過大熊貓群像象征團結奮進的民族精神。
結語
吳長江以其出色的繪畫藝術成就,不僅在藝術領域占有了獨特的地位,更在文化傳播、藝術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作品通過精湛的技法、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積極的精神寓意,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使者。在未來,期待吳長江繼續以畫筆為媒,弘揚大熊貓文化,推動藝術傳承與創新,為文化交流搭建更廣闊的平臺,讓大熊貓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