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 的”是近年來出現的網絡新興流行語,具有不可預測性、高頻性及能產性,進而演變為一種構式。本文主要從其構件、構式義及語用功能方面展開探析。通過分析語料發現,變項“ × ”可以是動詞、形容詞、名詞、短語等,且“包 × 的”整體構式義為言者主觀態度、情感及評價上對“ × ”的強肯定義。在語義上呈現出強肯定義、夸張義和主觀性的特點。從語用功能角度看,該構式在言語交際中具有主觀評價功能、焦點凸顯功能和元語增量功能。
構式語法理論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其發展勢頭迅猛,受到語言學界的廣泛關注。美國語言學家戈德佰格(AdeleE.Goleberg)對構式的經典定義是:“當且僅當C為一個形義配對體時,它就是一個構式,此時,‘形’的某一方面或‘義’的某一方面不能從C的組成部分中嚴格預測出來,也不能從其他先前建立起來的構式中預測出來。”[1后來,他又進一步將形義一體修補為形功一體,將詞素也視為構式,擴大了構式的解釋力。近年來網絡上出現的表達方式“包× 的”,如“包好看的”“包可以的”等,這類結構蘊含著言者強烈的主觀肯定意味,而并非組成部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具有不可預測性。“包 × 的”結構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在社交平臺上被廣泛使用,具有高頻性。同時,該結構能夠不斷衍生出新的表達,通過替換變項“ × ”而產出不同的表達式,具有能產性。因而,“包 × 的”結構具備構式的基本特征,可判定為一個構式。
2024年12月12日,《語言文字周報》正式發布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其中“包 × 的”上榜。構式“包 × 的”最早源于游戲博主在網絡平臺對“包變臉的”這一表達的使用,后逐漸衍生泛化出更多此類表達式,形成網絡流行語。因“包 × 的”是一個新興構式,目前學界對其研究并不多。本文以微博、小紅書、豆瓣等為語料來源,搜集了250條語料,從其構件、構式義、語用功能等方面深入探究。
一、構件分析
(一)常項“包”
常項“包”為該構式的核心成分,是動詞。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歸納了動詞“包”的六種用法,而在構式“包 × 的”中“包”取其用法之一,即擔保的意義,可帶動詞賓語、形容詞賓語、小句作賓語[2。構式“包 × 的”中“包”還表達了言者對變項“ × ”的強烈肯定,具有明顯的主觀性。例如:
(1)包快樂的。(微博,2024-11-17)
(2)一二三四,咀嚼運動!吃個雞腿,配杯可樂,包滿足的。(微博,2024-09-06)
上述例句中“包快樂的”“包滿足的”都是對變項“快樂”“滿足”的強烈肯定,傳達出積極的情感色彩。而動詞“包”擔保義也隱含了肯定意義,因此該構式具有強肯定特點。
(二)變項“ x ;
根據數據統計,能進入“ × ”的詞類有動詞、形容詞、名詞以及英語借詞。其中以動詞和形容詞為主,動詞占比最多,形容詞次之,名詞與英語借詞較少,詳情如表1所示。
1.“ × ”為動詞
據表1可知,在搜集的250條語料中,動詞共計132條,占比最高。其中以雙音節動詞為主,單音節動詞次之。通過觀察語料,能進入“ × ”的多是動作動詞、心理活動動詞和能愿動詞,少量存在動詞、趨向動詞和關系動詞。例如:
(1)這個舞你們包跳的。(微博,2024-11-19)(2)來來來,包學習的。(微博,2024-11-12)(3)學生黨包愛的!(豆瓣,2021-08-05)(4)別人不知道但我包喜歡的。(微博,2024-10-19)(5)包愿意的。(微博,2024-08-17)(6)范丞丞跟姐姐包像的。(微博,2024-09-19)
表1變項“×”詞類分布表
例(1)和例(2)中“跳”“學習”為動作動詞,表示說話者預測將要進行的行為動作。在這一構式中,既可是光桿動詞,也可是雙音節動詞。例(3)和例(4)中“愛”“喜歡”為心理活動動詞,表示言者的主觀評價、態度或情感。例(5)中“愿意”為能愿動詞,表示某人的意愿。這三類動詞都與說話者的主觀態度、情感密切相關,因而能進入的頻率也較高。例(6)中“像”為關系動詞,表事物或人之間的關系,這一類動詞能進入的較少。在搜集的語料中,僅有這一例,漢語中關系動詞如“似”“等于”等都無法進入該構式。主要是因為關系動詞常表客觀義,理性色彩重,而構式“包× 的”是一種主觀態度義。
2.“ × ”為形容詞
變項“ × ”為形容詞的語料共92條,位居動詞之后,以雙音節為主。可進入該構式的主要是性質形容詞,狀態形容詞較少。例如:
(1)森林公園的秋天包美的。(微博,2024-11-09)
(2)阿拉斯加真的不傻,包聰明的!(微博,2014-09-17)
(3)包火熱的。(微博,2024-08-25)
例(1)和例(2)中“美”“聰明”為性質形容詞,表示對事物或人的某種性質的評價。由于構式“包 × 的”主觀評價強烈,因而性質形容詞更能夠進入該構式。例(3)中“火熱”為狀態形容詞,其余三音節及以上的狀態形容詞幾乎很少見,音節較長,這與人們的言語習慣有關,因而目前搜集的形容詞以雙音節為主。
3.“ × ”為名詞和英語借詞
變項“ × ”為名詞和英語借詞的語料最少,在所搜集的數據中,名詞有7例,而英語借詞僅有2例。例如:
(1)主播直播包抽象的。(微博,2024-11-17)
(2)凌晨出租車你就坐吧,包emo的。(微博,2024-09-19)
(3)王楚欽今日出席線下活動,妝造 + 中國紅,包OK的。(微博,2024-10-26)
1 × ”為名詞的語料很少,主要因為名詞多有陳述意味,對主觀情感的描述不夠明顯,因而難以進入該構式。例(2)和例(3)雖用的是英語借詞,但主要表達的是人的一種情緒感受,主觀色彩突出,因此也能進入構式“包 × 的”中。
4.“ × ”為短語
1 × ”為短語主要是動詞性短語,且大多以單音節動詞“有”“是”連接賓語構成動賓短語,其在句法功能上仍是動詞性功能,這也突出了變項“ × ”以動詞性為主,動詞使用頻率高的特點。例如:
(1)文韜包是能逆風翻盤的。(微博,2024-09-26)(2)最美校園包有說法的。(小紅書,2024-05-20)
(三)常項“的”
構式“包 × 的”以常項“的”結尾,是助詞。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提到:“用在句子末尾,表示一定的語氣。又可分為兩類,a)表示肯定。用不用‘的意思相同,但用‘的’后加強肯定的語氣。b)表示已然。某些句子末尾不用‘的’,表示事情尚未發生,用‘的則表示已經發生。”[2]“包 × 的”構式中“的”表示肯定,以加強語氣。例如:
(1)下次詩集需要畫插畫記得找我,包便宜的。(微博,2024-09-22)
(2)下次詩集需要畫插畫記得找我,包便宜。(自編,為了對比)
例(1)和例(2)都表示說話者表明自己畫詩集插畫售價便宜的含義,且兩句話用不用“的”意思相同。但在語氣上,例(1)用了“的”強調意味明顯,加強了“插畫便宜”的主觀肯定義。因此,構式“包 × 的”中常項“的”主要起到加強肯定語氣的作用。
二、構式義
結合所搜集的250條語料歸納得出,構式“包 × 的”的整體構式義可以概括為:言者主觀態度、情感及評價上對“ × ”的強肯定義,在言語交際中呈現出強肯定義、夸張義及主觀性的語義特點。
(一)強肯定義
構式“包 × 的”強肯定義是由表示“擔保”。義的動詞“包”和表肯定強調語氣的助詞“的”共同作用的結果。該構式中常項“包”采用了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的釋義,即“擔保”義,表示說話人的自信,主觀性較強。李訥等人指出,“的”是廣義的、帶有情態作用的語法成分,它最本質的特點在于表示主觀的確認態度[3。因而,在具體的語境中,構式“包 × 的”呈現出[+強肯定]的特征。例如:
(1)電視機轉場剪輯教程,包簡單的。(微博,2024-11-05)
(2)彩燈點亮的北京園博園,包驚艷的!(微博,2024-09-12)
例(1)和例(2)都明確體現說話人完全肯定的態度,也是言者自信的表現。“包”的“擔保”義在語境中可以理解為“肯定”義。這兩個例句可進一步理解為“肯定簡單的”“肯定驚艷的”。當說話人主觀上認為某事某人或某物的行為、性質或特征符合心理預期或審美,對其很有把握時,便會說出“包 × 的”。如上述的“包簡單的”“包驚艷的”,以此傳達一種積極情感。
(二)夸張義
構式“包 × 的”常表現為說話者對某類事物或某種行為的主觀評價,且這種評價往往帶有夸張意味。例如:
(1)今天以后,我包早睡的。(微博,2024-02-04)
(2)哈肯演唱會包值的!(微博,2024-08-07)
例(1)中“包早睡的”在日常交際中表達的是說話者今后要早睡的決心,而并不意味著擔保以后一定會每天做到早睡,這是個夸張式的說法,以增強自己作出該決定的程度和信心。例(2)中說話者通過帶有夸張感情色彩的“包值的”,表達了對哈肯演唱會的肯定和喜歡。在公眾平臺發布,也是為了推薦哈肯演唱會,用夸張式的表達更容易吸引大眾的目光,屬于強烈推薦。
(三)主觀性
沈家煊認為“主觀性”是指語言的這樣一種特性,即在話語中多多少少總是含有說話人“自我”的表現成分。也就是說,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的立場、態度和感情,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4]。構式“包 × 的”在話語中表現出自我的主觀想法,其具有主觀性的語義特征。例如:
(1)第一次炒菜,包分享的。(微博,2024-09-02)
(2)來東北,哥包請客的!(微博,2024-06-14)
例(1)和例(2)都能體現出說話人在態度或感情上所表現出的自我主觀印記。例(1)中“包分享的”傳達出說話人主觀上對第一次炒菜的欣喜之情,主觀態度上認為值得記錄分享,在該句話語中留下了自我的印記。例(2)中“包請客的”展現的是說話人熱情的態度,主觀性突出。
三、語用功能
(一)主觀評價功能
構式“包 × 的”常表現出說話人的強烈情緒,表示說話人對所陳述對象的一種主觀情感上的評價。根據所搜集的語料,這種主觀評價多表現為積極評價,較少用于消極評價。例如:
(1)這個假期包好運的。(微博,2024-09-15)
(2)那些充滿了滿滿的生活氣息和幸福感的與食物的合影,包出片的。(微博,2024-11-18)
例(1)和(2)所傳達的都是積極的情緒,其中,例(1)中變項“ × ”運用的是正面的詞匯,進入該構式中,主觀態度加強,肯定夸張意味加重,以此在主觀情感上表達積極的情緒。例(2)中“ × ”為中性詞匯,但在“包 × 的”構式中,仍展現的是說話人對當前拍攝照片的強烈認同,展現了說話人樂觀積極的態度,是一種主觀肯定的評價。
(二)焦點凸顯功能
焦點是與預設相對的概念,指一個句子表達中最為重要的信息[5。首先,構式“包 × 的”以自然焦點為主,即尾焦點,是以句子的末尾位置為自然焦點。在所搜集的語料中,構式“包 × 的”基本分布在句子的末尾,承擔了語義表達的核心內容,且在具體語境中發揮了言說者說話內容中心的作用。其次,該構式的兩個常項“包”和“的”,在實際的交際中常常重讀,強調主觀肯定,以此來突出傳達內容肯定程度之深,表現強烈的主觀積極的感情色彩和對主觀肯定的堅定性。
(三)元語增量功能
張曉琴指出,元語言是對詞語自身信息特征進行描述,若描述中夾雜言說者的主觀色彩,包含其對陳述命題的態度與看法,便增加了命題的信息量。構式“包× 的”的一個明顯特征便是“強烈的主觀肯定”,表示言說者的積極情感及態度,而不僅僅是對客觀現象的陳述,夾雜了言說者的主觀評價,增加了命題的信息量,具有元語增量的語用作用。
四、結語
“包 × 的”具有豐富的語義內涵,在當今社會中,說話人常用此傳達出積極的感情色彩,備受年輕人的喜愛。本文基于250條真實語料,從構件、構式義和語用功能三個角度探究構式“包 × 的”。在構件方面,該構式構件由常項“包”“的”和變項“ × ”構成,其中,變項“ × ”中動詞占比最多,形容詞次之,名詞與英語借詞較少;在構式義方面,構式“包 × 的”語義特征表現為 [+ 強肯定 ][+ 夸張 I+ 主觀]的特點;在語用功能方面,具有主觀評價、焦點凸顯和元語增量的功能。
作者簡介:曾琪(1998一),女,漢族,江西豐城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
注釋:
[1]GOLDBERGAE.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M].吳海波,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3]李訥,安珊笛,張伯江.從話語角度論證語氣詞“的”[中國語文,1998(2):93-102.
[4]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1,33(4):268-275,320.
[5]劉淑穎.現代漢語“有 × 好VP(的)”構式的多角度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3.
[6]張曉琴.程度構式“一點兒也不 × ”的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