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迎來新軍訓
當聽到老師說我們“五一”將進行為期四天三晚的軍訓時,我心里不免生出幾分抗拒與忐忑之情來。一來,這次軍訓會占用我難得的假期;二來,我已經是一名大三的“老年人”了,習慣了悠閑的大學生活,哪里還經得住高強度的訓練?
但學院決定的軍訓不會因我的主觀意志而取消,我最終還是坐上了前往校外訓練基地的大巴。我們一行共有十六個人,除了一名帶隊老師,剩下的同學都同時入選了學院和企業聯培的一個項目。因為我們共同經歷過一年的項目培訓,彼此間都很熟悉,所以在車上,大家有說有笑,而負責我們軍訓的教官們看起來也十分的和藹可親。我想,或許軍訓這件事并沒有我想的那么糟糕?
然而,我很快就被“打臉”了。一到訓練基地,車上還笑瞇瞇的兩位教官立刻換了一副面孔。他們迅速地給我們分發了物資和軍訓服,讓我們回各自的房間放好行李,十分鐘后再到大廳集合。
在教官急促有力的命令中,我漸漸感受到了這次軍訓的嚴肅與壓力。
麻利地放好東西后,我們快速地到大廳集合。接下來,教官給我們講軍訓這四天的規矩——早上七點鐘集合后進行晨練,七點半吃早餐,吃完早餐繼續訓練……另外,每天離開房間前需要整理好內務,如被子要疊成“豆腐塊”、桌上不能有垃圾等,在我們晨練時,另一位教官會和老師一起檢查我們的內務,并在晚上綜合每個人一整天的表現進行打分。
當聽到每天早上七點鐘就要集合時,人群中頓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抱怨聲。對習慣了熬夜晚起的大學生來說,早上六點鐘起床、按時吃早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教官可不慣著我們,他給了我們一個凌厲的眼神,瞬間就讓我們噤若寒蟬。
是夜,我和一塊住的朋友聊到了接下來的訓練,雖然兩個人皆帶了幾分緊張,但不得不承認,盡管這些軍訓規矩聽起來如此嚴苛,我們的心里還是有著小小的期待,畢竟,這算是我們平淡的大學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調味劑。這一晚,我和朋友默契地在十一點熄燈睡覺,為了保證明天早上能按時起床,我們兩個人還定了五個鬧鐘。
體力訓練、智力訓練,居然還有辯論賽?
第二天早上六點半,刺耳的鈴聲把我們吵醒。還在睡夢中的我緩緩睜開眼,入眼的是陌生的房間、陌生的床,我不禁想起了人生的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干什么?
在我還沒回過神來時,醒來的朋友大聲催促我起床洗漱。接下來,我們匆忙洗漱,然后手忙腳亂地整理內務——被子要疊整齊、毛巾和拖鞋得放回浴室、手機充電線要拔下來放進抽屜里……在我們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時,教官已經在走廊上吹口哨,告訴我們即將集合。
六點五十九分,我和朋友在最后一刻趕到了大廳集合。
大家集合完畢后,教官將我們分為兩隊,然后領著我們在酒店附近跑操。不得不說,雖然訓練很嚴苛,但訓練的環境卻非常棒——我們的訓練基地在4A級景區的一家酒店,酒店附近草木茂盛、空氣清新,特別是早上,景區里只有我們整齊劃一的跑步聲,非常恬謐。
在慢跑中,我欣賞著周圍美麗的景色,早起的煩躁與困倦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晨練完就是吃早餐,雖然酒店阿姨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早餐,但當代大學生基本沒有吃早飯的習慣,所以我們面對一桌子的食物都興致缺缺。見狀,教官提醒我們,上午的訓練會非常辛苦,如果不補充足夠的能量,可能會支撐不下去。
教官沒有說謊,一整個上午我們都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因此,在教官宣布訓練結束時,早上對食物不屑一顧的同學眼睛都快餓出了綠光。
午休時間是一個小時,但我沒有休息,因為我們晚上有辯論賽,我要上場參加。
我們小隊利用午休這一個小時的時間聚在一起商量晚上的辯論賽,討論我們可以攻擊和可以反駁對方的點。其實我有些慌亂,作為一名“i人”,特別還是在此之前對辯論毫不了解的“i人”,我感覺我上場只會拖累我們隊伍。當我提出這個顧慮時,隊友們紛紛給了我安慰和鼓勵。于是,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克服困難,不辜負隊友們的信任。
下午是比較輕松的素質拓展活動,目的是培養我們的領導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因此重智力而非體力,趣味性要強一些。
用過晚餐,我們稍作休息之后重新集合,辯論賽也正式開始。我們辯論的主題是“企業應該優先布局創新藥還是仿制藥”,我們隊伍拿到的觀點是“優先布局仿制藥”。坐在臺上,我的雙手因緊張而直冒冷汗。身旁的隊友握住我的手,給了我一個鼓勵的眼神,臺下未上場的朋友也大聲地給我加油,我這才稍稍安定下來。
得益于白天的數次模擬,辯論賽正式開始后,作為反方三辯的我,忽然像變了個人,瘋狂地抓住對方的弱點不斷進攻。我凌厲的表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連正方的同學也被我打了個措手不及。辯論結束時,我們隊伍贏得了全場喝彩,朋友沖上來感嘆我剛剛是不是被什么東西“上身”了……
晚上躺在床上時,后知后覺的我開始回顧這次的辯論,連我自己都為自己的表現驚嘆,甚至對辯論賽這種需要和人打交道的活動也產生了興趣。
“穿越電網”?不!穿越了人生的一大步
后面幾天的訓練和第一天的類似,但有一個素質拓展活動令我印象深刻。
這個活動叫作“穿越電網”。所謂“電網”,就是教官用繩子在兩棵樹之間制造出十五個大小不一的洞口。活動規則是這樣的:大家需要穿過洞口去到對面,每個洞口只能過一個人,其間,任何人都不能觸碰繩子,否則過去的人也要從頭來過,限時一個小時。
我們討論的計策是,最大的幾個洞口留給隊伍中體型最大的同學,而身形較小的同學我們就抬著從上面的洞口穿過。力氣大的幾個男同學需要先過去一個接應,剩下的男同學留下來當踏板,讓我們踩著過去。
計策是美好的,但實戰起來卻十分困難。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我們數次嘗試,但都折戟沉沙。在長時間的試錯中,當踏板的男同學雙手已經被地上的石塊劃傷,背部也被踩出了血印子。
這次挑戰以失敗告終,大家都垂頭喪氣,很不甘心,但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這是我們在訓練期間第一次經歷挫折。
挑戰后的第二天,我們開始進行來回十五公里的拉練。因為昨天的失敗,大家的心里都憋著一股勁兒,誰也不肯認輸,所以,哪怕是生病的女生,也堅持陪著我們走完了全程。我們出發時是中午一點半,回到酒店時已經是晚上七點半。當走了六個小時的我看見酒店溫暖的燈光,以及擺放在酒店外面的西瓜和可樂時,甚至有點想哭。
晚上,教官告訴了我們一個震撼的消息——白天我們走了二十五公里!因為怕我們被路程嚇到,所以出發前他只告訴我們是十五公里。我們面面相覷,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走完這么遠的路。
四天的時間轉瞬即逝,很快就到了軍訓結束的日子。當教官在臺上深情地講話時,一開始對這次軍訓很抗拒的我們,此時都不免生出了幾分不舍。就在大家有些失落的時候,臺上的教官話鋒一轉,問我們:“想不想再來一次‘穿越電網’?”
“想!”大家異口同聲,心潮澎湃。
這一次,我們成功了!當最后一名同學成功穿過來時,人群中爆發出了陣陣歡呼,幾名女同學甚至流下了淚水。
坐上回學校的大巴時,我看著窗外的風景,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這次軍訓給我帶來了太多太多。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這些日子、這些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