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初歇,天依舊陰沉著臉,一副郁郁寡歡的樣子。我忽然想起初夏就念叨著要去的荷香民俗園,在這盛夏的季節里,一定已是荷香滿園吧。
荷香民俗園位于有著“中國最美鄉村\"美譽的。進入園內,放眼望去,長方形的千畝荷園被田田荷葉覆蓋著,猶如一座巨大的綠色寶庫。一條條曲折遷回的游覽棧道將荷園隔成一塊塊或大或小的荷塘,大的有兩三畝,小的僅有十幾平方米,遠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雋永明麗的水墨丹青。荷園的四周,圍著垂柳。垂柳婀娜多姿,水杉蓊蓊郁郁,為偌大的荷園鑲上了一道翠色的綠邊。
荷園里靜悄悄的,三三兩兩的游人或在拍照,或在游覽。我慢慢地走著,腳步輕輕地,生怕驚擾了身邊正在沉思的荷葉。有時候,我索性停下,伸出手,愛撫著翠綠的荷葉那柔嫩的肌膚;低下頭,細嗅著粉紅的荷花那淡淡的清香。陽光不擾,微風不語,我且受用這滿園氤氳的荷香好了。
密密仄仄的荷葉,挨挨擠擠相依相擁,微風輕拂,有的荷葉支棱得翹了起來。萬荷流翠,比“接天蓮葉無窮碧”還要壯觀。重重荷葉,有的猶如一把高擎的雨傘,有的則像一只青色的玉盤。想起小時候,夏日到村里的荷池玩耍,摘一支荷葉頂在頭上,既遮陽又涼快,那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啊。一枝枝蓮蓬點綴其間,或闐然卓立,或隱于荷葉間,如瓔珞,似碧玉,凌波搖曳,千嬌百媚。朵朵荷花更是嫵媚迷人。盛開的荷花如婀娜多姿的少女,羞澀而矜持,旁邊的荷葉就像護花使者,簇擁著這個美麗精靈隨風擺動。含苞欲放的荷花仿佛初生的嬰兒,嬌嫩可愛,憨態可掬。一只蜻蜓立于荷葉上張望,似乎在尋找小伙伴;蜜蜂邊曼舞邊嚶嚶吟唱;小青蛙在荷葉間跳來蹦去,活像棧道中拿著蓮蓬雀躍的孩童。
清風徐來,荷葉翩翩起舞,游魚戲水,時隱時現,是活靈活現的古詩意境: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徜徉在這碧波翠綠之中,真好似進人一種“菡萏水中開,人在畫中游\"的美妙仙境。加上縷縷暗香隨風襲來,沁人肺腑,更令人神清氣爽、俗慮全消。
走過小橋,來到一塊青青的草地,一尊荷花仙子的巨幅雕塑佇立在眼前。她微閉雙眸,低眉含笑,右手持寶籃,左手執荷花,踏浪而來,精湛的雕工將荷姑雕刻得惟妙惟肖,盡顯高潔典雅。
來到園池的亭子間小憩。不遠處有兩艘游船在水面上滑行,船上坐著三四個身著紅馬甲的游客,笑意蕩漾在他們的臉上。一列小火車也歡叫著開過來,火車上坐著十來個游人,歡聲笑語從車上越過密密的荷葉飄過來。這時,一位年輕人走過來,在我對面坐下。環視四周,只有我們兩人,他喃喃道:“看荷花一人最適宜,清靜。\"我也有同感:攜婦將雛、呼朋引伴去游山玩水,熱熱鬧鬧,確實其樂融融,可觀荷賞菊訪梅這等雅事還是孤身一人為佳。獨自面對花事,凝神諦聽花語,才能領略到賞荷那獨有的意境。設想,假如朱自清那晚喊妻兒、邀朋友一起去荷塘賞月,熱鬧歸熱鬧,最后恐怕很難寫出《荷塘月色》那美妙的境界來。
從亭子間出來,我打開《荷塘月色》這首歌,一邊走一邊聽:“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等到來年“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就帶領學生“還來就荷花”。
吳建:語文高級教師,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在多家報刊發表作品數百篇。出版散文集《水墨菱塘》。
編輯沈不言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