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人,文學博士,暨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
龐羽短篇小說《誰在反復說話》,像是一個女性的情愛私語。人物劉珍坐在通往法國的飛機上,回想著她與愛人范明的愛情生活。如果這些情愛記憶只發生在劉珍與范明兩個人之間,只是一個與男朋友分離后的女人的內心流露,那么這篇小說很可能就是一個不夠刺激的愛欲臆想。讀此小說時,我關心的不是這兩個男女發生了什么,而是他們的愛情生活中,夾雜了“機器人”。劉珍的每段記憶,都能看到機器人的身影。作為智能產品,機器人天貓精靈以及小愛同學參與并見證著劉珍與范明的愛情;也因為智能機器的存在,這個愛情故事才獲得了新鮮的品質。
曾經,機器人小愛同學像個第三者一樣,成為劉珍與范明愛情生活的調味品、潤滑劑,是“他倆的電子寵物”,甚至是“他倆的孩子”。而劉珍身邊的天貓精靈,更直接地構成了劉珍回憶過往的中介物。天貓精靈每回復一句話,劉珍就回想到她與范明的生活點滴,同時也帶動了小說敘事。劉珍問天貓精靈,“我以后回得來嗎?”天貓精靈閃爍著藍眼睛說“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于是劉珍好奇這個機器有著怎樣的表情。“機器人,是怎么表達它們的愛的呢?”“它會厭煩人類嗎?”機器不會回答,它“依舊是笑瞇瞇的表情藍色的五官有著令人舒適的弧度”。劉珍喃喃道:“你總是這樣。”與機器人的“對話”,讓人物看到了兩個人的愛情意味著什么:“他只是在她的心中拓下了一些影音文字,以供未來的她用投影儀播放觀看。”同時,天貓精靈身上的裂紋也讓劉珍理解了“分手”:“沒什么大不了,只是一種當時有觸動、過去后就會遺忘、當事人依舊能微笑的疼痛。”機器引導著人物回望過去,同時也讓人物冷靜地看待那段已經成為歷史的情感。
小說最后,作家想起機器人小愛同學摔壞時的情況。那個復述過很多情話的小愛同學,在一次搬家時“遵循9.8米每二次方秒的重力加速度”摔壞了。這個重力加速度,呼應著離開了范明、正在飛機上的劉珍所感受到的地球引力。機器的摔壞,意味著情感的裂變,回想這個細節,也意味著人物在與過去告別:“過去發生的事,過去鮮活的人物,正在他們面前燃燒。”劉珍與范明的愛情還有未來嗎?天貓精靈無法為人物做選擇,但它的“藍色微笑”,它提示她詢問那個已經被摔壞了的小愛同學時,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現代都市青年的愛情,已經離不開物的參與,而機器人等智能設備的存在感或許會越來越強。機器的介入,會在哪些方面改變我們的情感生活?《誰在反復說話》開啟了這樣的話題,值得關注。
責任編輯李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