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營規模來看,國內商業銀行總資產和總負債規模持續增長,2023年末,總資產達到417.29萬億元,總負債達到383.1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9%,10.1%;2 023年商業銀行凈息差為 1.69% ,首次低于 1.7% ,較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0.04個百分點。人民銀行發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23年12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3.75% ,較上年同期低0.22個百分點,持續創有統計以來新低。這些數據直觀呈現出商業銀行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面臨的諸多挑戰與機遇。財務預算管理作為商業銀行內部管理的核心環節,對其資源合理分配、風險防控以及戰略目標實現意義重大。
一、商業銀行財務預算管理概述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西方的管理會計理論打開國內大門,推動了全面預算管理的應用。2000年后,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和財政部頒布相關行政規章,提出企業應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在現代財務管理理論中,財務預算管理是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時期內,對各項財務活動的系統規劃、控制與監督過程,主要自的在于合理分配資源、使財務活動與戰略目標一致,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對于商業銀行,其在財務預算管理方面的相關行為是整體經營規劃的組成部分,具有全面性、系統性、目標導向性、動態性和考核性等特點,實施流程一般為預算編制、審核、執行、調整與控制、評估與反饋。隨著數字化的發展,商業銀行財務預算管理也逐步走向數字化、智能化
方向。
二、商業銀行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預算與戰略目標脫節
財務預算的編制通常從宏觀的戰略目標出發,從微觀層面進行預算編制,將戰略目標轉化為微觀層面可操作的具體預算。但部分商業銀行的戰略目標設定較為宏觀與抽象,在轉化為具體的財務預算指標時,存在路徑不清晰、方法不明確等問題,預算編制難以精準反映戰略目標的要求。戰略管理部門在制定戰略目標時,大多側重于市場趨勢、客戶需求和競爭態勢等宏觀層面分析,未能充分考慮財務資源約束以及目標的可行性;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時,主要關注歷史數據與財務指標的延續性,未能深人理解戰略目標的核心內涵。由于預算與戰略目標之間不匹配,銀行的經營活動就容易偏離既定的戰略方向,整體經營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財務預算編制的科學性不足
財務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基礎環節,其科學性直接決定了預算的可行性,目前部分商業銀行在財務預算編制過程中,存在預算編制方法單一且滯后的情況,通常是在上一年度預算進行基礎上的調整,忽視市場環境變化、業務結構調整以及戰略目標更新等因素對預算的影響,在市場環境快速變化的當下,這種做法難以準確反映銀行未來的經營需求與資源分配的合理性。財務預算應基于市場環境、客戶需求、競爭對手狀況以及宏觀經濟形勢進行編制,部分銀行在編制預算時,未能充分收集、分析相關數據,主觀因素影響較大,部分部門或個人會出于自身利益或部門利益的考慮,往往會夸大或低估預算數據,從而影響預算的準確性。
(三)財務預算執行控制不嚴格
財務預算的執行需要相應的\"剛性\"控制作為支撐,部分銀行雖然制定了詳細的預算計劃,但在執行過程中,未能定期跟蹤執行進度,難以及時糾正偏差。部分銀行內部的預算執行責任落實也缺乏明確的責任分工和考核機制,各部門在執行預算時缺少動力與響應的約束,以至于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視預算規劃,影響了后續整體發展戰略的部署、實施與推進建設。此外,部分銀行內部的預算執行反饋機制也不夠完善,各部門之間缺少相應的溝通渠道,難以形成合力推動預算執行,整體的預算執行效率低下,不利于應對多邊的金融市場環境。
(四)財務預算動態調整機制缺失
當前,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與業務發展需求變化程度較大,部分銀行在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動態調整機制缺失的問題,預算編制通常在年初進行,一旦確定后,較少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整體具有靜態化特點。該種靜態預算管理模式相較于可調節性的管理模式,相對難以適應市場環境與業務發展的需求,當市場利率出現大幅波動、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或競爭對手推出新的金融產品時,銀行的業務收人和成本結構大概率會產生變化,但預算卻未能及時調整,造成預算與實際情況脫節。部分銀行由于內部缺乏靈活的預算調整流程和審批機制,即使意識到需要進行預算調整,但整體調整過程繁瑣且耗時,難以及時響應市場變化。
三、商業銀行財務預算管理的優化思路
(一)強化戰略引領,提升財務預算的戰略契合度
國內商業銀行的監管較嚴,監管機構主要審查商業銀行的財務指標,評估其資本充足性、風險控制能力和經營穩定性,由此評估其是否合規運營。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制定與預算管理有較大關聯性,以往商業銀行所制定的發展戰略較為抽象,如“提升市場競爭力\"或“實現可持續發展”,以財務預算管理視角來看,難以將其量化為具體項目,不利于后續的預算目標制定與執行管理。商業銀行將戰略目標拆解為財務指標后,可清晰了解哪些業務領域對戰略目標的實現貢獻最大,從而合理分配資源。另外,由于銀行內部各部門的職責和工作重點各不相同,商業銀行需將宏觀的戰略目標拆解為清晰、可衡量的財務指標,使其能夠精準融入預算體系之中,若銀行的戰略方向是擴大市場份額,預算編制就應明確列出與之相關的財務細節一—預期的客戶數量增長、信貸投放額度等。同時,要打破部門壁壘,增進戰略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的深度協作,讓戰略管理部門向財務部門精準傳達戰略目標的核心內容,由此制定出契合戰略需求的預算方案。
(二)優化財務預算編制,提升科學性和前瞻性
商業銀行的財務預算編制應以收人預算為核心,在結合歷史數據與市場預測的基礎上,對各項業務的預期收入進行詳細分析。其中,成本預算涵蓋銀行運營過程中的各項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管理費用、設備折舊等,資本預算涉及長期投資與資本支出規劃,現金流預算主要反映銀行日常資金流動情況。商業銀行在預算編制的流程上,需明確戰略目標、年度經營計劃,同時收集歷史財務數據、業務數據、市場信息等,確定財務預算的總體方向,為預算編制提供依據。各業務部門要根據自身的業務計劃和發展需求,初步編制收入、成本、費用等預算,由財務部門匯總、審核、平衡,經過審核和調整后的預算方案由高層管理團隊審批,后續正式下達給各部門執行。商業銀行應摒棄單一、傳統的預算編制方法,轉而結合零基預算,從零起點審視各項費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避免因循守舊,同時引入滾動預算,依據市場動態靈活調整預算,增強其適應性與靈活性。在編制預算時,要加強市場調研與數據分析,全面考量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競爭格局、客戶需求變化等外部因素。以信貸業務預算為例,銀行應綜合考慮宏觀經濟政策走向、央行貨幣信貸政策、市場利率波動等要素,精準預測信貸需求與風險,從而制定合理且具前瞻性的預算目標。
(三)強化財務預算執行監控,提升預算剛性
相較于早期發展風口,商業銀行在當前的金融市場環境中,盈利空間受到較大擠壓。金融風險的隱蔽性與傳染性也在近年的發展中得到增強,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防控壓力增大。對于大環境變動所帶來的發展影響,商業銀行的宏觀發展戰略制定需在適應時代發展變化、優化創新的同時,做好財務預算管理方面的工作部署,并與戰略發展、落實推進、資源配置等環節掛鉤,全面提升銀行整體發展質量。
財務預算能否得到有效的執行對銀行應對不確定性的宏觀經濟非常重要。而預算剛性與財務預算執行的監控是相輔相成的,前者是指預算執行過程中,預算指標所體現出的約束性與穩定性,指標的變動余地較小,能約束支出、保持戰略定力,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但預算剛性也會對執行人的靈活性產生一定限制,在面對突發情況或市場環境變化時,難以第一時間調整預算指標,市場環境適應能力受損。在預算剛性與業務靈活性的平衡上,商業銀行應將預算管理與業務運營相結合,通過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精準反映業務需求,此過程中可引入“賽馬\"機制,打破傳統的部門式管理模式,轉而成立多個獨立的經營單元,并賦予相關單元充分的自主權,根據各經營單元的經營情況靈活調整其負責人,以逐步提升其運營效率。此外,銀行還可通過目標導向制,將預算編制、資源配置、績效評價等工作圍繞業務目標展開,從而進一步強化預算管理與業務運營的協同效應。為使商業銀行財務預算能夠穩定執行,必須構建完善的實時監控體系,對預算執行全程實施動態跟蹤,以便及時察覺并糾正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同時,清晰界定各部門職責,將執行情況納人考核體系,以此增強各部門的責任感。另外,商業銀行還需強化內部溝通機制,確保財務與業務部門能及時分享、交流、探究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攜手探尋解決方案。
(四)完善財務預算動態調整機制,提升預算靈活性
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環境中,一般需要針對市場動態調整預算。如:當市場利率波動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時,多數商業銀行會采取調整資金配置、優化資產負債的利率結構和期限結構的方式規避風險;當某一新興市場或業務領域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時,部分商業銀行會將資源向該領域傾斜,從而搶占市場先機。商業銀行的“商業\"屬性使其在資源合理配置方面的需求較強,而與資源配置相關的財務預算編制,需要引起商業銀行的重視。財務預算的動態調整機制除內核以“剛性”為主外,還應輔以特定的觸發條件,使財務預算的調整能夠按照相關條件、流程、審批權限轉變。在該機制的設定上,商業銀行可設定預算調整的觸發條件,如當市場利率波動超過一定幅度、業務收人偏離預算超過一定比例時,便根據市場環境和業務活動的變動快速調整財務預算。在預算編制階段,商業銀行還應預留一定的彈性預算空間,以應對不可預見的支出或機會。參考國內該方面的成功案例,商業銀行可設定“應急預算池”,用于應對突發情況或支持臨時性業務需求。
在賦予預算靈活性的同時,銀行需要明確預算調整的邊界,避免預算調整過于隨意,影響預算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例如,可設定預算調整的上限或下限,使預算調整能處于合理范圍內,在此基礎上逐步強化內部溝通與協調,確保各部門對預算調整的原因和目標有充分的理解和認同。例如,通過定期的預算執行分析會議,討論預算調整的必要性和具體方案,為預算調整的順利實施提供合力。此外,銀行需要對預算調整前瞻性地采取風險控制措施,確保預算調整后的風險在可控范圍內,在調整預算時,應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并制定相應措施。在預算調整過程中,還應引入風險評估機制,全面分析預算調整對銀行整體財務狀況與經營風險的影響,確保調整后的預算既能適應市場變化,又能保障銀行的穩健經營。另外,商業銀行還應逐步強化預算調整的透明度,以及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使各部門能夠在預算調整的第一時間,了解預算調整的原因、內容與目的,從而在后續的預算內容落地執行中相互配合,加快推進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劉師洪.農村商業銀行財務預算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投資與合作,2024(10):108-110.
[2]曩清源.基于戰略導向的城市商業銀行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研究[D].南昌:華東交通大學,2024.
[3]陳麗娟.基于戰略價值導向下商業銀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路徑研究[].現代商業,2024(06):38-41.
[4]邱玲.財務視角下農村商業銀行預算管理機制研究——以A農村商業銀行為例[].質量與市場,2024(02):86-88.
[5]孫乙冉.港口企業集團資金結算中心運作模式及具體作用研究[].財會學習,2022(3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