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均陶是陶瓷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不僅具有出眾的實用性,還有著十分精致的外觀,題材內容十分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均陶始于北宋時期,經過數個朝代的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作品體系和風格特點,以火缽、花盆、花瓶等種類為主,造型豐富多樣、氣質古樸內斂,與傳統陶瓷不同,均陶渾厚的質感與獨特的窯變技術使其在眾多陶瓷藝術形式中獨樹一幟,具有很強的裝飾性,這也是均陶藝術能夠延續至今的原因所在。在書法、繪畫、色彩以及堆花等藝術形式的融合下,均陶藝人創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體現出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的美感與特點。
1 均陶作品《鴻運當頭》的造型特征
均陶藝術作品最早以實用為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常見的瓶、碗、缸等作品類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既能夠滿足人們日常使用的需求,又能夠增添藝術審美的價值,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生活的情趣。除此之外,均陶作品的造型特征也被人們津津樂道,堆花是均陶作品中常見的藝術形式之一,延伸出半浮雕和浮雕堆貼法兩種形式,均陶的裝飾體現出均陶藝術創作的獨特性,看似簡單,實則充滿了藝術智慧,印證了陶瓷藝術發展的主要過程,這也是均陶藝術創作的意義所在。
均陶作品《鴻運當頭》(見圖1)造型大氣穩重,氣質古典婉約,有端正、秀氣之美,呈流線造型,流暢、自然,張力十足,底部平穩、和諧,由上至下過渡十分順暢,肩部圓潤有力,瓶口內收,整件作品的造型令人賞心悅目。均陶作品《鴻運當頭》的亮點在于瓶身的堆花裝飾,均陶藝人采用工筆的藝術處理手法將堆花與均釉兩種裝飾元素結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表現出均陶的藝術特色。整個畫面中無論是金魚還是荷花都在呼應著作品的主題——鴻運當頭,畫面自然和諧、趣意滿滿,不僅豐富了作品的畫面層次,還突出了整件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使得作品風格變得統一有趣,產生獨特的藝術視覺美感。堆花技藝表現了均陶藝術的創新精神,實現了從平貼技術到半浮雕堆貼法的創新,體現出均陶藝術的與時俱進,整個畫面層次分明、色彩鮮艷,以線條勾勒出物體的造型,展現出均陶藝人扎實的技藝以及對藝術的理解。均陶作品《鴻運當頭》在罐體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圖案造型,傳遞出美好的寓意,令人愛不釋手。
均陶作品《鴻運當頭》的畫面與釉色相互映襯,展現出堆花技藝在均陶藝術上的特色,通過扎實的技藝和內外兼修的表現使得這件作品進發出獨特的藝術美感,傳遞出均陶藝術中蘊含的造型之美、裝飾之美,表達出均陶藝術的美感與價值。
圖1均陶作品《鴻運當頭》
2 均陶作品《鴻運當頭》的文化傳承
均陶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作為傳統手工藝品,在古樸、雅致特點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藝術理念,不斷推動均陶藝術推陳出新,展現出傳統陶瓷藝術之美。均陶藝術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無論是創作內容還是創作題材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鴻運當頭”一詞意為大好的運氣正在開始,均陶作品《鴻運當頭》以“紅”與“鴻”的諧音為創作方向,將金魚、荷花等具有紅色元素的內容融入作品之中,表現出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歷代的均陶藝人善于從傳統文化中挖掘創作的主題和素材,積極創作出具有美好寓意的作品來致敬傳統文化,而這些作品也表現出人們內心深處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體現,一件件精致的均陶作品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均陶作品《鴻運當頭》通過獨特的造型設計和精美的裝飾表現出其中蘊含的藝術美感,彰顯了宜興均陶藝術的魅力與特點。均陶藝術的發展從不按部就班,而是在作品塑造上開拓進取,致力于創造出更高的藝術境界。均陶作品《鴻運當頭》以作品的塑造表現出美好的寓意,傳遞出深厚的藝術價值,不僅體現出均陶藝術出眾的造型能力,還將深厚的傳統文化融入作品之中,突出均陶藝術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用均陶藝術的語言詮釋陶瓷藝術之美。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藝術審美也在不斷提高,均陶藝術以獨特的堆花技藝表達了對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如今的均陶藝術應當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努力挖掘出新的文化內涵,做到與時俱進,使得均陶作品在滿足人們實用價值的同時也能夠反映出人們的審美情趣,實現均陶作品內外的共同發展,使得均陶藝術的魅力不斷提升,表現形式不斷豐富,實現更高境界的跨越。
3 總結
均陶藝術是經過創新發展而來的,正是因為一代代均陶藝人的傳承與付出才有了如今欣欣向榮的均陶藝術。為了實現均陶藝術更好的發展,均陶藝人應當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融入創新元素,在技術層面上不斷升級均陶藝術。作為均陶藝人也要不斷關注市場的變化以及人們的真實需求,創作出更多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作品,拉近均陶藝術與人們生活的距離,讓人們對于均陶藝術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感受到均陶藝術的美好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韓小虎.試論宜興均陶的歷史傳統與創新發展兼談均陶作品“四世如意”畫缸的設計創作[J].江蘇陶瓷,2016,49(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