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承擔著提升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責任。通過對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主頁、圖書館某信公眾號關于信息素養(yǎng)講座、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信息素養(yǎng)大賽以及“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專項活動4項內容展開調研,總結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活動現狀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可借鑒舉措。高校信息素養(yǎng)活動方案可圍繞“品牌化”的信息素養(yǎng)講座、“多樣化”的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自主化”的信息素養(yǎng)大賽以及“系統化”的信息素養(yǎng)專項活動實施設計實現。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252.7 文獻標識碼:A
2021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fā)布《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guī)范(試行)》的通知,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應積極開展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方式不斷拓展教育內容,開展以學分課程為主、嵌入式教學和培訓講座為輔、形式多樣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幫助用戶不斷提升利用信息及信息技術開展學習、研究和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見,如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且效果顯著的信息素養(yǎng)活動,提升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是各高校圖書館在提升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工作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信息素養(yǎng)不僅涵蓋信息檢索的知識與技能,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運用信息的自覺性、預見性及獨立性。同時,還應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道德責任感。通過提升信息素養(yǎng),大學生可以學會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包括但不限于利用搜索引擎、圖書館系統和數據庫等資源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信息,對收集的信息實施整理、分類、分析和綜合管理,從而提高他們對信息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他們自主獲取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這些活動可以使大學生更好地理解網絡環(huán)境,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并在網絡社會中展現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在遵守信息倫理和政策法規(guī)的前提下,合理地分享和傳播信息。由此可見,通過參與信息素養(yǎng)活動,大學生能夠在信息時代更加自信地生活和工作,為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一、調研對象與調研方式
文章調研對象為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主頁、圖書館某信公眾號,訪問其發(fā)布的信息素養(yǎng)講座、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信息素養(yǎng)大賽以及“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專項活動等相關欄目。
文章采取網絡調查法,調查時間為2023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15日,某信公眾號推送信息的時間范圍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二、調查結果分析
1.信息素養(yǎng)活動總體情況
針對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講座、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信息素養(yǎng)大賽以及“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專項活動4項內容開展調研,總體情況見表1。
2.信息素養(yǎng)講座
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講座通常是由高校圖書館、相關學院或教育機構為了增強大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大學生獲取、處理、利用和評價信息的能力而舉辦的信息素養(yǎng)活動。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講座一般分為日常講座和個性化定制講座。
(1)日常講座
經調查,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均開展日常講座,只是在講座系列名稱、講座內容模塊和講座培訓形式上有所區(qū)別。有29所具有固定的信息素養(yǎng)培訓講座系列名稱,部分高校講座系列名稱極具本校特色,特色鮮明,引人入勝,如中國人民大學的“人圖講座”、中央民族大學的“民圖一小時講座”、同濟大學的“濟圖講堂”等。有13所明確將信息素養(yǎng)培訓講座劃分為不同模塊;使講座的開展更有針對性和系統性,如北京大學分為“新手上路、解鎖數據庫、沉迷學術和軟件達人”四大板塊,中國人民大學分為“資源服務概覽、信息檢索、學科研究與寫作和實用工具”四大板塊;清華大學分為“新手上路:綜合利用類、學科初探:專業(yè)資源類、開展研究:研究指南類、挖掘寶藏:常用資源類、工具助力:實用軟件類、情報支撐:數據分析類”六大板塊等。講座形式多樣,分為“線上/線下”“線上+線下”以及僅“線上”。
(2)個性化定制講座
個性化定制講座是高校圖書館為全校師生提供的個性講座服務,可根據需求定制講座。在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中,有29所高校提供個性化定制講座服務,但大多僅提供預約聯系方式,效果甚微。
3.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
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是高校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的一種形式,為學生提供了靈活、便捷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碎片化的學習需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經調查,在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中有25所開展了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活動,且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名稱、內容模塊以及表現形式上各有特點。有19所具有固定的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名稱,如北京理工大學的“i理微課”、中央民族大學的“民圖微課”以及天津大學的“天圕微課”等;有9所明確將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劃分為不同模塊,使微課堂的內容更加系統和清晰,如北京大學分為“學術資源檢索與論文寫作、軟件達人”兩大模塊、南京大學分為“資源利用篇——資源小‘真’探、知識產權篇——你的專屬IP、科研服務篇——十八般武藝、創(chuàng)意設計篇——創(chuàng)意無極限”四大板塊等。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主要采用圖文和視頻兩種形式,具體分布見圖1。
4.信息素養(yǎng)大賽
信息素養(yǎng)大賽要求學生既要掌握豐富的信息檢索理論知識,又要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對參賽學生信息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是多方位的檢驗和挑戰(zhàn)。經調查,在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中有41所開展了信息素養(yǎng)大賽。
5.“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專項活動
高?!?26知識產權宣傳周”是指在每年的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6日),各高校圍繞知識產權保護、創(chuàng)新和轉化運用等主題開展的一系列宣傳教育專項活動,旨在增強師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和法律素養(yǎng),傳播知識產權文化,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貢獻力量。經調查,在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中有34所開展了“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專項活動。專項活動形式多樣,包括專場講座、知識產權培訓班(論壇)、知識產權現場宣傳活動(專利現場咨詢、知識產權服務)、知識產權競賽(有獎答題)、微課科普知識產權知識、專題展覽、知識產權宣傳資料發(fā)放、微課科普知識產權知識以及發(fā)布專利報告等,專項活動形式具體分布見圖2。
除圖2中所列活動形式外,還有部分高校圖書館開展了個性化的活動,如廈門大學舉辦了大學生科創(chuàng)信息檢索技能提升訓練營和主題為“品牌”的英語交流活動;山東大學開展了山東大學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上線發(fā)布和“山東大學專利新星”評選活動;四川大學開展了知識產權主題街頭采訪和知識產權體驗館活動等。
三、啟示與建議
通過對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所舉辦的信息素養(yǎng)活動開展調研,總結出可借鑒舉措如下。
1.“品牌化”的信息素養(yǎng)講座
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對信息素養(yǎng)講座實行“品牌化”命名,特點鮮明,引人入勝,逐步建立各高校專屬講座系列,形成品牌效應。可進一步根據學生需求細化信息素養(yǎng)講座模塊,使講座主題更有針對性和系統性。同時,為了方便學生參與講座培訓,除數據庫商面對所有高校舉辦的線上講座外,均可采取“線下講座+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2.“多樣化”的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
各高??筛鶕陨硖攸c對信息素養(yǎng)微課堂系列實行命名,同時可對微課堂開展模塊劃分或針對不同主題使用圖文或視頻形式開展宣傳。例如,針對專利系列采用圖文系列微課堂;針對數據庫使用系列采用視頻形式微課堂。根據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微課堂視頻時長最好控制在8分鐘以內。
3.“自主化”的信息素養(yǎng)大賽
通過調研發(fā)現,大多數高校圖書館所宣傳的信息檢索大賽,實際上是由數據庫供應商面向全體高校舉辦的。各高校在今后組織信息素養(yǎng)大賽時,要加強與各數據庫商之間的聯系,第一時間掌握比賽信息,發(fā)布比賽通知。但同時也發(fā)現,這些比賽無法顧及所有高校的學科特點,建議各高校策劃并組織符合本校學科特色的信息素養(yǎng)大賽,鼓勵學生多參加、多體驗和多學習,在比賽中積累經驗,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4.“系統化”的信息素養(yǎng)專項活動
通過對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所舉辦的“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專項活動調研發(fā)現,部分高校對專項活動有比較系統的安排,針對性強,活動內容豐富。各高??梢葬槍Σ煌黝}的專項活動開展不同的活動設計,在活動開始前開展專項活動宣傳,列出具體的活動形式及方案。總之,萬變不離其宗,即“多個小活動”為“一個大主題”服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發(fā)布《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guī)范(試行)》的通知[EB/OL]. [2021-03-2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3/t20210322_521675.html.
[2]周迨琛,劉 欣.探究基于能力提升的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薦讀[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4,47(01): 197.
[3]王怡瑩.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教育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22,42(03):42-44.
[4]賈 葉.高校圖書館學術信息素養(yǎng)教育現狀調查和提升策略[J].中關村,2024(03): 96-97.
[5]楊 娟.我國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多元素養(yǎng)教育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 2020.
[6]“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EB/OL]. [2017-12-06]. http://www.moe.gov.cn/s78/A22/A22_ztzl/ztzl_tjsylpt/sylpt_jsgx/201712/t20171206_320667.html?authkey=pbi1i3.
[7]王興蘭, 呂會群. 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教育直播培訓現狀調查與分析——以“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為例[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11): 54-60.
[8]王曉韻.微視頻在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 2024,13(04): 23-26.
[9]張春玲,邸烊梅,苑 藝,等.寓教于賽,以賽促學——創(chuàng)新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教育新模式[J].河北科技圖苑, 2023,36(06): 59-61.
[10]徐 玲.地方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實踐探析——以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23(17):130-132.
[11]吳云志,于 洋,那春光.高校數字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內涵、目標與對策[J]. 圖書情報工作,2023,67(24): 3-12.
[12]徐 春,張 靜,李 逸.高校圖書館混合信息素養(yǎng)教育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基于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的調研[J]. 圖書館學刊,2022,44 (03): 27-34.
[13]張麗平. 高校圖書館加強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探究[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22(05): 150-152.
[14]謝雙鳳.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助力“雙一流”建設研究[D]. 湖南:湘潭大學,2021.
[15]史 佳.高校碩士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研究[D]. 山西:山西財經大學, 2021.
[16]林 麗.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研究[D]. 江西:南昌大學, 2021.
[17]李 曈,任艷芳,卞 卉.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講座實踐探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20, 37 (35): 15-20.
[18]黃如花.面向高質量發(fā)展的數據素養(yǎng)教育[J]. 圖書館建設, 2020(06):26-29.
[19]劉 昱.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教育講座培訓現狀及對策[J]. 知識文庫,2020(14): 116+118.
[20]高海燕,王玲玲.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培訓現狀調查與分析——以“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專題講座培訓為例[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02):113-120.
[21]王 蓉.基于圖書館講座形式的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J]. 運城學院學報,2010,28(05):108-110.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圖書館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高校圖工委科研項目“面向用戶需求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活動實證研究——以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例”的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24-092-B。
作者簡介:朱玥(1990—),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研究生,館員,研究方向:信息素養(yǎng)、圖書情報與學科服務;韓璐(1994—),女,漢族,黑龍江穆棱人,碩士研究生,館員,研究方向:信息素養(yǎng)、圖書情報與學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