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雅安文旅集團攜手域上和美集團打造的全球首部真實還原大熊貓歷史與現狀的大型史詩劇《熊貓歸來》作為雅安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標志性作品,不僅填補了大熊貓主題舞臺劇的市場空白,更以創新科技與生態文化深度融合的模式,為文旅演藝行業樹立了新標桿。
在地IP的史詩級表達
《熊貓歸來》以第四紀冰河時代為背景,以“回歸自然、敬畏生命、守護家園、生生不息”為主題,以一只來自遙遠星球的大熊貓尋找家鄉的故事為主線,呈現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奇幻之旅。該劇以雅安作為大熊貓科學發現地的獨特身份為根基,通過科幻敘事重構大熊貓族群800萬年的生存史詩,巧妙地將地域文化升華為人類共同關注的生態議題。劇中“外星大熊貓重返1869年”的設定,既致敬了科學發現的歷史時刻,又以時空穿越的戲劇張力連接古今,實現了“活態文化”的創造性轉化。這種將硬核科普(模式標本產地知識)與軟性藝術表達相結合的方式,為傳統文化IP的現代表達提供了新范式。
全劇共分為“母星地球”“1869”“至暗時刻”“走向新生”“熊貓歸來”五個篇章,生動展現了雅安深厚的大熊貓文化底蘊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堅定決心,不僅重現了1869年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雅安首次科學發現大熊貓并將其推向世界的歷史瞬間,還深情講述了雅安保護生態環境、放歸大熊貓的感人故事。巧妙地將科幻元素融入現實主義故事,引領觀眾從宇宙宏觀視角去觀察與思考人類所處的地球家園,理解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帶給觀眾觸及心靈的觀演感受。
沉浸式演藝的技術革新
這部備受觀眾期待與好評的劇目,由中國文旅演藝界素以創新精神著稱的劉方祺擔任總導演。劉方祺導演的每一部作品都展現出非凡的創造力與獨特視角。2013年,他因改編與執導南派三叔經典魔幻小說《盜墓筆記》舞臺劇版備受關注;2016年,他又以驚艷之姿呈現中國首部雨果獎獲獎小說《三體》的多媒體科幻舞臺劇;2017年,執導連年位居暢銷書排行榜首的東野圭吾小說《解憂雜貨店》改編的話劇,細膩地詮釋出原著中溫暖治愈的情感;2021年,他投身大型浸沒式冒險秀《亞丁·藏地密碼》的創作,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神秘藏地的魅力;2022年,由他導演的賽博國潮秀《成都·花重錦官城》,以極具創意的賽博游戲方式,將成都這座城市的代表元素巧妙融合。如今,他帶著全新力作《熊貓歸來》再度出擊,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觀演體驗。
該劇制作團隊以“技術參數碾壓好萊塢”的魄力,構建了全球領先的熊貓主題光影空間:12層立體轉臺與2800平米超清巨幕和大型智能升降舞臺形成“水陸空”三維敘事,突破了傳統舞臺的物理邊界。演出序廳的大熊貓浸沒式光影空間,呈像面超10個IMAX巨幕,達到了2500平米,配合機械吊掛矩陣的“貼頭皮”設計,實現了觀眾從“觀看”到“卷入”的體驗躍遷。
30臺3萬流明激光投影機打造的冰河世紀場景,配合極光雷電特效與自編程燈球,形成動態視覺交響。這種裸眼4D效果既避免了穿戴設備的體驗割裂,又保持了敘事的流暢性,技術應用具有行業示范意義。
文旅融合的生態系統
該劇精準把握了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熊貓家園”建設理念,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鏈。通過“參觀—觀劇—體驗”的動線設計,將碧峰峽等自然資源轉化為文化消費場景,破解了雅安“過境游”的痛點,實現了消費閉環。
創新推出的“觀演前導課+沉浸式觀劇”模式,將熊貓相關知識融入課程,并設置幕后探秘環節,把威亞體驗等轉化為研學內容,使文旅項目兼具知識傳播功能,實現教育增值。1.5億元預期收益中,衍生文創和周邊消費占比顯著,證明其成功激活了“演藝+”的復合價值,實現經濟乘數效應。
未來展望
自春節首演以來,該劇平均上座率超90%,累計接待觀眾超3萬余人次,成為親子游、家庭聚會的熱門打卡地標,既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稱贊其顛覆了傳統舞臺演藝的概念,是難得的創新力作,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作為高科技重投入項目,如何保持技術的領先性和穩定性,持續優化內容吸引復購,以及在非節假日維持穩定客流,是長期運營的挑戰。在震撼的視聽體驗之外,如何更深入地挖掘大熊貓文化、生態保護的精神內核,平衡娛樂性與思想性,是進一步提升藝術高度的方向。如何持續優化《熊貓歸來》IP,使其衍生品、教育活動等更具吸引力和獨特性,形成更強大的品牌黏性,值得深入探索。
未來可進一步挖掘大熊貓與古蜀文明、茶馬古道等雅安文化符號的關聯,強化地域文化辨識度。考慮引入AI實時渲染技術,使每場演出因觀眾互動產生獨特劇情分支。亦可開發多語言AR導覽系統,配合“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助力劇目成為對外文化輸出的載體。
《熊貓歸來》是一部具有創新性和影響力的舞臺劇,它既是一部技術驅動的視聽奇觀,更是一次生態人文主義的當代宣言。正如謝飛等導演的評價,其價值不僅在于演藝形式的革新,更在于為中國文旅產業提供了“內容科技化、科技藝術化”的鮮活樣本。相信隨著后續運營的深化,《熊貓歸來》有望成為繼《只有河南》之后,又一個彰顯文化自信的文旅融合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