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文化集中在甘青兩省,是繼齊家文化后出現的一支帶有濃郁游牧色彩的土著文化,也被考古界稱為羌文化,與卡約、寺洼文化交織存在,很可能是遷徙和部族戰爭形成的這種局面。
辛店文化年代上相當于商周時期,已進入中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實際在生活中還是以石器陶器為主,青銅器的使用非常有限,生產力水平低于齊家文化時期,與同時期的夏家店文化相比,在文明度上存在明顯差距,不排除文明進程在此階段出現倒退。
辛店文化彩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簡潔粗獷不拘小節,與馬家窯、齊家文化相比,工藝沒有那么精細,紋飾沒有那么規整,器型沒有那么復雜,能明顯感覺到實用為上。過度注重實用性勢必造成藝術品位的下降,就器型塑造來說失去了尋求變化的內在沖動,滿足基本使用功能即可,器型的沿襲和創新幾乎同時停頓,器型種類變得少且單調。
辛店彩陶異形器少之又少,搜羅了一圈勉強湊出九件,其中有的還算不上真正的異形。異形器中數量較多的為三足器,很可能從三足鬲演變而來,而鬲是辛店彩陶的基本器型之一,如此推論,三足器現象就容易解釋了。最值得關注的是船形器,這是一種難得一見的器型,仰韶和馬家窯都出現過船形器,基本屬于象征性造型,辛店船形器則是存在物的真實再現,對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態甚有幫助。
圖1四足缽,圖2三足雙耳壺,圖3三足香爐,都是少見之物。
